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2日18:3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教師魏亞麗:
用專業引領成就學生的職業夢想
光明日報記者 唐芊爾 光明日報通訊員 趙濤
在一所普通的中職學校,做了27年會計專業教師,魏亞麗一直覺得,自己做的事很平凡。
正是這樣一名平凡的老師,始終用自己的言行關心、鼓勵學生,幫助無數困難學生走出困境、繼續學業,學生們都親切地喊她“魏媽媽”;也正是這樣一名平凡的老師,不斷鉆研打磨教學技能,屢次帶領學生斬獲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冠軍、創造3次點鈔的世界紀錄,讓400多名職教生成為本科生……
讓每一個孩子因接受職業教育而精彩,讓每一個家庭因選擇職業教育而幸福。27年來,魏亞麗用始終如一的熱情投入工作,用她的愛與奉獻成就著學生的職業夢想。
以愛之名,喚起學生成才信心
1993年,魏亞麗從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畢業。受到身為小學老師的母親的影響,從小憧憬當一名老師的魏亞麗選擇留校任教。
從講臺下到講臺上,魏亞麗始終堅持為學生的三觀扶正筑基,用感召的力量做學生成長的領路人。
在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魏亞麗意識到,中職學校的學生在自信心和自律性上相對不足。于是,她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特別注重挖掘每個學生的優點、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同時鼓勵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長期的堅持換來了嶄新的面貌:上課時同學們精神飽滿,沒有人玩手機,更沒有人睡覺;宿舍里被子疊得像豆腐塊一樣,桌面地面整潔干凈……而這一切都是魏亞麗在平日里,用對學生的愛,一點一滴澆灌而成的。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始終是魏亞麗不懈的追求。2017年4月的一天夜里,有抑郁傾向的學生李真因情緒不佳傷害自己,魏亞麗得到消息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墊付醫藥費,陪同做檢查,如母親一般安撫李真情緒。家長趕到醫院后,她也沒有離開,繼續陪在病床邊。學生傾訴痛苦,她耐心傾聽;學生傷心流淚,她攬其入懷。深夜三點,李真入睡后,她才離開。
從那天起,魏亞麗不時與李真談心,引導她放下戒備,打開心扉。后來,李真私下喊她“魏媽媽”。在“魏媽媽”的關懷下,如今的李真,已是濰坊中百集團的優秀店長,事業家庭雙豐收。她說,沒有“魏媽媽”,就沒有現在的自己。
講臺上,魏亞麗一直教導學生要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人,要有信心、有能力、有家國情懷、有責任擔當。今年春天,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假期延長,許多學生在她的帶動和鼓勵下成為抗疫志愿者,有的到社區執勤,有的宣傳防疫知識,還有的主動開展朋友圈“帶貨”,讓滯銷的農副產品直達“四面八方”的餐桌。
線上教學和線下封閉的日子里,魏亞麗的工作片刻不歇。她既關注學生學習,又操心學生生活,為他們尋找安全的購物通道。同事們叫她“工作陀螺”。她說,為學生創造優越的職業教育環境,自己愿意像陀螺一樣旋轉,為每個學生保駕護航。
專業賦能,托舉學子成才夢想
為了做好學生專業知識的引路人,魏亞麗深知,必須不斷磨煉專業技能,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為此,她在繁忙的教學工作外,始終勤學不輟、不斷精進。
為提升自己,魏亞麗積極參加教學業務比賽,先后斬獲教學業務比賽省賽一等獎3次,國賽一等獎兩次。2017年的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是她經歷的規格最高、難度最大的比賽。她和團隊一起學習、鉆研、訓練,學習新技術,苦練基本功。苦心人天不負,她們終于拿到了全國一等獎的獎牌。
此外,魏亞麗還勇挑重擔,多年承擔學生技能大賽的指導工作。要求學生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和學生吃住在學校更是家常便飯。有的職教學生缺乏自信,她引導學生在訓練中懂得努力進取的意義,讓學生知曉堅持的力量和堅強的意志可以創造一切可能。在她的指導下,學生們一路過關斬將,近年來獲得濰坊市一等獎6次、山東省一等獎3次、國賽一等獎3次、國賽三等獎1次,成績斐然。
育人之美更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為了培養學生的奮斗精神,魏亞麗激勵學生勇攀高峰。2014年,她指導兩名學生創造單指點鈔和多指點鈔兩項世界紀錄;2015年,她指導學生用她獨創的“三指三張點鈔法”再次創造了多指多張的世界紀錄。
2014年,魏亞麗開始負責“3+4”中本貫通及職教高考班的教育教學工作。從技能提升轉到學歷提升,她把責任放在壓力之上,深入班級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帶領教師在專業技能和理論學習方面大膽進行教學改革,5年來,將400多名中職生送進了本科院校的大門。她坦言,自己內心充實,累并快樂著。“看到學生一天天進步,圓了本科夢,這是我收獲的最美風景,也是最好的禮物。”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12日 06版)
(原標題:“官方帶娃”為民解憂 年底前市區中小學課后服務全覆蓋)下午4時30分,記者隨意走入一間教室,美術社團的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制作版畫,指導老師時而細細講解,時而手把手示范。
(記者 馬海燕)記者24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官方將大力精簡、嚴格規范各類“進校園”專題教育活動,有效排除對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干擾。是擴大人事工作自主權,包括擴大副校長聘任的參與權和選擇權、擴大中層管理人員聘任自主權、擴大教師招聘的參與權、擴大職稱評聘自主權、擴大績效工資分配權。
習近平: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2016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八一學校,看望慰問師生,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
講課時的不厭其煩、提攜時的慧眼識珠,對學生犯錯時的諄諄教誨、困難時的全力幫扶……他們不僅傳播著知識的薪火,也切切實實改變著很多人的人生。提高教學水平、傳授扎實本領之外,多多關注學生的心智成長,時時重溫立德樹人的初心,才最為契合教育的本意。
2019年,中國人民大學衛興華、高銘暄兩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這不僅是對衛興華、高銘暄兩位教授的崇高禮贊,也是對全國高等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高度肯定。
習近平: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新時代的教師,既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又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編者按:教師這個職業總有些特別,他們每天站在三尺講臺,做著看似平凡的工作,卻影響著一批又一批人的成長。樊麗娟說,仁愛之心會在全班傳遞,老師有了仁愛之心,一個班級的學生就會相互尊重與關懷,班級里的凝聚力也就自然而然形成,用愛傳遞愛,用愛催生希望。
” 無數大學生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以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去。目前,在線課堂已經全面開通,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開始了網絡教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的學習焦慮。
電商主播等崗位成為“名正言順”的新職業,能夠大大促進人才的培養與管理。此次發布的10個新增職業中,超過一半與互聯網技術相關,這背后是互聯網職業群體的不斷擴大,更是中國互聯網經濟活力與日俱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