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5日19:42 來源:南方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小康與民族復興相互激蕩的奮斗征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全面推進,文化自信更加彰顯,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一個百花齊放、文化更加繁榮的中國正在向我們走來。
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得到弘揚,文化自信是否更加彰顯,不僅關系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也關系到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
以文化強信心。文化是生產力,是“信心之源”,不僅可以創造精神財富,也可以創造物質財富。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就能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據統計,全國設立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已經超過2000所,帶動近50萬人就業、20多萬貧困戶脫貧。在奔小康的路上,文化自信留住了“老手藝”,編織出“新夢想”。
以文化暖人心。“文化獲得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衡量標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甘肅省金昌“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服務菜單”,到內蒙古推出“烏蘭牧騎月·一切為了人民”主題活動,再到上海市民文化節推出“享藝不停”“云游云購”等活動,豐盛的“文化大餐”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文化育新人。我們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有革命文化的浸潤,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這是我們前進的精神動力。從良渚古城遺址迎來首個“杭州良渚日”,到“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在全國開展,再到中國作家協會2020年度重點作品扶持增設“抗擊疫情”主題專項,把文化挖掘好、傳承好、弘揚好,就能迸發強大的感召力,就能培養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以文化領風尚。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培根鑄魂,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美術館“為新時代人物塑像”,中國文聯組建小分隊開展慰問演出、文化幫扶,廣電總局深化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融會公共教育和藝術創作,于藝術創作中培根鑄魂。在新的征程上,文化創作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需要注入“文化力量”。以文化強信心、暖人心、育新人、領風尚,我們必將擁有無比堅定的自信、無比強勁的動力、無比光明的前景。(南方網郭雪營)
習近平總書記14日上午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文化是國家、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國家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大背景下,更應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
一大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托里鎮烏蘭旦達蓋村村民吉·乃德曼又早早地走出家門,在村子里散步。村黨支部書記公·特力瓦伊介紹,當地蒙古族群眾多,村里將惠農政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到每村每戶,讓群眾聽得明白、聽得高興。
一大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托里鎮烏蘭旦達蓋村村民吉·乃德曼又早早地走出家門,在村子里散步。村黨支部書記公·特力瓦伊介紹,當地蒙古族群眾多,村里將惠農政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到每村每戶,讓群眾聽得明白、聽得高興。
節日民俗是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擁有廣泛的民眾參與度和場景規模,特別適合航拍表現,《航拍中國》第三季中的各類節日民俗異彩紛呈。《航拍中國》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它們如拼圖般構建起中華文化的絢麗圖景,為今日中國的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精神動力。
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推進鄉村文化建設的村黨支部書記周營賢、創辦“農家戲迷活動中心”的魏書振、發揚光大非遺文化的傳承人董海彬、身懷文化技藝的王尚志……昔日這些農家院里的“農民藝術家”,如今在忙碌的田埂上頻頻唱出“大戲”。
脫貧攻堅是硬骨頭,如期脫貧是硬任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堅持精準方略。必須把作風建設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以“背水一戰”的使命感、“兵臨城下”的緊迫感、“軍令如山”的責任感,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是硬骨頭,如期脫貧是硬任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堅持精準方略。必須把作風建設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以“背水一戰”的使命感、“兵臨城下”的緊迫感、“軍令如山”的責任感,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顯著優勢,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
記者從1月3日至4日舉行的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上獲悉,2019年文化和旅游扶貧工作扎實推進,支持貧困地區實施村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送戲下鄉、“春雨工程”等惠民項目。
只有充分利用最新的流行方式產生強大的傳播力量,讓傳統文化重新回到年輕人的視線之中,才能使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