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21:16 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道 外媒稱,人工智能正在飛速發展,以至于該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已經幫助創建出了知道何時不能信任人工智能的神經網絡。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6日報道,這種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旨在模仿人類的大腦,并能夠同時權衡不同的因素,從而以人類分析無法達到的水平,在數據基礎之上確定具體模式。
報道稱,這一點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當今,人工智能被用于直接影響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汽車、飛機的自動駕駛或完整的運輸系統,此外還用于醫學診斷和外科手術。
盡管人工智能一時還不會像電影《我,機器人》中的那樣具有毀滅性,也不會像電視劇《黑鏡》中那些臭名昭著的狗那樣,但能夠自主行動的機器已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了,而且它們的預判可能會變得更加準確,甚至知道它們自身何時會發生故障。這對于改善其運行狀況以及避免發生科幻小說中的核災難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報道稱,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的計算機科學家亞歷山大·阿米尼說:“我們不僅需要生成高性能模型的能力,而且還需要了解何時不能信任這些模型的能力。”
阿米尼與另一位計算機科學家達妮埃拉·魯斯一起加入了一個研究團隊,致力于推動這些神經網絡的發展,以期在人工智能領域內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
他們的目標是讓人工智能對自身的可靠性產生自我意識,他們稱之為“深度證據回歸”。
報道指出,這種新神經網絡代表了迄今為止開發的類似技術的最新進步,因為它的運行速度更快,對計算的需求更低。該神經網絡的運行可以在設定信任度的情況下與人類決策同步完成。
“這個想法很重要,并且總體上來說是可用的。它可用于評估基于自主學習模型的產品。通過評估模型的不確定性,我們還可以了解該模型預計會出現多少錯誤,以及還需要哪些數據來改善該模型,”魯斯介紹說。
該研究團隊通過將其與具有不同準確性水平的自動駕駛汽車進行比較來說明這一點。例如,在決定是否通過路口還是等待的情況下,神經網絡對其預判缺乏信心。該網絡的能力甚至還包含有關如何改善數據以做出更準確預判的提示。
阿米尼說:“在影響人類安全并造成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我們開始看到越來越多的神經網絡模型走出研究實驗室,進入現實世界?!保ň幾g/田策)
從短期看,人工智能對就業總量影響相對溫和,結構影響重于數量影響,但就業結構性矛盾處于上升通道,潛在的技術性失業風險在增加。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看來,國內制造業自動化替代崗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近日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中國人工智能芯片進展顯著,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已超50億元。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其在推動更多智能化產品落地的同時,也為我國的數字化治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近日,人臉識別成為售樓處標配的新聞上了熱搜,將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乃至有人戲言要戴頭盔看房?;蛟S不僅僅是人工智能,在未來的歷史進程中,科技越智慧,就越需要人治理的智慧。
今天(11 月 23 日)上午,以 " 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 為主題的 " 世界互聯網大會 · 互聯網發展論壇 ",在浙江烏鎮國際互聯網會展中心開幕。隨后,以 " 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 " 為主題的主論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等人發布了演講。
今天(11月23日)上午,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國際互聯網會展中心開幕。隨后,以“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為主題的主論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等人發布了演講。
11月22日,在形如春蠶的桐鄉烏鎮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2020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拉開帷幕。本次博覽會上,“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科技名詞,變成了可觸摸、可互動、可體驗的現實產品,人們在烏鎮成為這些最前沿技術的“嘗鮮者”。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11月20日至21日,教育部在寧夏石嘴山市召開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暨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現場推進會。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教育部有關司局和直屬單位負責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專家組專家和寧夏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支援高校代表參加會議。
(記者呂紹剛)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首次以“云上文博會”的形式在線上開幕。受新冠疫情影響,本屆文博會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手段,通過開展云開幕、云展廳、云招商、云簽約、云大數據等“五個云”建設,為世界各地的參展單位搭建展示與交易平臺。
“豫農優品館”滿月 借助AI技術實現差異化購物 是拼多多的核心 而上海不止有拼多多 像這樣的人工智能核心企業有1116家 目前上海已形成較完備的產業體系 2019年,上海市民消費的豬肉中 有十分之一來自河南
以“科技改變生活、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5日在深圳落幕,3300多家海內外展商參展,展示高新技術項目超過9000項,涵蓋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駕駛、5G商用、8K超高清、區塊鏈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