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2日20:15 來源:成都日報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再度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從兒時起,每個人都記在心間的詩句。代代相傳,勤儉節約歷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時至今日,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但仍需牢記糧食來之不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從播種到收獲,每一粒糧食都浸染了勞動者的汗水。以實際行動反對鋪張浪費,就要從善待每一餐飯,珍惜每一粒糧食開始。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臺相關文件、開展“光盤行動”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但不容忽視的是,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在個別自助餐廳,饕餮盛宴淪為“剩宴”,婚喪嫁娶的宴席不乏鋪張……一幕幕場景令人痛惜,更凸顯出堅決制止餐飲浪費的必要性與長期性。
由于人口眾多,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用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這是世界農業史上的奇跡,但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就縱向來看,絕大多數國人脫離溫飽線僅有幾十年的短暫歷史。而從橫向比較來看,糧食緊缺依然是世界性的危機,饑餓并未就此遠去。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資源。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節約糧食,厲行節儉,都不僅僅是簡單的個人行為,而是與國家與社會整體發展息息相關。每個人浪費一點點,放在14億的人口基數上,就是巨大的浪費。消費的自由并不是天然賦予人們浪費的權利,這絕不僅僅是揮霍錢財、浪費社會資源,更是對共有成果、社會公德、制度規則的踐踏,無論社會發展到哪個階段,對糧食安全的重視不能丟、對優秀傳統的堅持不能丟、對剛性約束的敬畏不能丟。
餐桌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縮影。雖然餐桌只是一方小天地,但餐桌的風氣能夠直接折射出社會的風氣,好的餐桌之風也能夠成為美德與文明的推進器。節約糧食,是一種倡導,一種宣示,一種約束,更是一種高尚的生活,只有不再受“眼大口小”的生活習慣影響,不再讓“只要體面”的觀念意識作祟,新的生活觀、消費觀才能蔚然成風,利國、利民、利己的美德善舉才能得到始終如一的踐行。
拒絕餐飲浪費并不難,貴在所有人重視起來、行動起來。日常吃飯,少講點“面子”,多要點實惠;少點一道菜,多打一個包;服務員多些提醒、引導,餐廳多些半份菜、小份菜……我們相信,只要每個人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餐飲浪費行為一定能夠越來越少,餐桌上的文明也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這股從餐桌而起的清新節約之風,也終將吹遍神州大地。
本報評論員 馬玉寶
浪費可恥,節約光榮,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出臺紅白事管理公約,讓節儉辦宴蔚然成風,向攀比浪費堅決說不,不只是減輕了負擔,更有效凈化了鄉風。(文/高永維 繪圖/鮑子仟) 彩云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作為全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和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大省,我省始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以保障重要和優質特色農產品供給為目標, 實現河南由“中原糧倉”到“國人廚房”和“世界餐桌”的轉變。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慶假期少不了家人聚餐、婚慶宴會等活動,節儉用餐、用公筷分餐等餐桌文明成為佳節新氣象。” 假日常與美食相伴,各地餐飲企業利用假期就餐人數多的有利時機,想方設法宣傳節儉用餐理念。
2019年,隘口鎮電商銷售額達3200余萬元,日均發單800余單,電商扶貧成效明顯。隘口鎮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海拔從300米到1800多米不等,典型的山區鄉鎮,山高坡陡,貧困發生率高,素有“三溝兩叉一壩子”之說。
讓餐桌上的勤儉節約成為新常態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亞東鮭魚又稱“花點魚”,屬亞東特產魚,西藏自治區二級保護動物,有“后藏江南的水中瑰寶”美譽。
山大溝深、十年九旱,過去,惡劣的自然條件嚴重限制了鷂子川村農業發展,耐寒、耐旱、耐瘠薄的馬鈴薯是村里為數不多的作物之一。近些年,西海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鷂子川村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飯桌上的菜式逐漸多了起來。
陜西黃馬甲物流配送股份有限公司生鮮中央工廠的工作人員認真核對供應鏈產品。8月31日23時,陜西省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內,陜西黃馬甲物流配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鮮中央工廠里燈火通明,200多名工人正在緊張工作。
陜西黃馬甲物流配送股份有限公司生鮮中央工廠的工作人員認真核對供應鏈產品。8月31日23時,陜西省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內,陜西黃馬甲物流配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鮮中央工廠里燈火通明,200多名工人正在緊張工作。
這幾天,記者走進一些餐飲企業,發現餐桌上的浪費依然很嚴重。天津市提出禁止設立最低消費、提供小份餐食、主動打包、杜絕誘導超量點餐等六條具體要求,提倡節約、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