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6日13: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拂曉,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小艇撥開細浪,緩緩駛向江心。把舵的船家名叫張傳國,是江西九江湖口縣雙鐘鎮漁民,已在長江上漂了40多年,祖祖輩輩打魚為生。
今年1月1日起,長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陽湖水域開始了為期10年的全面禁漁期。老張和往常一樣,還是天不亮便起錨出港,只不過,手中拿的不再是細密的漁網,而是單筒望遠鏡——從“靠江吃江”轉為“靠江護江”?!白o江員”張傳國的身份之變,折射著九江這座城市的發展之變。
一江清水護江豚
碧波浩渺的鄱陽湖與滾滾長江在湖口縣交匯,為“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的洄游遷徙提供了理想場所。
“江豚以前并不少見,趁人不注意時,還會把系養在船沿邊的魚拱跑。”張傳國回憶,后來漁網越織越密,材質從麻線變成尼龍繩,甚至出現大魚小魚通吃的電網,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江豚的食物鏈遭到嚴重破壞。一些濱江企業污水直排、污染長江,更是嚴重損害了生態環境,江豚數量銳減。
保護江豚,刻不容緩!2017年,全國首個保護江豚“協助巡護”示范點落戶湖口,九江市也加快引導漁民“洗腳上岸”、轉產轉業。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共回收漁船3296艘,漁網29萬公斤,簽訂退捕協議1165戶,回收與注銷捕撈證2251本。
為保障漁民生計,湖口縣專門設立了江豚協助巡護隊,14名隊員中,12名是轉型漁民。張傳國也加入其中,靠著保護江豚每月能領3000元補助,還享受其他補助補償等,“政府幫我們把退路都安排好了,心里踏實?!?/p>
一手抓護漁,一手抓護水。為破解“化工圍江”難題,九江加大清理整頓力度。截至2019年底,沿長江、鄱陽湖、修河1公里內的37家小化工企業全部關閉退出。今年1至5月,鄱陽湖九江湖區水質優良率為60%,較去年同期提高17.9%,總磷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9.9%。
水好江豚來。農業農村部最新一次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迅速下降的趨勢已得到遏制,鄱陽湖江豚種群數量達457頭,占長江流域江豚總數的近一半。
一岸青翠好生態
因水得名的彭澤位于長江沿岸,也是江西省占長江岸線最長的縣。登高俯瞰,漫山遍野郁郁蔥蔥,一江清水、一岸青翠,在蒙蒙霧色中相襯相融。
過去,這條風光旖旎的最美岸線曾聚集了60多家大大小小的礦山開采企業。裸露的礦坑如同大地上的一塊塊傷疤,令青山掛白、長江蒙塵。距江岸8公里的浪溪鎮麻山村曾飽受其苦,一座石灰石礦緊鄰村邊?!皦m土飛揚,噪音也很大?!?5歲的村民周道鳳一臉無奈,開礦產生的粉塵讓莊稼蒙上了厚厚一層灰,嚴重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家中四畝地幾乎全都撂荒……
2015年以來,彭澤縣加快推進“礦山復綠”工程,累計關停注銷采礦權35家,礦山數量縮減了一半,昔日的廢棄礦山,如今重披“綠衣裳”。礦山復綠后,廣源礦業有限公司轉型發展生態農業,在麻山村投資興建了4萬平方米的田園綜合體,讓一度飽受采礦之苦的周道鳳在家門口吃上了“生態飯”。
敞亮的花卉大棚里,移栽花苗、裝盆培土,周道鳳忙得不可開交,“每個月工資3500元,不少嘍!關鍵是天天和花草打交道,心情舒暢?!边@家公司還流轉了1000多畝荒地,種植楊梅、柑橘等經濟作物,通過發展綠色產業,目前已帶動周邊200多名村民就近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多人。
為生態留白,為發展增綠。2018年以來,九江市全面啟動長江沿岸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關停礦山340家、治理廢棄礦山8626畝,在沿江岸線栽植各類喬灌苗木600.9萬株、鋪植草坪33萬平方米,聯片成景的百里風光帶展現在人們眼前。
一座綠城展新顏
九江,因水得名,依港而興。九江市城西港區,2019年集裝箱吞吐量超50萬標箱,這個國家一類口岸掩映在一片翠綠中。
擱幾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模樣?!敖喜缮按懿?,江灘到處是私人違建的小碼頭,堤內砂石堆積、雜草叢生、一片荒蕪?!睆男≡诮呴L大的市民汪順星提起那時的情景直皺眉。
2018年,九江市啟動長江最美岸線建設,沿江各縣(市、區)共拆除碼頭74座、泊位87個,騰出岸線7529米,整合實施了城西港區園林景觀綠化、防洪排澇工程等12個項目,一座優美的濕地公園躍入眼簾,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如今,常有新人來此拍攝婚紗照,汪順星也和不少市民一樣,每天到濕地公園散步、休憩。
環境變美,經濟也在高質量發展。九江市發改委主任喻子水擺出一組當地轉型發展的亮眼數據: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9.7%,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7家,總數突破510家,增量全省第一;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40億元,同比增長45%。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6日 01 版)
時隔多年見驚喜,2020年11月24日上午,南通五山景區外江面再現江豚戲水。生態優先,繪就濱江美麗畫卷,濱江地區江面寬闊、煙波浩渺,蔥蘢疊翠、臨水而立的五山,則如綠巨人般拱衛著沿江生態。讓長江再現一江清水、兩岸蔥綠,是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的動人旋律。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搖籃、魚類基因的天然寶庫。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切實抓好中華鱘等珍稀物種搶救保護,加力推進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爭取早日重現長江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麗景象。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是不發展,而是拋棄落后的發展理念,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為此,就需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不遠處的江面上 幾只江豚頻頻現身 拍攝視頻的南京江豚保護志愿者武先生說 “我觀察江豚13年 自從開始長江大保護行動 和實施10年禁捕漁 這是我見到江豚出現最多的一次 腦袋圓圓,小眼烏黑
11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1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唐古拉山脈姜根迪如冰川融化的水滴,匯成長江的第一股水源,一路浩蕩6300余公里,在奔流入海前,孕育滋養出一片富庶水鄉,這就是江蘇。今年8月,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江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
湖南省岳陽市東風湖,昔日的“黑臭水體區”已變身為“城市美景帶”(11月10日手機拍攝)。2017年起,岳陽市多部門聯合執法,一舉關停了包括華龍碼頭在內的長江干流、洞庭湖沿岸116處砂石碼頭堆場,并回填土方、植播草皮,復綠42.3萬平方米。
施行30余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于迎來首次大幅修訂。提高社會認知,避免因為不了解《名錄》、不熟悉法律而違法犯罪 《名錄》征求意見出爐后,不少專家和保護組織提出反饋意見。
習近平總書記20日在安徽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強調長江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針對長江流域涉及多個領域、多個部門、多個地方,長江保護法草案對癥下藥,旨在打破管理體制部門分割、多頭管理、條塊分割。
鄱陽湖、洞庭湖,我國第一、第二大淡水湖,因其調蓄徑流、凈化環境、繁衍萬物的綜合機能,素有長江“雙腎”之稱。根據中央長江大保護的戰略,湖南實施“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整治五大專項行動”,自上而下發動省、市、縣、鄉、村五級干部打響“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