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據說,這個地方包攬了老鄭州人的青春歲月……

2020年10月22日13:30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

5034

  第一次聽說國棉三廠,是鄭州本地的同事說起“三廠燴羊肉”;而第一次到三廠吃到燴羊肉,卻是有消息說“三廠家屬院要改造了”。

  從紫荊山坐地鐵一號線到五一公園站下車,向東走幾十米,我看到了“鄭州國棉三廠”的大門,門頭上“力爭上游”幾個大字顯示出它沉甸甸的年代感。從大門走進去,一棟棟3層高的小洋樓已經破舊不堪,隨處可見的搬遷條幅和兩側的綠色圍擋提醒著這里的居民:“要離開了”。

  準備去菜場的張奶奶看到我們在拍照,就和我們聊了起來。張奶奶今年84歲了,1955年進廠時,廠子還沒有完全建好,她成為三廠第一批紡織工人。從她那一代起,她的兒子、孫子都在三廠工作,知道要搬遷,張奶奶說:“國家利益為上,聽到消息,第一時間就搬了”。她還說:“這些房子太老了,幾乎都沒法住”。

  張奶奶嘴里說的老房子,也是這次改造項目的一部分。這些小洋樓1953年陸續開建,采用蘇式設計,木質地板,紅漆木窗。然而,經過60多年的風雨后,現在已經破舊不堪。張奶奶回憶說:“她之前住在三樓,最害怕就是下雨,一下雨就趕緊找盆接,確實沒法住了。”

  走進居民樓,滿滿的年代感撲面而來。其中二樓的一家開著門,三個孩子正在和老母親商量老人去哪住的問題。老人家姓陳,今年85歲,和張奶奶一樣,她也是1955年進的國棉三廠,陳奶奶說:“年輕的時候工作可有干勁,別人都叫她叫‘小老虎’。廠里效益最好的時候,一年掙幾個億,給鄭州的發展做出了大貢獻。”只是說到要搬走,張奶奶忍不住抹淚,她說:“不舍得走。不是拆遷補償多少錢,錢不主貴,就是這一走,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回來。”

  陳奶奶的女兒說:這次列為改造范圍的樓房差不多有80棟,涉及1000多戶居民,他們中,多半都是在七八十歲的老年人。這幾天,街坊鄰居都在拍照合影,嘴上說著常聯系,實際上,每個人心里都清楚:這些老人家,不管是住孩子家、還是再買房子,以后見面的機會不多了。

  讓老人們聊以慰藉的是:國棉三廠家屬院并不是全面拆遷,而且保留原址進行綜合改造。為了留存城市記憶,記錄鄭州紡織業的發展,鄭州市中原區將在國棉三廠原址上,打造鄭州國棉三廠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綜合改造項目,項目估算總投資137萬余元,計劃2021年12月完工。聊到這兒,陳奶奶反復的說:“什么時候改造好了,我一定回家看看,只要我還能動,一定回來。”

  “一條棉紡路,半部鄭州史”。60多年來,像張奶奶、陳奶奶一樣的國棉人親歷了企業的輝煌、繁榮和衰落,也見證了鄭州的發展和變化。過不了多久,國棉三廠會和東方紅影院、陳寨、科技市場一樣,轉變成記憶符號,更多人將通過玉米樓、福塔、奧體中心等等建筑認識鄭州、感受河南。

  鄭州記憶:國棉三廠,不說再見!

文章關鍵詞:鄭亞楠 青春歲月 老房子 國棉 綜合改造 羊肉 事業部 鄭州人 木質地板 棉紡路 責編:楊薇薇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注意!鄭州街頭出現共享電動車,官方回應:違規投放

    帶著車友的問題,交通事業部記者來到了鄭州市高新區,在雪松路附近,記者看到了這種綠色的共享電動車。記者采訪了鄭州市高新區交通綜合治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對方明確表示:鄭州市不允許共享電動車投放,這個公司屬于違規投放。

  • 心痛!過趟馬路,老人卻再也回不去家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地面上一灘血跡,道路中間的護欄被撞倒,事發時老人推的手推車被撞翻在地,空落落的,而老人卻再也回不來了……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事業部記者楊光從交警處了解到,肇事司機初步排除酒駕,正等待進一步處理。

  • 鄭州這個地方天天堵車,原因是這個……

    近日,很多車友向記者反饋,鄭州東三環金岱路擁堵不分忙閑時,上下班路上苦不堪言?接車友反饋,20日早7點半,記者來到該路口。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