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5日15:30 來源:宣講家網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接連主持召開多場專家座談會,就“科技創新”與參會的科學家們進行了深入熱烈地討論。他強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基礎研究,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從而為我國科技創新插上騰飛的翅膀。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發展科技,做好科技創新的大文章。因此,更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破除制約科技發展的桎梏,提高關鍵領域的自主創新,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從而更好發揮科技的滲透性、顛覆性、擴散性作用,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應有的貢獻。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科技創新放權松綁。要做到深化科技產權制度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力度、速度和效度,促進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提升科研院所的活力和積極性,完善科研院所制度規范,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國家實驗室和國立科研機構,深入實施科技強國戰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深入實施“放管服”改革,為科技型企業“放權松綁”,著力培養一大批行業頂尖創新型企業,進而推進創新型城區、創新型城市、創新型省份建設,打造區域創新增長極;加強對科技領域的關注和支持,在資金、政策、技術方面給予傾斜,鼓勵社會資本和企業投身科技領域,深化科技投融資體制改革;持續擴大科技對外開放力度,積極利用多邊合作機制和多種合作渠道,博采眾長,加強對世界先進科技的引入與學習,同時做好原始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掘,營造熱愛科學、尊重科學、鼓勵創新、應用科學的良好風尚,加快科技創新能力的現代化進程。
厚植培育土壤,保障基礎研究底氣十足。一方面,形成以重大戰略需要為導向的基礎研究戰略部署,制定基礎研究總體規劃,加大對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完善基礎研究投入機制,加大對長期重點基礎研究項目、重點團隊和科研基地的穩定支持,同時探索完善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體系,拓寬基礎研究經費投入渠道,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比例,支持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加強基礎研究;另一方面,基礎研究時間長、收效慢,要改進學術評價機制、激勵機制,切實將尊重科研人員的科研主體地位落到實處,強化對承擔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及團隊的支持和激勵,探索實行年薪制和學術休假制度,減少不必要的科研課題檢查,保障科研人員將主要精力和時間用于科研活動,且有更大的科研自主權,并且建立科研誠信體系,對科研不誠信行為采取“零容忍”態度,涵養形成優良的學風和科研作風,給予科學家和科研人員足夠的時間成長,保證科研人員坐得住“冷板凳”。
完善青年科技人才選拔和培養,夯實科技創新中堅力量。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未來科技隊伍的中堅力量與中流砥柱。因此,應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在大中小學課程設置中注重培養青年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同時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式,搭建科學交流平臺,讓科學研究飛入尋常百姓家,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加強培養培訓,通過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加強青年科研團隊建設,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科學素養和本領,增強其開展科技活動、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和擔當;拓寬青年科技人才職業發展通道,破除唯學歷論、唯論文論、唯年齡論的晉升傾向,為其提供更多晉升機會,不斷采取及早選苗、重點扶持、跟蹤培養等特殊措施,在實踐中發現、培育、鍛煉、成就青年科技人才;加強經費支持,逐步改善和提高其科研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使他們無后顧之憂安心投入科研工作,通過績效管理的實施及其他激勵措施,激發其高度的科研激情、創新動力和工作熱情。(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檔案館
據統計,近3年來,西安高新區累計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100余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5000余家;推廣“西光模式”,累計培育硬科技企業305家。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先后發布《西安高新區硬科技產業規劃》《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關于支持重大創新和成果產業化政策》等,全力支持硬科技產業化發展。
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3日至5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本次展會以“人民的城市——融合生長·合作共享”為主題,集中展示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智慧城市示范應用、科技創新成果等內容,為全球城市和科技進步貢獻前沿智慧和解決方案。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創新放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要位置做出部署。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日前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寧夏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排名第18位,比上年上升4位,其中,科技活動產出指數比上年上升7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比上年上升3位。
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意味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標注中國科技創新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云課》時表示 ,從“十四五”開始,我國將進入新的階段,科技創新將成為第一動力。節目通過邀請各領域的權威專家,緊扣五中全會精神要義,結合各自研究領域,以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給網民帶來耳目一新的知識盛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八膫€面向”對于匯聚科技創新資源要素,形成重大科學研究成果,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實現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時,四川西昌。彈道設計通俗地講,就是為運載火箭設計飛行軌跡,包括確定火箭起飛的地點、發射方位、飛行姿態,確定飛行的高度、速度、運載能力等等。
拍攝3000張百萬像素的照片 只需要一秒鐘 攜帶一個機房的平臺計算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快速改變著世界,成為激發產業創新活力的驅動力量。11月14日,“2020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活動媒體團來到了綠水環繞、風景宜人的鄭州市鄭東新區龍子湖智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