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9日10: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宣傳闡釋和貫徹落實,中宣部宣教局組織編輯了《崇德向善的引領——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理論文章匯編》和《守正創新的踐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評論員文章和工作實踐體會匯編》兩本圖書,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國各地新華書店發行。
兩書主要收錄2019年10月綱要印發以來,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刊發的相關評論員文章、理論解讀文章和工作實踐體會,共計近50篇文章。這些文章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運用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歷史成果,聚焦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目標任務,從堅定理想信念、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推動道德認知實踐、加強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發揮制度保障等方面,深入闡釋公民道德建設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特別是聯系今年以來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取得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戰略成果的奮斗實踐,生動展現了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偉大力量。
兩書是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踐發展和理論認識的總結,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實踐性和指導性,便于廣大讀者和實際工作者學習借鑒,對于深入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9日 07 版)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技術擾亂了新文藝形態的生態秩序,也剝奪了作為這一生態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新文藝群體的合法權益,使他們失去原創動力。
何建華:經濟特區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對于興辦經濟特區這一偉大創舉的認識也在不斷升華和提高。在承擔國家使命上,應當站高望遠,自覺融入國家戰略,發揮各自獨特作用,為國家整體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8月31日,在“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總結座談會上,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指出新時代經濟特區目標更高、使命更強、責任更大。在促進自身發展上,經濟特區應當在螺旋形上升的更高層面上改革開放再出發,著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經濟特區的歷史使命并沒有終結,而是站在再出發新起點上,目標更高、使命更強、責任更大。”8月31日,在“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總結座談會上,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如是說。
初夏時節,秦嶺腳下的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上王村游人漸多。早上6時許,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垃圾清運車準時駛入居民區,將村里分類收集的垃圾運到鎮資源循環利用中心進行處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新中國70年歷史巨變是與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奮斗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9月20日召開,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2018年3月4日,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的講話 在人民內部各方面廣泛商量的過程,就是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就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就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就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過程。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告誡全黨要始終保持“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大無畏的奮斗精神與自我革命,正在接續奮斗創造著新的中國輝煌。
中國精神作為興國強國之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撐和精神動力,在新時代賡續偉大中國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
◆回首歷史,中國人民改天換地之路苦難輝煌;展望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步伐鏗鏘有力。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