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1日12: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儀式,鏗鏘有力地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標志著我國建成了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北斗從此走向了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時代舞臺。
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國重器。建設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對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開通,是我國攀登科技高峰、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國為全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標志性戰略成果,凝結著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的心血,飽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本色,對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是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新征程上奪取的又一偉大勝利,必將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負韶華的時代擔當、實干興邦的決心意志,奮力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調動了千軍萬馬,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要走進千家萬戶,將造福千秋萬代”。從1994年北斗一號工程立項開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荊斬棘、不懈奮斗,始終秉承航天報國、科技強國的使命情懷,以“祖國利益高于一切、黨的事業大于一切、忠誠使命重于一切”的責任擔當,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在陌生領域從無到有進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術空白地帶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點燃了北斗之光,推動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閃耀浩瀚星空、服務中國與世界。從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北斗三號“三步走”發展戰略決策,到有別于世界其他國家技術路徑設計,再到用兩年多時間高密度發射18箭30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區域到全球的發展歷程,彰顯了中國人民矢志自主創新的豪情壯志,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
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人民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參研參建的400多家單位、30余萬名科研人員合奏了一曲大聯合、大團結、大協作的交響曲,孕育了“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這是中國航天人在建設科技強國征程上立起的又一座精神豐碑,是與“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既血脈賡續、又具有鮮明時代特質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廣大科研工作者繼續勇攀科技高峰,激揚起億萬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愿同各國共享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共促全球衛星導航事業蓬勃發展。”如今的北斗,已經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相關產品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大力弘揚新時代北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探索、砥礪前行,我們就一定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更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貢獻智慧和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1日 03 版)
21世紀的中國,無論在城市、田野、海洋或是雪山之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影響已經無處不在。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歷經30多年的探索實踐,三代北斗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
” 基于北斗2號、北斗3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新發布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斗定位2.0版)能夠實現秒級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裝配車載天線時精度可達到亞米級),而1.2米的高精度意味著車道級定位得以實現。” 2018年,中國高精度位置網及其在交通領域的重大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其中包括網絡輔助快速首次定位技術的攻關。
據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京沈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斗慣導小車”在京沈高鐵的成功應用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鐵路建設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北斗慣導小車可以快速精準獲取軌道的三維位置坐標、姿態和軌距,實現軌道多項幾何參數的高效測量。據介紹,北斗慣導小車可實現鐵路軌道平順性指標毫米級、里程厘米級測量精度,能夠滿足鐵路有砟軌道數字化搗固要求。
透過細節,看到中國人勇敢奔跑的底氣。坐著高鐵看中國,讓網友們不僅感受到了祖國的廣袤富饒,更了解到了祖國繁榮富強背后從未停止過的拼搏。高鐵代表著中國速度和中國廣度,8天8條高鐵線路的旅程雖然已經結束,但每一個中國人從中收獲的力量與希望卻是無窮的。
從打開地圖導航,到外賣點餐,再到車庫里停車,現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在未來北斗新的導航系統上,在LEO軌道上,實行導航通信深度融合,并服務遙感的方針,達到全球物聯網和數字地球的目標。
(9月28日大河網) 今年國慶中秋,央視為媒,坐著高鐵看中國,八天八線,八縱八橫,各路風光,將帶領人們體驗不一樣的旅程,感受中國高鐵這些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相信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中,獨領風騷的中國高鐵,定能用嶄新的姿態和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1周年獻禮,奮力邁向交通強國新時代。
“單車上的智能鎖能夠接收北斗衛星信號,哈啰大數據中心每天會從路面單車收到數億次車輛定位信息。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公共安全……北斗系統的行業應用早已如火如荼,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述評之三 這家自行車行業龍頭企業的轉型探索,是中國經濟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一個剪影。
日前,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志著北斗“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斗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冉承其介紹,北斗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