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3日09:26 來源:新華網
常態化疫情防控更要精細化
封建糟粕不能與優秀傳統文化混為一談
以完善的制度預防和懲治科研違規正逢其時
破解“入園難”需要全社會再努一把力
……
新聞速遞:北京市日前宣布,調整疫情防控分區分級標準,將風險分區劃定至社區(村),管控措施進一步精準到更小單元。
新華每日電訊: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及時優化防控措施,更好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種精細化防控,能夠避免“一人患病,全家吃藥”的盲目和“一刀切式”的粗放,也有助于防范看似無懈可擊的“全覆蓋”帶來的無謂消耗。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如何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題。尤其在北京這個人口2000萬級、市場主體200萬級的特大型城市,防控措施精細再精細、精準再精準,才能將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也給其他地方樹立標桿。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戰斗仍在繼續,疫情防控也應“平戰結合”。我們做好打局部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也科學精準實施各項防控措施,做到思想不松、策略不變、措施不減,進一步扎緊疫情防控的籬笆。
新聞速遞:7月25日,曾開辦“女德班”的遼寧撫順傳統文化研究會于山東曲阜舉辦夏令營,學員學費5250元/人。課堂上雷語不斷:“如果沒學習傳統文化就肯定得胃癌了”,“戴‘美瞳’的女生不正經”。目前,山東曲阜已對此成立調查組。
半月談網:許多網友可能會記得,“女德班”近幾年曾多次出現在市場上,2017年在遼寧撫順、2018年在浙江溫州,當時都因“雷人雷語”的封建意識教學內容成為社會關注熱點,社會各界批評之聲四起,隨后被有關部門查處、關閉。“女德班”之所以能卷土重來,與其背后的市場需求密不可分。明明是封建糟粕,卻有許多人趨之若鶩。另一方面,當下社會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存在的偏差也是“女德班”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弘揚傳統文化不等于復古!封建糟粕不能與優秀傳統文化混為一談。當前應當加強宣傳教育和監管力度,引導人們在學習和傳承傳統文化時分清精華和糟粕,不能讓“開文化倒車”的行徑卷土重來。要用制度和輿論筑起一道現代文明的堤壩,遏制這股泥沙俱下的洪流,讓祖國的花朵免受坑害。
新聞速遞:中國科學技術部7月31日通過官網發布科學技術部令第19號,正式公布將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對各項科技活動違規行為予以清晰界定,并明確具體處理措施。
新京報:與科技活動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其實并不少。但《規定》專門對科技活動違規行為厘清邊界、明確處理措施,還是首次。這可看作是進一步規范科技活動,凈化科研創新風氣的一種制度補充。包括科技活動實施單位、科技人員、科技活動咨詢評審專家等在內的科技活動參與主體的行為表現,是科研創新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每個參與者都知道自己的行為邊界在哪里、受到怎樣的約束,才能有效規避一些僥幸心理,真正徹底壓縮“走捷徑”“打擦邊球”的空間,科研創新生態也才能更清朗。隨著國際局勢變化,當前我國科技創新面臨著新挑戰,自主創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為突顯,也自然對科技創新生態,以及科技活動參與者的行為規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以完善的制度預防和懲治科技活動違規行為,正逢其時。
新聞速遞:日前,網曝河北石家莊市井陘縣一家幼兒園招生公告中要求家長提供工資明細流水。當地教育局接受媒體采訪表示,幼兒園此舉是為了核實家長的身份,教育局暫時不會介入進行調整。據報道,該幼兒園主要招收縣直機關、企事業機關單位職工子女。一名幼兒園職工介紹,此舉是為避免家長使用虛假工作證明占據入園名額。
北京青年報:“孩子入園先要看家長的工資單”,類似事件并非首例。其他如入園需提供家長在常住地3年社保、戶主和房主需是適齡幼兒的第一監護人、第一監護人房產和戶籍需滿3年以上等等五花八門的入園門檻,令不少家長叫苦不迭。“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政府有關部門在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破解“入園難”“入園貴”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然而,隨著生育高峰與“二孩政策”疊加效應日益凸顯,加之長期以來幼兒園建設欠賬較多,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仍未得到完全破解。如何從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民辦園規范化、幼兒教師培養等各方面多措并舉,徹底扭轉學前教育供需緊張局面,在根本上杜絕類似“入園先看工資單”情況的發生,需要全社會再努一把力。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日前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寧夏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排名第18位,比上年上升4位,其中,科技活動產出指數比上年上升7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比上年上升3位。
“十三五”期間,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我國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期間,借助豐富的場景、數據和產業化優勢,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取得令全球矚目的成績,一大批人工智能企業快速成長起來。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接連主持召開多場專家座談會,就“科技創新”與參會的科學家們進行了深入熱烈地討論。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基礎研究,做好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從而為我國科技創新插上騰飛的翅膀。
科普大篷車是流動的科技館,是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的重要科普基礎設施,是實施群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科普活動,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高的重要載體。科普大篷車是流動的科技館,是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的重要科普基礎設施,是實施群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科普活動,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高的重要載體。
為規范處理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科技部日前印發《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覆蓋科技領域6大類主體的64種違規行為,明確了處理措施、尺度等,填補了對違規行為處理的制度空白。
國家電投集團的專家在模型前向參觀者介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國和一號(CAP1400)壓水堆核電站。2020年北京云上科技周將以“科創號云上列車”為參觀牽引,設置“科技主題專線”和“三城一區專線”兩條參觀專線,展示200余個展項。
題:科技戰“疫”、大國重器、創新惠民——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看點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梁勝向大家展示了一間正在運行中的智能工廠,在5G驅動下,工廠生產線大規模使用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效率比傳統工廠提升了60%以上。
蠢萌的樣子,灰黑的外觀……在廣西科技活動周現場,一款新冠肺炎防控用智能巡檢機器人擔任起了現場巡查工作。上海科技節上,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走上科學紅地毯。
為廣泛宣傳展示科技創新成就和科技戰疫成效,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協調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于民,8月23日上午,以“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為主題的2020年河南省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新鄉舉行。啟動儀式上,與會領導為鄭洛新國家自創區第二屆軍民協同創新創業大賽和全省科普講解大賽的獲獎代表們頒獎。
2020年8月23日,鄭州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科技創新成果展在鄭州金水科教園區河南外包產業園啟動。鄭州市政府副市長史占勇、金水區委書記張紅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裴保順、市科技局局長夏揚、市科協副主席李文龍、市衛健委黨組成員王秉貴等相關領導及各縣(市)區科技部門負責人、河南眾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