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0日20:09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張萍
》》有理有據 | 最受歡迎的老師,竟然是Ta?《《
教師節,也是許多成年人的懷舊時刻。在我們成長的記憶中,那些教導、鼓勵過我們的老師形象,在思緒推涌下重新鮮活生動起來。你是否遇到過影響甚至改變了你人生軌跡的老師?又是哪類老師最易在你的人生中刻下印痕?本期調查“在我成長經歷中刻下印痕的老師”。
無論在哪個角落,一代代教師都在用他們三尺講臺上的堅守,踐行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講課時的不厭其煩、提攜時的慧眼識珠,對學生犯錯時的諄諄教誨、困難時的全力幫扶……他們不僅傳播著知識的薪火,也切切實實改變著很多人的人生。這種改變切實發生著,而且比例還不低——此次181位受訪者中,高達71%的人表示,人生中至少有一位這樣“終生難忘的老師”。
但是哪類老師最易給學生留下印象,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調查數據告訴我們,不一定只是知識的傳授。本次調查關于老師影響學生的因素一問中,“有親和力”和“關心學生成長”兩個選項占據前兩位,而通常認為的“教學水平高”則排在了第三位。對學生是否用心,才決定了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影響乃至改變學生人生的,往往不只是具體的知識傳授,更是老師的言行。知識課程的講授奠定了學生學識的基礎,而對待學生行為的教誨、道德人格上的垂范、相處時的言談舉止,改變的則是學生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這種影響更為深刻久遠。“好老師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并且,5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難忘的好老師”,最易出現在中學階段,這一時期正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是初步建立基本認識的時期。足見在即將成人的關鍵階段,老師的教育更容易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烙印。提高教學水平、傳授扎實本領之外,多多關注學生的心智成長,時時重溫立德樹人的初心,才最為契合教育的本意。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隨著心智慢慢成熟,知曉了書山學海的險峻,懂得了社會生活的艱辛,老師的形象日漸偉岸。接受本次調查的人群,大多距中小學時代已經久遠,但他們中65%的人,在5年之內聯系過自己的老師,其中25%的受訪者半年之內聯系過老師,經過歲月淘洗,諄諄教誨在他們今天看來彌足珍貴。中國人習慣用“孺子牛”“春雨”“人梯”“春蠶”“蠟燭”這樣的詞形容老師的無私奉獻,但只要“捧著一顆心來”,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層面、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方面,絕不該也不會讓老師“不帶半根草去”。希望這份調查能為老師們增添一份信念:你們的真情和用心,學生一直收藏、不曾忘卻。你們當年付出的艱辛,幾十年來還在某個地方、某人身上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原標題:“官方帶娃”為民解憂 年底前市區中小學課后服務全覆蓋)下午4時30分,記者隨意走入一間教室,美術社團的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制作版畫,指導老師時而細細講解,時而手把手示范。
(記者 馬海燕)記者24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官方將大力精簡、嚴格規范各類“進校園”專題教育活動,有效排除對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干擾。是擴大人事工作自主權,包括擴大副校長聘任的參與權和選擇權、擴大中層管理人員聘任自主權、擴大教師招聘的參與權、擴大職稱評聘自主權、擴大績效工資分配權。
正是這樣一名平凡的老師,始終用自己的言行關心、鼓勵學生,幫助無數困難學生走出困境、繼續學業,學生們都親切地喊她“魏媽媽”;從講臺下到講臺上,魏亞麗始終堅持為學生的三觀扶正筑基,用感召的力量做學生成長的領路人。
習近平: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2016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八一學校,看望慰問師生,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
2019年,中國人民大學衛興華、高銘暄兩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這不僅是對衛興華、高銘暄兩位教授的崇高禮贊,也是對全國高等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高度肯定。
習近平: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新時代的教師,既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又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編者按:教師這個職業總有些特別,他們每天站在三尺講臺,做著看似平凡的工作,卻影響著一批又一批人的成長。樊麗娟說,仁愛之心會在全班傳遞,老師有了仁愛之心,一個班級的學生就會相互尊重與關懷,班級里的凝聚力也就自然而然形成,用愛傳遞愛,用愛催生希望。
” 無數大學生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以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去。目前,在線課堂已經全面開通,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開始了網絡教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的學習焦慮。
電商主播等崗位成為“名正言順”的新職業,能夠大大促進人才的培養與管理。此次發布的10個新增職業中,超過一半與互聯網技術相關,這背后是互聯網職業群體的不斷擴大,更是中國互聯網經濟活力與日俱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