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2日16:19 來源:新華網
大學生王洪(右一)和父親一起出發巡守大堤。新華網發
新華網武漢8月1日電(連迅、吳文華)面前是翻滾奔涌的江水,身后是世代居住的家園。今年汛期,湖北黃岡市區一群在讀大學生頂風冒雨,日曬夜露,和數千黨員干部一起巡守防汛大堤,譜寫著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爸,今天要巡查的是江咀圩劉灣段嗎?”7月30日早晨,22歲的王洪簡單地吃完早餐,拿起竹竿走出防汛哨棚,詢問已經等候在棚外的父親王偉。王偉點點頭,父子倆并肩迎著朝陽向劉灣段大堤走去。
王洪是一名在讀大學生,出生于1998年,父親王偉是黃岡市黃州區堵城鎮民政辦主任。王洪出生那年,正值特大洪峰過境,王偉參加防汛值守,兒子早產也沒顧上照顧。在給兒子取名時,王偉用了一個洪峰的“洪”字。“是一種紀念,也是對兒子的勉勵。希望他不要忘了當年的洪水,正是因為大家的努力,才確保了眾人的平安。”王偉說。
如今,王洪已經是1.8米高的大小伙。7月14日,休假在家的王洪聽說父親所值守的堤段出現險情,再也坐不住了,堅持要隨父親一道上堤值守。父子兩人以哨棚為家,一守就是15天,人們每天都能在黃州區江咀圩堤上看到這對父子并肩巡堤的身影。“這個暑假過得很有意義。通過一起巡堤,我對父親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讓我體會到汛期平安的來之不易。”王洪說。
葉欣煒是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電子電氣武警士官199933班學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就曾積極參加卡點值守。這次汛期來臨,葉欣煒又辭掉暑期工,再次報名參加葉路民圩朱嶺村段防汛值守。
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7點,葉欣煒巡堤、查險、挖溝、清障,沒有耽誤一天。大堤上蚊子、蟲子多,身上經常被叮咬,天熱時出一身汗又一身汗,葉欣煒都沒有退縮。即使在清障時遇到長蛇毒蝎,挖溝導流傷到腳時,葉欣煒也沒有打過退堂鼓。他說,村里的老黨員們積極帶頭參加防汛抗洪,作為年輕人,自己更應該沖在前面。
在大堤上的這幫防汛年輕人中,不乏女生身影。陳逸佳雖是大一學生,卻是一名資深志愿者。黃州區的防汛搶險保衛戰打響以后,她就主動跟著媽媽夏水琴一起,駐守黃州長江干堤建新社區段。母女的主要職責是巡視大堤路面,勸導市民不要近水觀光,更不能垂釣摸魚。
起初,陳逸佳有些放不開,夏水琴就給女兒準備了一面銅鑼,并對女兒說:“現在水情復雜,近水非常危險。你看到有情況就趕緊敲鑼,既是給市民一個提醒,也能通知大家快速增援。”在媽媽的指導和鼓勵下,陳逸佳的膽子慢慢變大了,逐漸適應了防汛工作。如今,這對母女一起巡堤鳴鑼,一唱一和,被大家稱為防汛大堤上的“黃金搭檔”。
據統計,今年防汛期間,黃岡市區參加防汛志愿服務的在讀大學生共計180多人。這些年輕人在大堤上和親人并肩戰斗,開展暑期實踐,在暴雨洪峰中完成熱血成人禮,讓自己的青春在防汛大堤上熠熠生輝。
大學生葉欣煒(右二)和村民一起加固堤防。新華網發
新華社鄭州10月31日電題:從“四亂”突出到生態修復 黃河漸成中原“綠飄帶”基于黃河深厚的文化、生態稟賦,河南省委省政府圍繞鄭州、開封、洛陽“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提出打造世界級黃河文化旅游帶。
新華社鄭州10月31日電題:從“四亂”突出到生態修復 黃河漸成中原“綠飄帶”基于黃河深厚的文化、生態稟賦,河南省委省政府圍繞鄭州、開封、洛陽“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提出打造世界級黃河文化旅游帶。
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鎮農科村,是上世紀70年代的移民村。擔任保安鎮農科村黨總支書記二十多年,王能干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帶領村民增收致富上。” 王能干馬上聯系店家,之后給黃金枝打電話囑咐道:“明天就能裝上,不要出遠門。
有美景 有故事 有感動 60秒速覽直播精彩瞬間 ······沒看過癮沒關系 直播明天還將繼續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黃河河南省開封段景色(無人機照片)。這是9月20日在黃河河南省開封段黑崗口附近拍攝的生態廊道(無人機照片)。(完)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黃河河南省開封段黑崗口險工河勢觀測臺(無人機照片)。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黃河河南省開封段景色(無人機照片)。這是9月20日在黃河河南省開封段黑崗口附近拍攝的生態廊道(無人機照片)。(完)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黃河河南省開封段黑崗口險工河勢觀測臺(無人機照片)。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夠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處在控制黃河中下游水沙的關鍵部位,是黃河防汛調度和水沙調控的一線擔當。小浪底水利樞紐不僅是黃河中下游防汛調度的一張“王牌”,也是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硬核擔當”。
這是車甫軍第三次來嘉應觀,只不過,這次他特地帶上了小外孫。60歲的車甫軍有著20年的軍旅生涯,身體硬朗的他自駕一個多小時從鄭州來到焦作武陟縣。李菁說,“現在團隊成員也都意識到嘉應觀絕不僅僅是一座廟觀、一個景點,而是延續黃河文明的地方,我們是嘉應觀的看門人,更是黃河文明的傳承人。
疫情好轉,暴雨洪水又席卷而來,長江、淮河等流域處于超警戒水位,全國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最先到達的陸軍某合成旅官兵分兵把守11個險要點位,連續奮戰15天,封堵管涌255處;航空兵某師抗洪分隊急赴四面環水的江洲鎮,日夜堅守大堤,確保安全;
張飛的姥爺、大舅、母親都是在黃河大堤上工作的,到張飛已經是第三代治黃人了。后來閆慶彥去了黑崗口引黃閘,再后來又去了開封第一河務局,直到退休,他都沒有離開過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