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5日16:43 來源:觀察者網
一、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已于9月14日在北京簽署,請簡要介紹協定談判過程和內容。
地理標志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重要類型。為加強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促進地理標志產品貿易,中歐雙方于2011年啟動了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談判。中方談判團隊由商務部牽頭,包括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2018年國務院機構調整后,原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相關職能劃入國家知識產權局,談判也相應地由商務部會同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繼續進行。談判共歷經8年22輪正式談判和多輪非正式磋商。2019年底,中歐雙方宣布結束談判。此后,中歐雙方各自履行授權簽署的法律程序。2020年9月14日,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期間,商務部部長鐘山與德國駐華大使葛策、歐盟駐華大使郁白正式簽署協定。
協定包括十四條和七個附錄,主要規定了地理標志保護規則和地理標志互認清單等內容。根據協定,納入協定的地理標志將享受高水平保護,并可使用雙方的地理標志官方標志等。協定附錄共納入雙方各275個地理標志產品,涉及酒類、茶葉、農產品、食品等。保護分兩批進行:第一批雙方互認的各100個地理標志將于協定生效之日起開始保護;第二批各175個地理標志將于協定生效后四年內完成相關保護程序。
二、協定有哪些亮點?
協定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標志協定,主要有以下“亮點”:
一是保護數量多。這是中歐之間首次大規模互認對方的地理標志,共550個(各275個),都是雙方久負盛名、家喻戶曉的地理標志,比如我國的紹興酒、六安瓜片、安溪鐵觀音、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歐洲的香檳、巴伐利亞啤酒、帕爾瑪火腿、馬吉那山脈橄欖油等。這些地理標志將惠及成千上萬的產品和生產企業。
二是保護種類豐富。中方列入協定清單的地理標志不僅涉及酒類、茶葉、農產品、食品等,還涉及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宣紙、蜀錦等中國特色地理標志。此前,歐盟對外商簽的地理標志協定中僅涉及農產品、食品和酒類,這是歐盟第一次在其協定中納入此類地理標志。
三是保護待遇高。雙方納入協定保護的地理標志不僅可在對方獲得高水平保護,還可使用對方的地理標志官方標志,有利于相關產品有效開拓市場。這也是歐盟首次通過協定允許外國地理標志持有者使用其官方標志。雖然我國地理標志產品在國內家喻戶曉,但在歐洲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間。協定提供的高水平待遇將有利于中國相關產品獲得歐盟消費者的認可,進一步推動相關產品的對歐出口;同時,也為有效阻止對地理標志產品的假冒和偽造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該協定對中歐雙邊經貿關系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協定是近年來中歐之間首個重大貿易協定,對深化中歐經貿合作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歐雙方均歷史悠久,地理標志資源豐富,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協定的簽署將進一步促進雙邊地理標志產品貿易發展,擴大中歐貿易規模,進一步鞏固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經貿基礎。
同時,協定的簽署彰顯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持續深化改革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決心;也充分體現了中歐雙方堅持開展自由和開放貿易、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體制的承諾。在當前形勢下,協定的簽署必將為中歐及全球經濟提振信心。我們希望與歐盟繼續攜手維護基于規則的自由貿易體系,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增長。
四、協定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意味著什么?
一方面,協定可以讓歐洲消費者進一步了解中國產品。我國很多地理標志產品產于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推動大山中的優質產品走向世界,有利于扶貧和增收,為收入較低的地區注入新的增長動能。另一方面,協定為歐盟的優質特色產品在進入中國市場時提供充分保護,可以消除歐盟生產商的后顧之憂,使其放心地進入中國,使中國消費者能吃到、用上貨真價實的高質量商品,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五、協定簽署后,下一步中歐雙方將如何繼續推進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
接下來,中歐雙方將按照各自法律規定履行協定的生效程序,使協定盡早惠及中歐雙方企業和民眾。雙方還將按照協定的相關安排,穩步推進第二批地理標志產品的互認,使更多中歐地理標志得到保護。
目前,屏邊全縣已累計發展以荔枝、獼猴桃、枇杷為主的水果種植39.2萬畝,發展以杉木、榿木為主的用材林105萬畝,發展以草果、砂仁為主的林下中藥材31萬畝。屏邊縣縣長李雄文告訴記者,屏邊縣將苗繡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大力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苗繡產業。
“當前,我國已經實現了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的全方位、立體化保護,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介紹,根據他們的研究報告,2010年至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由100提升至279.2,中國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全鏈條”發展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385個,累計注冊地理標志商標5935件,核準專用標志使用企業9224家,建設24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涵蓋所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以及“三區三州”。
11月18日的《人民日報》“一線行走”欄目刊發了一篇文章,今年3月,浙江金華婺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良才到箬陽鄉例行走訪發現,鄉里的茶企和茶農一個個眉頭緊蹙,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難。
昨日下午,不少市民帶著孩子走進CCD,“打卡”全新網紅地——鄭州大劇院,在這座美麗的“黃河帆影、藝術之舟”建筑前合影留念。
法國駐華大使羅梁在上海啟動“品味法國”品牌推廣活動。新華社記者吳宇攝 新華社上海11月7日電(記者吳宇 李娜)10家法國食品企業6日在此間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集體亮相,向中國消費者發起“美食攻勢”。
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凱。郭凱認為,“通過推進農業機械化助力脫貧攻堅,而且不斷擴大投入發展現代農業,壯大經濟實力,才能使貧困戶脫貧不返貧,致富有底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四川境內黃河干流河道長174公里,流域面積為1.87萬平方公里,涉及阿壩州阿壩縣、紅原縣、若爾蓋縣、松潘縣和甘孜州的石渠縣5個縣。
(記者林露)秋色醉人,碩果累累。通過打造以金釵石斛品牌文化為主,集休閑、養身,融入獨具特色的旅游棧道、觀亭覽石,配以鄉村農家特色飲食,該地成為赤水觀光旅游路線上的一張新名片。
黃河,橫亙于我國中部的世界巨川,發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全長5464km,流域面積79.5萬km2。在眾多水利工程中,河南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可以說是黃河治理開發的關鍵控制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