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5日09:28 來源:新京報評論
國家實驗室體系既要有實體的支撐,更需要科研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則是遵循科學規律、尊重人性。
▲ 圖/新京報網
文 | 張田勘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近日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的講話,引發了社會各界尤其是科學界的關注。
其中,“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對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重組,形成我國實驗室體系”成為一個熱議話題,也是一個迫在眉睫的重要科研戰略任務。
實驗室成“體系”,科技才能全面發展
建立國家實驗室體系,是“科技創新”最重要的平臺。有了實驗室體系的支撐,才能對多學科人才進行廣泛地“招賢納士”,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科技創新、研發出大量新產品和應用產品。如此,不只是有益于國家安全,更可以推動經濟發展,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當前,我國的國家實驗室體系還比較薄弱,高級別的國家實驗室更少。例如,迄今我國的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P4)只有一個,P3實驗室有30多家,實際上在這次新冠疫情期間還沒有發揮充分的作用。人們對這些實驗室寄予的希望和任務有很多,如鑒定病毒序列、弄清疾病的機理和研發藥物與疫苗等,在這些方面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根據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立國家實驗室體系有三大支柱,政府、高校、企業(工業界),但這三者又是相互滲透和互補的,因為政府的一些實驗室可以建立在高校,高校和企業也可以合作共建實驗室。
但無論這三者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都主要是為國家戰略和迫切需要的民生服務,并且要著力于宏大的長期研究。因此,國家實驗室體系應當涵蓋當前和未來的重要學科,包括能源開發、數字技術、空間探索、海洋科學、資源環境、衛生健康、農林畜牧、交通運輸、軍事和武器等。
建立國家實驗室體系既要有實體,更要大量引進科技和管理人才。在建立實驗室實體方面,中國現在并不缺少實力,而且也有相當的財力;但比起硬件,相關軟件,例如對科技人才的服務保障、評價考核、晉升通道等方面,還有不少短板待補。
比起硬件完善,人才管理等軟件配套更關鍵
人是一切事物的靈魂。如果只是建立了國家實驗室體系的實體,并且做到所有重點學科都不遺漏,但沒有高水平的科研人員進駐和從事研究,也無法發揮實驗室的作用。因此,構建國家實驗室的關鍵,在于從國內和全球招聘科研人員,并且要針對科研人員制定系統完善的支持方案。
▲ 圖/新京報網
對科研人員的支持和激勵,首先體現為較高、甚至是極高的工資待遇和其他生活福利,同時提供較高的科研經費。當工資待遇和科研經費能滿足科研人員的需求時,就不只是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而是更大程度上地提升研究人員的科研熱情和對人生與事業的歸宿感、崇高感和責任感,進而能潛心研發滿足社會和國家需要的新成果、新產品。
科研人員與一般工作的顯著差異是,科學家并非“計件工人”,很難用一般意義上的績效考核來評價其工作的優劣。某種程度上說,這種需要創造力的工作,是以充分的自由為保障的。哪怕是待遇不太高,但有對學術充分討論、自由探索、說實話辦實事的自由,也是科研人員愿意追求和向往的。例如,不用單純為了湊論文而憑空制造焦慮,不用為了申報項目而淪為“表哥表姐”,不用在任何頭銜面前都首先強調論資排輩。
當然,這里的自由并不是一種絕對的、空洞的自由。在對實驗室科研人員的評價中,還需要加強同行和專業評審的作用。同行評審由來自其他實驗室、政府機構、大學及工業界的專業人員組成,評議的標準按相關學科的規章和標準執行。由此,才能有公平和競爭,形成良性的生態。
另一方面,建立國家實驗室體系還要形成實驗室科研人員梯隊和多樣性,如一般科研人員、高級科研人員、博士后和客座研究人員,并注重優秀人才的破格培養。同時,對實驗室科研人員形成科學的考評機制,包括有任期年限和項目合同制,還有經過考核獲得終身職位等不同的培養方案。
總而言之,建立國家實驗室體系,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設計和落實,也有很多細節需要補充和完善。但遵循科學研究規律和“實事求是”的原則,誠實地面對本身的短板,來制定符合實際的方案,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科學人才培養就能夠在穩定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建設科技強國也將指日可待。
張田勘(專欄作者)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 聽“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主航員張偉,講述萬米深潛背后的故事。葉聰,曾擔任“蛟龍”號首席潛航員和“深海勇士”號副總設計師,被任命為“奮斗者”號總設計師。
不遺余力呵護綠水青山,北京懷柔的藍天,著實是一微克一微克摳出來的。 近年來,懷柔區以突破懷柔科學城為統領,以生態涵養為底線,加快推動會議休閑、影視文化等功能要素融合發展。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后全景相機環拍成像。“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后拍攝的圖像很快被播放,最后一幀顯示出探測器的一只腿在多塵的月球表面上投下了陰影。
目標2035我們一起走 但這一刻請不要停下了腳步
據意大利媒體《共和報》11月28日報道,德國著名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凱庫勒(Alexander Kekul)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全球正在傳播的新冠病例中,其中99.5%可追溯到來自于意大利北部的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而該變異毒株并非來自中國武漢。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在回答總臺記者提問時表示,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合作展開新冠病毒溯源工作。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 邁克爾·瑞安: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合作展開病毒溯源工作,對信息持開放性態度。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在回答總臺記者提問時表示,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合作展開新冠病毒溯源工作。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 邁克爾·瑞安: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合作展開病毒溯源工作,對信息持開放性態度。
外媒稱,人工智能正在飛速發展,以至于該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已經幫助創建出了知道何時不能信任人工智能的神經網絡。報道稱,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的計算機科學家亞歷山大·阿米尼說:“我們不僅需要生成高性能模型的能力,而且還需要了解何時不能信任這些模型的能力。
研究顯示,人類對野生生物施壓程度較高的地區涵蓋了全世界互聯程度最高的城市中超過40%的部分。研究人員確定了在人類對野生生物施壓的地區中,哪些地區的衛生系統條件更薄弱。
疫苗是克敵利器和終極大招。產業界合作成為重要推進器。至少11種進入III期臨床試驗。中國以實打實的行動 為全球疫苗研發注入信心和能量。“唯一的希望是科學、找到解決辦法和團結”。團結合作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