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民法典:環境保護風向標

2020年07月11日16:5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5034

  【解碼民法典】  

  作者:竺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典頒布恰逢世界環境日前夕,而這部法典也有“綠色民法典”之稱。因為其不僅確立了綠色原則作為民法基本原則,還以近30個分布于物權、合同、侵權責任等各編的綠色條款,系統構筑了貫徹生態文明理念的綠色法條體系。這部當之無愧的綠色民法典,對于環保事業和民事立法均具有風向標意義。

  調整民事主體人身財產關系的民法典以民事主體意思自治、合同自由為特質,通常并不限制物權形式和合同自由。而百余年來,各國民法典不斷向綠色化發展,對物權形式與合同自由予以適當限制。據學者考證,1907年瑞士民法典第四編“物權法”嘗試以公法限制土地所有權,這被認為是民法綠色化的較早嘗試。1995年通過的越南民法典,在“關于所有權的其他規定”中直接規定了所有權人在環境保護中的義務等綠色內容。而將環境保護作為民法典總則或總論部分的一般性規定,則始于1994年通過的俄羅斯民法典。進入21世紀,2005年修改后的越南民法典則嘗試相對體系化的環境立法技術。

  回顧前述歷史,比較我國的最新立法創舉可見,我國民法典的綠色條款是迄今為止最為系統化、最為全面的。我國民法典以綠色原則為綱,在物權編、合同編對民事行為進行了必要的綠色限制,并以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侵權責任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來威懾潛在加害人。這部民法典的綠色印記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總則編第9條明文宣誓“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并將之規定為民法基本原則,適用于整個民事領域。這是作為近現代民法前提假設的“理性經濟人”人性標準向“生態理性經濟人”的一種發展,將生態倫理、綠色發展理念、生態安全等融入其中。

  第二,物權編第326條宣誓了“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應當遵守法律有關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規定”。并劃定了建設用地使用權設立的綠色邊界,第346條規定“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

  第三,合同編對合同履行作出了綠色附隨義務的限制。之前有判例,一方請加工方定制陽臺防護網,并負責安裝,合同約定全部材料均須為304不銹鋼,特別注明“含配件”,不久買方發現固定護網的膨脹螺絲生銹,后起訴到法院要求判決拆除整個防護網并重做。法院審理認為,賣方確實存在違約,但拆除重做不利于“節約資源”,判決以賠償替代重做。這次民法典新增規定:“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就是對綠色原則的一種貫徹。此外,第558條增加了“舊物回收”的后合同義務,即“債權債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等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舊物回收等義務”。第619條還增加了“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綠色包裝方式的要求。有了這些條款,諸如打印機墨盒硒鼓的回收、網購產品的外包裝回收重復利用、月餅盒的簡易包裝等問題,有望得到更好解決。

  第四,侵權責任編設立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責任”綠色專章。首先,該章依次規定了侵權責任所救濟的加害原因行為全面涵蓋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相對于之前的侵權責任法僅以污染環境行為為原因行為,民法典的環境侵權救濟范圍更廣。其次,舉證證明污染者的污染行為是造成受害人損失的原因,在實踐中,對于受害人而言十分困難,為了體現對污染受害者的傾斜保護,民法典規定了由污染者、破壞者承擔這類舉證責任,證明其加害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否則將由加害人承擔不利后果。再次,對諸如一條河流上游有多個化工廠排污造成下游養殖戶財產損失這類“多因一果”的疑難侵權案件,民法典還明確了兩個以上加害行為造成一個不可分割損害時,“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濃度、排放量,破壞生態的方式、范圍、程度,以及行為對損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確定按份責任。最后,對因第三人的過錯造成受害人損失的,規定受害人有權選擇向有過錯的第三人,還是向污染者、破壞者求償,污染者、破壞者不得以第三人過錯造成損失為由拒絕賠償。

  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綠色專章的一些創新。為了懲戒違反法律規定故意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民法典還規定對這類行為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此外,該章還為環境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提供了實體法依據,解決了環境公共利益司法救濟缺乏明確實體法規則的長期困擾,民法典首次規定了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責任和賠償責任,并明確了賠償的范圍。

  此外,民法典還規定了小區建筑區劃內的綠地共有;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相關行為應當符合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針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噪聲等時有發生的行為,民法典第286條第二款特別規定,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這些綠色條款有利于構建和諧美麗社區。

  回顧人類民法典綠色化的百年歷史,中國綠色民法典的誕生必將成為以民事立法回應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問題的新的里程碑。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1日 07版)

文章關鍵詞:生態環境損害 構建和諧 環境公益 節約資源 業主大會 環境保護 污染受害者 理性經濟人 侵權責任 風向標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積極保障優質生態產品有效供給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現實要求。需要看到的是,我們更好實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的目標,要采取多方面務實管用的保障舉措,優化相應的公共經濟領域的責權利配置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美麗中國建設

    曾賢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指明了綠色發展的方向。曾賢剛:一是通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 美麗中國建設 五年再上臺階(經濟新方位·新發展理念·綠色)

    ——劃紅線,拉清單,筑牢生態屏障,夯實高質量發展綠色根基。4臺航天粉煤加壓氣化爐是核心設備,通過這里,煤經過氣化進入下一步工藝流程,最終變為甲醇,實現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

  • 野生動物保護法、生物安全法、長江保護法提出了這些變化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審議 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制度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昨天(13日)提交審議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此次提交審議的修訂草案強化了公共衛生安全與生態安全并重的理念。

  • 去年河南因“三散”污染問責452人次 其中縣處級干部36人次

    2019年11月25日至12月31日,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省委9個“三散”污染治理專項督察組分兩批對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開展了“三散”污染治理專項督察。

  • 長江全流域司法協作模式初步形成

    (記者徐雋)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據介紹,最高法自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以來,已經連續4年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年度白皮書,但就專項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發布白皮書,還是第一次。

  • 吳楠: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力量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還要通過完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鼓勵社會公眾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理想局面。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可持續發展的“深圳樣本”

    40年來,深圳始終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融入到規劃布局、環境營造、產業集聚等方面,持續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在監管方面,深圳在市級層面設立“環保警察”,建立健全“兩法銜接”機制、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嚴懲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 寫在世界屋脊上的“中國奇跡”

    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270多億元,全線47座隧道絕大多數貫通。西藏大力實施以“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加快邊境小康村建設。

  • 檢察公益訴訟遇上民法典,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民法典與檢察工作

    2016年3月16日,徐州市檢察院書面申請變更訴訟請求,請求法院判令造紙廠以專家咨詢意見所確定的26萬余元為基準的三倍至五倍承擔賠償責任。2016年4月11日,該案作為檢察機關第一起開庭審理的公益訴訟案件正式開庭,最終,法院認可檢察機關提出的懲罰性賠償訴訟請求,判決被告承擔四倍的賠償責任。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