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5日12:33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
近日,貴州一家火鍋店內,上演了一場“生死救援”,一名約6個月大的嬰兒吃東西時被卡住,很快嘴唇發烏,哭聲和意識都在逐漸消失。正當家長手足無措時,鄰桌用餐的一位護士趕忙接過孩子,通過“拍背壓胸”的方法,對孩子進行了急救。40秒后,孩子的嘴唇開始紅潤起來,直到孩子清醒,她才放心。救人護士:這40秒真煎熬!
生活中,嬰幼兒因為食物被卡住氣道窒息的悲劇時有發生,比如吃花生,瓜子類的堅果,面包、餅干或者蘋果、橘子、葡萄等等。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培訓科的魯利斌表示:氣道梗阻多發生在3歲以下兒童,也是最常見的致命傷害之一。主要原因是嬰兒氣管細,咀嚼能力不完善,對任何東西都好奇,家長一不留神,孩子可能就把隨手撿到的東西放入嘴里了。而大一點的寶寶,相對調皮些,一邊玩鬧一邊吃東西,同樣很危險。
不管是食物還是其它的一些小物件,一旦卡到氣管里出不來,后果不堪設想。
通常情況下,嬰幼兒發生氣道異物會有兩種表現:
1、完全梗阻:面部、口唇紫紺,嚴重的會意識喪失
2、部分梗阻:嗆咳、呼吸困難、喘息。
遇到這樣的狀況,家長會特別的慌亂,用手摳喉嚨不僅起不到搶救的作用,而且有可能導致被卡的東西掉入氣管,或更深入氣管。異物越早排出,越有利于保證生命的健康,一歲以內嬰兒家長可以用“拍背壓胸法”!
1.用手部的虎口卡住孩子的下頜,把孩子翻轉過來,臉部朝下,讓孩子騎坐在大人的前臂上,并把前臂放在大腿上支撐,孩子頭部低于胸部。
2、用大人的手掌根,向前向下拍孩子兩肩胛骨中間的位置,連續拍擊5次。
3、如果異物仍然沒有排出,用手掌抓住孩子的枕部,兩個胳膊夾緊,把孩子翻到另一條腿上,保持頭部低于胸部的姿勢。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部位發力,以1秒1次的頻次,按壓孩子胸骨乳頭連接線交叉的部位5次。
4、循環拍背壓胸的動作,直到異物排出,孩子發出哭聲。
5、如果在急救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口中的異物,頭低胸高的姿勢依然不變,用小指順著口角把異物摳出來之后,再把孩子豎抱起來。然后,將孩子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已經失去意識或呼吸暫停,要停止施救動作,給予心肺復蘇。危險發生時,撥打120送往醫院,也很重要。如果異物沒有排出,建議送醫過程,孩子頭部向下,顛簸中有可能會促使異物排出。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家長多上心
才能少傷心!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 張睿、朱浩)
11月19日,鄭州市秦嶺路上一處暖氣管道爆裂,附近居民受到影響。據了解,該路口附近曾發生過暖氣管道爆裂情況。
相關部門將大力推進管網互聯互通重點工程和儲氣設施建設,組織上游供氣企業和地方全面簽訂合同,保障天然氣持續安全穩定供應。今年供暖季,是國家管網集團正式投入運營后的第一個供暖季,也是承擔天然氣今冬明春保供協調責任的第一個供暖季。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一天了,但提及發生在9月19日凌晨的那場火災,居住在鄭州市緯四路與未來路口金水花園西區28號樓的多位居民仍心有余悸,當天凌晨1點,該居民樓一樓的一家飯店發生火災,現場火光熊熊濃煙滾滾,火苗更是竄到了樓上。記者了解到,火災發生后,住在該居民樓內的不少住戶都被濃煙嗆醒,隨后驚慌失措的跑到樓下。
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中部戰區總醫院黨員突擊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記事 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科醫護人員轉運重癥患者到ICU病房(2月17日攝)。” 中部戰區總醫院支援武漢市第七醫院醫療隊醫護人員為患者準備午餐(1月28日攝)。
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醫療專家隊伍星夜集結馳援湖北武漢。2月13日晚,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重癥醫療隊204人抵達武漢,第二天便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癥監護病區,兩小時內收滿病區61張床位。
近半年來,一個低調的德國小港成為了國際媒體的焦點,這就是穆克蘭港。其實,“北溪-2”是通過波羅的海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天然氣管道項目,管道全長1200多公里,設計輸氣能力為每年550億立方米,可滿足德國近40%的天然氣需求。
德國批發和外貿協會候任主席安東·伯爾納警告說:“如果美國人揮舞大棒,那么我們的前景將黯淡無光。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馬克斯·岑萊因說:“全球供應鏈的政治化將迫使中國把價值鏈帶回國內并減少對外國的依賴。
作為新疆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重癥醫療組組長,楊建中于1月28日與142名援鄂醫療隊隊員趕到武漢,1月31日就帶領重癥組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重癥醫學科。2月20日,鄒老先生的血氧又只有60%,亟須切開氣管,楊建中再一次站在鄒老先生身邊。
8月26日晚10時左右,鄭州市西站路48號院3號樓居民張女士向巡防員反映,說在衛生間打掃衛生時,突然被墻上新裝的暖氣管“麻”了兩下。張女士稱,她當時以為是什么東西扎了她一下,隨后又用手摸了一下暖氣管,結果瞬間麻到了胳膊肘,當時可把她嚇壞了。
走進大多數鄭州市民的廚房,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燃氣管道、閥門、熱水器,使原本就不寬敞的廚房在不夠美觀的同時,有關安全的擔憂也始終揮之不去。自從1982年鄭州用上天然氣以來,這種狀況就沒有得到改觀。而到了2020年,一些新建小區卻悄悄發生了變化:廚房內的燃氣設施仿佛實施了“隱身術”,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