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1日20:16 來源:新華網
今天,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展開,將為市民提供免費新冠病毒檢測,實現“愿檢盡檢”,目的是找出社區內的隱性病毒感染者,務求盡快切斷傳播鏈。此前,由國家衛健委組建的“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共220多名隊員已先后抵港,為香港抗疫助一臂之力。一直以來,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中央政府的心。中央政府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及時伸出援手,為香港抗擊疫情注入了“強心劑”。
生命誠寶貴,抗疫如救火。7月以來,香港暴發以本地病例為主的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檢測能力遠遠無法滿足大規模篩查需要,醫療設施、隔離場所日益吃緊,防控形勢十分嚴峻。這種情況下,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請求,中央有關部門迅速組織內地醫護力量赴港支援抗疫,包括派遣核酸檢測支援隊到港協助開展普及性的社區檢測,幫助建設社區治療設施,興建臨時醫院等。這些舉措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關愛和祖國人民與香港同胞守望相助的美德,受到香港廣大市民的歡迎。
香港回歸后,中央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每一次香港遭遇困難,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總是義不容辭地“出手相挺”。正是在祖國的支持下,香港不斷戰勝發展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一次,同樣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特區政府有足夠檢測能力推行一次性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市民提供“愿檢盡檢”的服務,是香港抗疫工作的“及時雨”,為香港社會戰勝疫情奠定了堅實信心。
抗疫是香港當前壓倒一切的重要任務。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祖國人民的無私援助下,只要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團結一心,群策群力,市民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同心抗疫、同舟共濟,健康和安寧的生活定會重回香江之畔。
策劃:劉加文
監制:夏小鵬、徐倩
文案:趙鳳艷、董一秀、陳昊文
校對:劉小軍、章廉
海報設計:劉曉磊、劉娟
來源:部分文字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等
新華網海外傳播中心制作
?上千噸郵件有了新通道,每周二和周五,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際郵包,搭乘著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團結村站出發。它們將在約10天后抵達立陶宛維爾紐斯,再分撥至西班牙、法國等30多個歐洲國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海運、空運受阻,中歐班列成為國際郵件應急疏運新通道,在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方面,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按時間表抓緊做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落地實施國內相關工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是中國邁向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新契機,也是亞洲走向更美好未來的新起點,更是全球經濟治理新格局的重要開端。
連日來,關于中國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一事引發全球媒體高度關注,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許。在全球應對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用行動表明:在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提升疫苗可及性與可負擔性方面,中國說到做到。
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實實在在的數據是最有力的注腳。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選擇。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體現了中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
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實實在在的數據是最有力的注腳。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選擇。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體現了中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
題:投下“信心票”,國際機構點贊中國經濟有深意 多個國際機構在評價中國經濟時都不約而同提到,中國非常成功地應對了新冠肺炎疫情。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強勢回歸的旅游和消費,正是中國疫情防控得力、需求后勁釋放的生動寫照。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這是一次來之不易的重啟,釋放出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國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激發消費活力的積極信號。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81.2億美元,同比增長19.4%。泰國最高學府朱拉隆功大學東盟研究中心學術主任彼提認為,中國上半年經濟向好是驅動泰國和東盟經濟的強心劑。
分析人士指出,面對復工嚴考,各國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兼顧眼前情勢和長遠考量,靈活調整財政和貨幣政策,盡可能做到施策精準有效。施瓦布強調,疫情不僅短期內沖擊全球經濟,也帶來長期結構性影響,只有加強全球合作,才能化解這些影響。
“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環保稅實現收入213.2億元,較2018年增收7.6億元,增幅3.7%,有4.4萬戶納稅人因達到低標排放標準而享受減稅優惠3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