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5日17:4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農業農村部昨天(24日)發布,截至8月底,全國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達1700多萬人,創新創業成為農民工就業增收新動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有近3000萬農民工留鄉或二次返鄉,農民就業增收形勢嚴峻。對此,我國深化農村創新創業,形成以創新促創業、以創業帶就業的良性循環,吸納留鄉農民工就業增收。
為增加農民增收渠道,我國大力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向農村拓展,先后聚焦“互聯網+”現代農業、新農民新技術等主題,為鄉村創客們搭建平臺,支持建成1096個“雙創”示范園,目前80%以上創新創業項目涉及一二三產業融合,帶動休閑農業、農事體驗、電商直播等蓬勃興起,為解決農民工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測算,平均每個創新創業主體能帶動6個農民就業。
韓長賦介紹說,最近幾年,我國每年培養100萬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很多成為創客。今后還要繼續加大支持龍頭企業、大專院校、農廣校等建設創新創業實訓基地的力度,組建農村創業導師隊伍,全面加強農村“雙創”培訓實習,培養造就一批“土專家”“田創客”等新農民,以帶動更多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鄉村建設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重點話題。鄉村建設行動即是順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這種內在要求,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改善鄉風鄉貌的重要舉措。在加強縣域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
兩個“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放在一起,更凸顯了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體系的意義。當前,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據悉,《指導意見》還提出,到2023年,實現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和資金績效明顯提高。鼓勵在全省范圍內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昨天(2日)發布,鄉村治理試點啟動一年來,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各級有關部門完善了鄉村治理制度安排。
農業農村部昨天(11月30日)發布,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0個整縣推進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規范不夠、質量不高、指導服務薄弱等問題。
昨天(11月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市閉幕,交易金額達418億元,比去年增長9.8%。本屆農交會舉行了多場直播帶貨活動,吸引線下、線上觀眾超5000萬人次,帶貨銷售過億元。
為鞏固和擴大長江禁捕退捕成效,加強長江口水域禁捕管理,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決定擴延長江口禁捕范圍,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長江口禁捕管理區范圍為東經122°15′、北緯31°41′36″、北緯30°54′形成的框型區線,向西以水陸交界線為界。
展會期間,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達36.0%,較上年提升3個百分點,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部今年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改善農產品品質。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搖籃、魚類基因的天然寶庫。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切實抓好中華鱘等珍稀物種搶救保護,加力推進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爭取早日重現長江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