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7日10:18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網8月12日電 (陳明菊)今年以來,青海省人社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突出“強、補、清、送、促”五方面工作,精準施策,實施就業扶貧鞏固提升專項行動,17萬已脫貧勞動力實現就業增收,人均勞務收入超過6000元。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全國除民族自治區外幅員面積最大、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也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全覆蓋的省份,集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高原地區、貧困地區等特征于一身。
據悉,今年,青海省人社部門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就業扶貧與落實“六穩”工作,推進“六保”任務同部署、同落實,先后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多渠道、多舉措促進轉移就業。針對就業扶貧存在的短板弱項,拉清單、定措施、層層傳導工作壓力,逐項對賬銷號,并開展全省已脫貧戶和邊緣戶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調查,建立貧困勞動力就業清單,做到人員底數、勞動能力、就業狀態、外出意愿“四清”。
“青海實施深度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2.49萬人次,實現轉移就業1.9萬人次。通過建設扶貧車間、開發村級公益性扶貧崗位,安排深度貧困勞動力1.53萬人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1.5萬元以上。”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副局長馬正軍介紹說,全省3.19萬深度貧困人口從事生態公益性管護工作,戶均年增收2.16萬元。
同時,以送政策、送崗位、送補貼、送培訓的“四送”服務活動為牽引,將“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和易地搬遷就業幫扶等線上線下就業服務延伸至鄉鎮、村社,“零距離”開展就業幫扶。
此外,青海還通過落實就業補助、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支持開展中介服務、發放返崗務工交通補貼、設置村級臨時公益性崗位等舉措千方百計擴大就業規模,力推已脫貧勞動力實現就業增收。截至目前,全省新增公益性扶貧崗位2.35萬個,完成計劃的109%。(消息綜合:人民日報、人民網、青海日報、海東時報)
近日,中國文明網發布2020年10月“中國好人榜”,其中寶豐縣王世杰入選此榜中的“助人為樂好人”。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王世杰累計投入2.56億元,有效帶動39個貧困村、2100戶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聯播+“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在我們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之際,央視網《聯播+》特梳理總書記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要求,與您一起學習。
“山上不栽樹,喝水跑遠路;坡地不壘埂,種糧要貼本;育得青山在,功德傳后代。三光片區涉及興街鎮三光等6個村委會2253戶,石漠化面積30平方公里,是西疇縣石漠化最嚴重地區之一。
”旺家社區是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規模最大的跨區域移民搬遷安置點,建設住房62棟,安置了來自思南、印江、石阡三個縣的4332戶共18379名困難群眾。為幫助搬遷群眾實現穩定就業,旺家社區新建一座6000平米的“扶貧微工廠”,引進簡單、易學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了近600余名搬遷群眾的就業。
這些年來,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決扛牢政治責任,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舉全省之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省長尹弘經常深入貧困村開展調研,為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把脈問診、開出脫貧“藥方”。
12月2日,省長尹弘主持召開第107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健全體制機制、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壓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最后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志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到那時,現在針對絕對貧困的脫貧攻堅舉措要逐步調整為針對相對貧困的日常性幫扶措施,并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架構下統籌安排。
大塘口村房前屋后遍地金黃。何光民 攝 12月2日,廣西桂林市平樂縣橋亭鄉大塘口村,漫山遍野的紅柿子掛滿枝頭,村民們正忙碌地把采收回來的柿子進行加工,準備制作柿餅外銷。
(記者劉楨珂)迎著初冬的暖陽,“決勝2020”看四川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涼山,來到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中國網記者 劉楨珂 攝 三河村立足資源稟賦,把舊址、新居和村史館串聯起來,開發彝族文化扶貧主題旅游線路。
全面推廣山西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脫貧模式,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共組建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2.3萬個,吸納160多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