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6日11:00 來源:猛犸新聞
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癥(以下簡稱“SMA”)的諾西那生鈉近日走入公眾視野。幾天前,湖南懷化一位剛滿1歲的嬰兒生命垂危,家長在網上“求藥”,然而該藥的價格卻十分高昂,一針達70萬元,被不少網友稱為“天價藥”。有網友隨后發現,該藥品在澳洲經過“醫保”后,患者只需支付41澳元(人民幣200多元),引發廣泛討論。
為何定價近70萬元?藥企“尚不便回應”
脊髓性肌萎縮癥的英文名稱Spinal muscular atrophy,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在新生兒中發病率約為 1/6000-1/10000。根據起病年齡和運動里程的獲得情況,SAM分為SMA-I型、II型、III型和IV型,如果不進行治療,大多數SMA-I型的患兒無法存活到兩歲。
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全球首個SMA精準靶向治療藥物,2016年12月23日首次在美國獲批,隨后在歐盟、巴西、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家獲批用于治療SMA。2019年2月28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中國上市,成為首個治療SMA的藥物。根據公開資料,諾西那生鈉在國內的售價為697000元,為自費藥物。
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定價為何如此高昂,其定價決定因素有哪些?
8月5日,記者向在國內提供諾西那生鈉的渤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就上述問題發去采訪提綱,該公司回復稱目前尚不便就此進行回應。不過其提供給記者的參考資料顯示,SMA屬罕見病,罕見病治療藥物研發成本高,研發失敗率高,是全球新藥研發的高風險領域。研發投入和失敗成本巨大,藥企的商業回報遠低于非罕見病藥物。
獲批晚暫未拿到醫保談判“入場券” ,目前正在積極爭取
諾西那生鈉是否國內外價差巨大?
渤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回復中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顯示,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美國市場的單支價格為12.5萬美元,第一年年治療費用大約為75萬美元,之后每年的年治療費用大約為37.5萬美元,比中國國內定價高20%。
在澳大利亞,經該國藥品福利計劃報銷后,患者自付費用的確為41澳元,合人民幣200多元。不過,澳大利亞政府的采購價單只在11萬澳元左右(根據最新匯率,約合人民幣55萬元)。
由此可見,盡快納入國內醫保體系,是讓患者享受平價“天價藥”的重要因素。那么,目前諾西那生鈉是否已進入我國醫保“選藥”范疇?
8月5日晚,有媒體報道稱,諾西那生鈉已被納入我國醫保談判日程。不過,記者從渤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方面獲悉,諾西那生鈉目前并未拿到醫保談判的“入場券”,原因是2019年的醫保談判所納入藥物是在2018年過審的。而諾西那生鈉是在2019年2月28日獲批。“雖然由于上市日期原因,暫時沒有拿到醫保談判’入場券’,但我們一直在積極爭取,早日造福患者。”該公司表示。
記者同時注意到,8月3日起,國家醫療保障局網站對《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在2020年8月10日(周一)前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書面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向國家醫療保障局反映。
大象新聞·猛犸編輯:曹亞勤
最近,某自媒體發布的“求藥”信息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渤健生物回應旗下脊髓性肌萎縮癥(SMA)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價格問題。截至2020年6月30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已在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并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報銷,而在中國目前屬于自費藥物。
中新網上海10月14日電 (陳靜 羅燕倩)脊髓性肌萎縮(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在中國的治療迎來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