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3日10:01 來源:北京青年報
苑廣闊
畢業季接近尾聲,很多高校的應屆畢業生通過“云簽約”定下了工作。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青年的職業選擇也呈現出新的特點。一些工作表面看著光鮮,可發展空間不大,一些工作看似不那么“高大上”,但能鍛煉人、發展空間大,后者正受到年輕人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份網絡調查顯示,有70%以上的青年在找工作的時候更看重“里子”,而不太看重“面子”,這折射出年輕人就業觀念上的變化。換句話說,和以前相比,現在的年輕人在找工作的時候,已經變得更加務實、成熟和理性。這一變化意味著年輕人職業摸索期的縮短,以及職業黃金期的延長。因此,對勞動者個人和各個單位行業,乃至整個社會而言,這都是一件好事。
工作的“里子”,主要指薪資、個人興趣、發展前景等比較務實的東西,而工作的“面子”主要指個人所在行業是否享有較高的美譽度,職業和崗位是不是光鮮亮麗,即是否通俗意義上的“好工作”。不可否認的是,以前很多年輕人在求職就業的時候,確實把“面子”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比較在乎親朋好友對自己工作的看法,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實力,才不落人后。
找工作過于看重“面子”有很多弊端,比如自己從事的工作待遇不低,也很體面,但卻不是自己喜歡和擅長做的。甚至,一些看上去光鮮亮麗的工作,不過就是機械地重復簡單工作,不但消磨年輕人的工作熱情,而且也無法提供必要的成長空間。假以時日,找工作看“面子”的年輕人和看“里子”的年輕人就會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拉開差距。
年輕人找工作重“里子”輕“面子”,說明年輕人在求職就業的時候更加成熟、理性,也更加看重自身的價值和喜好,不再過多受外界的看法左右。年輕人找工作看重“里子”,就會提高職業與自身各方面的匹配度,更有利于個人未來發展。特別是,勞動者可以在工作中獲得樂趣,進而更加飽滿地投身工作,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這會加速個人成長,最大化實現個人的價值。
年輕人職業觀念的變化,對于用人單位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尤其是用人單位要努力優化工作崗位,為勞動者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和更大的成長空間,避免讓勞動者從事簡單機械的重復性工作。如此,才能調動勞動者的工作熱情,不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
福州市加強老舊小區整治工作,按照“環境提升、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群眾滿意”的工作目標,讓老舊小區“亮起來、通起來、綠起來、美起來”。福州市著手建立四級管理體系,突出以區為主的物業管理工作機制,建立由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共同參與、共同規范的物業管理工作機制,維護老舊小區改造成果,促進小區管理持續規范。
近年來,高吉慶所在的博峪村以鄉村旅游為首位產業,突出黨建引領,依托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生態+旅游+服務業”模式。” 一炮打響后,原本猶疑的群眾開始主動去黨員示范戶家里參觀學習,家家戶戶開始翻修房屋,為開辦農藏家樂做準備。” 開辦農藏家樂,只是博峪村發展旅游產業的開端。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了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這種“剩了才有面子”式大方并不可取,易衍生出擺闊心理、炫富心態、攀比行為,使得“盛宴”變“剩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層治理,既要讓基層有更多的煙火氣,也要讓舊巷老街中的民意能夠及時傳遞。瞄準基層治理“痛點”,才能夠拉近與群眾的距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發展循環觀光農業,重慶潼南天印村增顏值提品位,村容村貌華麗蛻變;老手藝“編出”大產業,山東濟寧魚臺縣清河村村民靠柳編致富增收,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完美收官,脫貧攻堅也進入最后沖刺,但廣闊土地,大有可為,鄉村振興,未有競時。
發展循環觀光農業,重慶潼南天印村增顏值提品位,村容村貌華麗蛻變;老手藝“編出”大產業,山東濟寧魚臺縣清河村村民靠柳編致富增收,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完美收官,脫貧攻堅也進入最后沖刺,但廣闊土地,大有可為,鄉村振興,未有競時。
近觀荷花千頃,翠色欲滴,遠望煙波浩渺,水天一色。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查干湖實地考察生態保護和漁業發展,并作出“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守護好查干湖這塊‘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
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玉皇村11社村民黎龍芳的鮮花步道引人注目,路邊撒播的格桑花、木春菊開得正盛,與路邊蔥蘢的林木相映成趣。由銅梁區商務委和文旅委牽頭,玉皇村正在集中連片打造農家樂,預計今年將打造5家農家樂,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忽如一夜春風來,“半份餐”這種餐飲界的節約創新之舉,正在各地“開花”。把“半份餐”打造成節約的品牌,使之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餐飲企業還應在豐富花色品種、提升飯菜質量、優化服務內容上下功夫。
40年來,深圳始終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融入到規劃布局、環境營造、產業集聚等方面,持續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在監管方面,深圳在市級層面設立“環保警察”,建立健全“兩法銜接”機制、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嚴懲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