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3日11:0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據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李延霞)記者從中國銀保監會獲悉,今年1至5月,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6.03%,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67個百分點。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表示,今年以來,企業融資成本明顯下降。一季度,制造業貸款平均利率4.32%,較年初下降0.46個百分點。對于如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葉燕斐表示,要督促銀行機構進一步加強負債端成本管理,不盲目競爭提高存款利率,避免高息攬儲,推動銀行負債端成本下降,進而引導貸款利率下降讓利實體經濟。
他表示,近期銀保監會就銀行機構結構性存款違規展業問題下發專項文件,要求銀行科學審慎設計結構性存款,不得發行收益與實際承擔風險不相匹配的結構性存款,避免銀行機構盲目提高存款成本。
葉燕斐表示,要推進銀行機構積極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率,減少人工管理成本,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要持續督促銀行規范服務收費行為、合理確定資產端利率等。
在金融監管部門重拳整治市場亂象的情況下,結構性存款規模持續壓降,相關業務風險正得到進一步控制。所謂“結構性存款”,簡單說就是“存款+金融衍生品”,即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
8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行之有效。報告認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后,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有效疏通,“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LPR→貸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已得到充分體現。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等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各地有關部門則要進一步完善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完善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貼息或獎勵補償機制。
新增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2.85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5.15萬億元,廣義貨幣(M2) 同比增速重回兩位數……最新出爐的3月多個金融數據增長超過預期,顯示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正在快速恢復,也顯示疫情暴發以來打出的宏觀政策組合拳的效果逐步顯現。
一季度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為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持。對此,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分析稱,從“量”上來看,一季度人民銀行通過降準、再貸款等工具釋放長期流動性約2萬億元,而新增人民幣貸款7.1萬億元。
市場普遍預期,利率水平下行仍有空間,央行本周進一步將MLF操作利率下調5個至10個基點的可能性較大。3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綜合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貸款利率明顯下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與經濟發展。
13日下午,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決定于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曾剛表示,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可以支持銀行在資產端進行更長期限和更低成本的貸款投放。
隨著監管部門加大對中小銀行流動性定向支持和年中因素消退,定期存款利率上升勢頭將趨于平緩。” 從數據上看也是同樣的情況,據統計,5月份城商行和大型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其中3個月、6個月、1年和5年期利率城商行最高;2年和3年期利率大型商業銀行最高。
去年四季度例會的提法: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去年四季度例會的提法: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2月21日,在中國人民銀行舉行的專家座談會上,多位專家表達了一個一致的觀點:當前貨幣政策并未放松,更談不上是“大水漫灌”。在專家們看來,及時通過降準等一系列手段補充流動性是宏觀調控逆周期調節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