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3日18:52 來源:中國人大網
核心提示:他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情戀黑土地,心系老百姓。他以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用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現代化,從一戶到千家萬戶,從一個村到全市各個村,讓越來越多的貧困家庭實現脫貧增收。他時刻牢記人大代表的職責,進村入戶了解民情,在今年的全國人代會上,提交一件關于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凱。
全國人大代表郭凱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郭凱供圖)
《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王萍 通訊員王志鴻11月2日北京報道:金秋時節,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太平街道張家村一片金燦燦的稻田里,稻浪翻滾,稻穗飄香,豐收的景象映紅了農民的笑臉。
10月27日,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凱高興地告訴《中國人大》記者:“今年稻子的收成不錯,現在正在對合作社經營的12600畝水稻進行機械化收割,預計產出8000噸水稻。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就是這位扎根農村的全國人大代表,以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用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現代化,從一戶到千家萬戶,從一個村到全市各個村,讓越來越多的貧困家庭實現脫貧增收。
村民們介紹,今年水稻的產量和品質都不錯,將糧食收進糧倉才能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合作社的農機派上了大用場。盤錦大米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加之合作社規模化經營,產出的稻米綠色健康,深受市場青睞?!八具€沒有收割完,就有客商前來高價預訂,不僅合作社的效益好,我們村民也跟著過上了好日子,現在的日子過得比蜜甜!”
全國人大代表郭凱正在駕駛農機。(郭凱供圖)
找準方向,推進農業機械化
在合作社的大院里,村民周鳳喜正忙著檢修拖拉機和收割機。周鳳喜在合作社農機檢修崗位工作了十多年,見證了合作社的農機從少到多,并且農機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
合作社最初只有2臺收割機,現在已經有15臺,最大的一臺自帶3000公斤糧倉。收割機不僅作業效率高,而且減少了田間浪費。
周鳳喜說:“現在正是收割旺季,機器檢修很重要。我們合作社全程機械化作業。機械化收割比人工收割減少浪費2%以上。別小看這2%,合作社12600畝水稻,這一下就多收回160噸左右的稻子?!?/p>
像周鳳喜這樣因為合作社給生活帶來改變的村民還有很多。村民們說,合作社讓大米能賣上好價錢,讓入股的農民有分紅,讓騰出來的勞動力能外出打工賺錢,還讓留在農村的農民能在合作社務工增加收入,“合作社的好真的說不完!我們都打心眼里感謝合作社的‘領頭人’!”
村民們口中的“領頭人”就是郭凱。由他帶領的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不僅讓村民生活改善,也為當地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發揮積極推動作用。
郭凱自小在張家村出生長大,2006年被任命為太平農場八間分場黨總支副書記、分場副場長。郭凱發現,傳統的耕作模式不僅效率差、產量低,還極大束縛了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他所在的張家村人均土地不足4畝。過去,由于土地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每畝耕種成本也較高,一年到頭每戶人均收入不足萬元。
借著國家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春風,2007年8月,郭凱回村籌集資金,牽頭成立了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購置了插秧機、拖拉機、收割機,為30多戶社員提供耕、種、收“一條龍”服務。他希望能“辦好農機合作社,用機械化解決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方式’,和父老鄉親一起走向富裕”。
全國人大代表郭凱(右二)和村民們在一起。(郭凱供圖)
開展土地流轉,帶領農民增收致富
2009年,在農機服務領域已經小有名氣的郭凱被鎮黨委任命為張家村黨支部書記。征得村“兩委”班子同意后,他開始在張家村推行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
農民靠土地為生,突然把土地交給合作社來經營,難度很大。為了讓農民富起來,郭凱耐心細致地做工作,并和農民在一起算成本。他下田示范,用合作社的農機無償幫大伙插秧、收割,還雇用節省下來的勞動力到合作社打零工。村民們說:“自己育秧,雇人插秧、收割、拉地、脫谷,一畝水田花費近300元,通過合作社提供從種子、育秧、機插到后期指導的一系列服務,一畝地的費用是200元。此外還可以到合作社打零工賺錢,還是用農機合算!”
就這樣,那些“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第一年按照郭凱當初的承諾,如愿得到土地流轉費,并在此期間還空出時間外出打工,又掙了一份工資??粗鴦e人嘗到了甜頭,其他村民也開始加入進來。為了讓不能外出打工的老年人也多筆收入,郭凱聘請他們到合作社打短工。
郭凱用真心的服務贏得了廣大村民的認可。30畝、100畝、800畝……從2009年開始,郭凱漸進式地開展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他通過開展土地流轉,逐漸實現水稻規?;a、集約化經營。合作社由一開始僅有幾十畝發展到幾百畝土地,到現在已有12600多畝土地。
到2018年,全村的土地全部通過流轉的方式,集中到合作社統一經營,累計帶動農戶增收3800多萬元。在土地流轉的同時,合作社把流轉的一部分土地進行了設施農業改造,農民每棟大棚每年以3萬元入股分紅。到2018年底,張家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08萬元。
全國人大代表郭凱(左二)和村民們在一起檢查農作物生長情況。(郭凱供圖)
擴投入壯實力,確保脫貧不返貧
村民馬炳山是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一名稻田管理員。記者見到馬炳山時,他正在稻田里忙碌著。隨著一把把玉米撒向稻田邊,河蟹紛紛上前搶食。馬炳山告訴記者:“稻蟹共生,不但提高了稻田利用率,還改善了稻米品質,增加了農民收入。”
今年,合作社一共流轉稻田12000畝土地。為了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帶動農民增收,合作社聘請了一名農學博士,并和國外農業機構合作,研發新品種和種植新技法。
有了科技支撐,合作社的水稻長勢良好?!耙郧白约悍N地全憑經驗,現在專家指導講究的是數據。眼前這片稻田長勢喜人,每公頃產量能超過10噸?!瘪R炳山高興地說。
僅有產量還不夠,在專家的幫助下,合作社今年種植了5個新品種。這些新品種,無論是產量,還是食味值等指標都有不錯的表現。水稻賣上了好價錢,最高興的還是入股的農民。去年,馬炳山的近20畝稻田,除了2.6萬元的保底錢,還有2000元的分紅??粗矍暗呢S收景象,馬炳山說今年的分紅還會更多。
郭凱告訴記者,以建設稻蟹共生小產區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實現大米價值提升,是推進盤錦高效農業發展、廣大農民增收的一條有效途徑。“2018年合作社種了1萬畝水稻,并在霜降后收割,生產加工的‘霜降大米’很受消費者喜愛。今年不僅增加了種植面積,并擴大蟹田稻的面積。通過提升盤錦大米的品牌價值提高大米價格,讓盤錦種水稻的千家萬戶都受益。”郭凱說。
郭凱認為,“通過推進農業機械化助力脫貧攻堅,而且不斷擴大投入發展現代農業,壯大經濟實力,才能使貧困戶脫貧不返貧,致富有底氣?!?/p>
發展的過程遇到過許多困難,但郭凱從未退縮。他帶領合作社先后投資800多萬元,建成10000平方米的高科技連體溫室工廠化水稻、蔬菜秧苗中心,實行一棚多用。記者了解到,他曾專程到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咨詢發展設施農業的技術,最終專家被他一心為“三農”的真誠所感動,無償給予他技術支持。為了把投資350萬元的高科技智能溫室建設好,他趕到天津、河北等生產廠家進行考察,親力親為解決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如今高科技智能溫室運行良好。他注重農業發展中的技術支撐,建立研發中心,并聘請農學博士研發水稻新品種,花費100余萬元購置工廠化催芽設備,使水稻發芽整齊一致,提高出芽率。為育出水稻壯秧,他每年都親自帶大貨車到吉林購進優質草炭土,到遼寧省錦州市購進優質營養土。
如今,經過近幾年加大發展力度,每年都有超過100萬盤的優質水稻秧苗,從合作社的秧苗中心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田間地頭。每年合作社的機耕地面積超過3萬畝,機插秧面積超過3.5萬畝,機收割面積超過2萬畝,合作社的農機總動力達到8150千瓦。共促進352戶486名社員實現脫貧增收,并確保脫貧不返貧。
2020年4月,全國人大代表郭凱帶領村民忙著進行水稻育苗,確保做到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郭凱供圖)
增強服務能力,過紅小康日子
2019年1月,郭凱不再擔任張家村黨支部書記,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農機合作社的發展中?,F在,除了擔任遼寧省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凱還是盤錦市農機協會會長。郭凱注重調動盤錦全市300多家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的工作積極性,采取“一條龍”全程農機作業服務穩固市場,號召全市農機合作社在為其他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的同時,自身也要積極進行土地入股及流轉。
“我們先打個樣兒?!惫鶆P說,他向記者詳細講解了“打樣兒”的具體做法。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從680戶農戶手中土地入股及流轉土地共12600畝,其中土地入股價格為每畝1200元,入股土地生產出的水稻進行產品深加工產出優質大米,實現的稅后利潤對入股農民進行二次利潤分紅。入股方式為保底金額結算及二次利潤分紅;流轉土地價格為每畝1150元,流轉方式為上打租,合同一年一簽。
如今,合作社經營的12600畝耕地,全部采用“稻蟹共生”模式。使畝均效益增加300元以上,實現了“一水三用,一地多收”的良性生態循環。蟹田稻施的是生物肥,并采取紫外線燈光誘殺害蟲,使稻米品質得到保證,屬于安全農產品。同時,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使原土地承包者在穩定農業收入的基礎上,實現轉移就業,增加經濟收入,流轉出來的土地通過實施集約化、規?;洜I,發展有機水稻生產和無公害河蟹養殖,增加了合作社經營收入。郭凱的合作社安排農村勞動力長年就業70人,短期就業300多人,為農民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家庭收入。合作社通過代育、代插、代收,直接解放勞動力5000人轉移到二、三產業,增加他們的工資性收入。
郭凱告訴記者,國家重視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鼓勵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今后,合作社還要擴大生產規模,種好水稻,為更多的小農戶做好生產服務。
進村入戶訪民情,關注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時刻牢記人大代表的職責,“我覺得僅僅坐在屋里聽群眾反映是不夠的,一定要深入群眾中切切實實地聽取意見,實實在在地為民解決問題,辦實事、做好事。”
郭凱堅持進村入戶,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誰來種地是個大問題,就拿我們合作社來說,種地的主力還是50后與60后,年輕人比較少。”郭凱說,農民合作社發展起步晚、時間短,發展基礎仍然薄弱,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扶持服務,引導其規范發展。為此,在今年的全國人代會上,他提交一件關于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郭凱認為,要通過高質量發展農業生產,有效促進農民增收。他建議,一是加大財政項目扶持。統籌整合資金加大對農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把深度貧困地區的農民合作社、縣級及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等作為支持重點。二是創新金融服務。支持金融機構結合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對農民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三是落實用地用電政策。明確農民合作社從事設施農業,其生產設施用地、附屬設施用地、生產性配套輔助設施用地,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按農用地管理。四是強化人才支撐。分級建立農民合作社帶頭人人才庫,分期分批開展農民合作社骨干培訓。依托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加大對農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育。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合作社聘請職業經理人。鼓勵支持普通高校設置農民合作社相關課程、農業職業院校設立相關農民合作社專業或設置專門課程。鼓勵各地開展農民合作社國際交流合作。
央行昨天(10日)公布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其中,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1.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2.8%,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13.2%,金融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郭凱了解到群眾最迫切的愿望就是高質量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真正增收。提交的議案被市政府采納,并出臺獎勵政策,對實施稻田秋翻的農民給予獎勵,從而激發了農民群眾稻田秋翻積極性。鼓勵各地開展農民合作社國際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