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30日08:1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了一場以考古為主題的集體學習,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66次集體學習唯一的一堂考古課。在這堂課上,習近平總書記就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發表重要講話。考古工作為什么重要?新時代的考古工作怎么展開?跟著總書記一起走進這場考古課。
△聯播視頻丨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
這三場會議,都有“考古”元素
考古,一個看似冷門的領域,今年9月被習近平總書記頻頻關注。
28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以“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22日召開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十位發言專家中就有一位考古學家。再往前算,11日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現場最年輕的科學家講的是一個最古老的研究課題。
三場會議,三涉“考古”,由此可見總書記的重視程度。
△來自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80后研究員付巧妹在11日的座談會上發言。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通過古DNA探究“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
在28日集體學習現場作講解的,是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六天前,他剛剛在教文衛體專家代表座談會上面對總書記發言。總書記在那次座談會上提出,要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特質,形成較為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系。
△陳星燦
今年56歲的陳星燦曾長期奔波各地,參加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2017年擔任考古所所長。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專家。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于2001年被正式提出,2016年完成結項。這一工程以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大地擁有5000年文明,具備“多元一體、兼容并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征。
△這是修復后的整身紅山文化陶人,人像通高55厘米。這尊寫實人像距今約5300年,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個實證。
“考古中國”項目則是“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旨在通過對古文化遺址有重點地系統考古發掘,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就在本月24日,“考古中國”項目發布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余姚井頭山遺址等五項考古工作的新成果。
△井頭山遺址埋深5至10米,是迄今浙江和長三角地區首個沿海貝丘遺址。文物庫房內擺放大量鹿角、貝殼等。
11日的座談會上,在聽取付巧妹發言時,總書記回應了“對冷門怎么看”的問題。他說:“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門的東西沒有用。這種認識可能把一個領域的事業耽擱了。做科研事業的評估,要有長遠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學的眼光。”
考古,為何如此重要?
考古學,是根據發掘出來的或古代留傳下來的遺物和遺跡來研究古代歷史的學科。去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信祝賀中國社科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時說,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現存于河南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的“乳釘紋銅爵”,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之一,被譽為“華夏第一爵”。
在28日主持這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說,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他用四句話總結我國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七年前的2013年12月,習近平在主持集體學習時就曾指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正在故宮博物館展出的金嵌珠寶金甌永固杯,通體以點翠為地,造型優美。(來源于故宮博物院官網)
從一個更為縱深的視角來看,當今中國正在進行的偉大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正所謂: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今年6月底,上海舉辦主題為“千年綺華——從敦煌到高昌”寶石壁畫沉浸式展覽。
透過四個關鍵詞
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
在28日主持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就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提出了4點要求。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解讀。
挖掘
總書記提出,要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他說,我國古代歷史還有許多未知領域,考古工作任重道遠。要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不斷從未知中挖掘已知,這正是考古的最大魅力。
△河北康保興隆遺址以房址居多,還有一座室內葬合葬墓,為早期定居聚落提供了實證。
研究
總書記要求,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他尤其提到,要把我國文明起源和發展以及對人類的重大貢獻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現出來。透過考古提供的歷史線索,總結歷史經驗,揭示歷史規律,把握歷史趨勢,這是一門大學問。
△上個世紀80年代,考古專家袁仲一教授正在清理出土的兵俑。袁教授被譽為“秦俑之父”。
保護
總書記強調,要搞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16年4月,總書記就曾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在主持集體學習時,他再次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
建設
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他強調,要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只有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才能更好向世界講清楚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這是《京師生春詩意圖》軸,由清代宮廷畫家徐揚繪制。從上至下的鳥瞰式構圖,為后人研究北京城城建布局提供了寶貴參考。(來源于故宮博物院官網)
讓更多年輕人愛上考古
考古,研究的是過去,瞄準的卻是未來。
習近平在主持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他尤其提到,要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暑期,學生在家長陪同下參觀博物館。
當天,總書記還強調,要積極培養壯大考古隊伍,讓更多年輕人熱愛、投身考古事業,讓考古事業后繼有人、人才輩出。
△前不久,湖南考生鐘芳蓉以全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系,引發廣泛關注。
△這是北大考古文博學院贈送給鐘芳蓉的三本新書,之前她已收到樊錦詩專門送來的簽名版自傳。
2012年6月19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調研時,就曾專門來到考古文博學院,觀看考古成果展,并與2009級學生親切交流。
一年后的5月2日,總書記給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說:“得知你們近一年來不僅校園學習取得新的進步,而且在野外考古實習中很有收獲,甚為欣慰。”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學生架設三維掃描儀,開展文物建筑考古與測試實習。
“甚為欣慰”,緣于后繼有人。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說,“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
監制丨申勇
主筆丨龔雪輝 郁振一
視覺丨陳括 齊歡
編輯丨王繼陽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出土的陶鷹(上圖)和玉鉞(下圖)(拼板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文物報社供圖)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出土的龍山時期玉冠飾殘片(資料照片)。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12月6日,記者獲悉,今年3月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志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據了解,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距今13500年,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塑,將中國藝術中鳥類的表現提前了8000多年。
12月6日記者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志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這是繼2007年、2008年出土8萬至10萬年前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細石器之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副隊長趙海濤 介紹,從發掘現場帶回來的破碎的陶片、以及不起眼的土壤,都是一把窺探歷史的鑰匙。5G智慧+也將應用到二里頭遺址公園的展覽中,通過虛擬建模,實現AR看展
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考古工作者十分關心,強調他們“風餐露宿、青燈黃卷,展現了深厚的愛國情懷、堅定的學術志向、頑強的工作作風”,對他們的成就、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并致以誠摯的問候。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戰略高度,精辟論述我國考古工作。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斗,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淅川下王崗:2008-2010年考古發掘報告》29日首次發布。這是河南省淅川縣下王崗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時期銅矛(資料照片)。
2020年第23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長久積淀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說的“考古”這些事,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