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9日11:03 來源:吳忠日報
01:49
6月12日下午,利通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系列活動在利通區上橋鎮牛家坊村拉開帷幕。非遺項目展示、非遺項目及文藝節目展演、非遺項目現場體驗、包粽子比賽等豐富多彩的內容,讓廣大群眾“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當天,最令人期待的——“粽愛端午”包粽子比賽吸引了轄區群眾的積極參與。隨著一聲令下,各組參賽群眾七手八腳地忙活起來,取粽葉、裝糯米、放紅棗、裹粽葉、系綁繩,雖然有的群眾動作不大熟練,可大家的參與熱情都十分高漲。
“我們都是同村的好姊妹,以前大家都不會包粽子,每逢端午節,只能去街上買粽子 。聽說鎮上要在端午節前夕舉辦包粽子比賽,我們就積極報名參加,這段時間一直在家練習包粽子。”上橋鎮羅渠村四組的王月琴表示,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留住傳統節日,需要的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大家一起努力,將這些美好的東西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包粽子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既鍛煉了我們的手法,也鍛煉了我們的身心。”與王月琴一同參賽的馬桂蓮則說,今天收獲很大,包粽子技術大有進步。今年的端午節,她將教孩子們一起包粽子。
活動現場,包粽子、繡荷包比賽熱火朝天,讓群眾親自體驗傳統文化的樂趣;民間舞獅表演《炫彩利通》、非遺項目《張家槍》《楊式拳》等表演、傳統戲曲《穆桂英掛帥》選段、歌曲《花兒串燒》等一系列的非遺文藝節目展演,讓群眾看得熱血沸騰,感受非遺文化的精彩與魅力;“劉三朵八寶茶、民族剪紙、強家沙窩老醋釀造技藝、張氏回醫正骨、馬師古法采耳技藝、利通區傳統整脊背、金積大缸醋、張寡婦黃酒傳統釀造技藝”等非遺項目的展示,不僅激發了群眾對文化遺產的關注和熱愛,也帶動了非遺商品的經濟發展。
牛家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圍繞文明引導、維護環境、宣傳教育等內容,組織志愿者開展“粽葉飄香迎端午·黨情溫暖助創城”主題志愿活動,現場為群眾發放創城折頁、扇子、移風易俗“利八條”彩頁及圍裙等宣傳品500余份,引導教育群眾樹立文明旅游新風,進一步深化文明實踐效果。
“利通區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區,去年以來,我們深化‘我們的節日’‘三下鄉’‘結對子種文化’等主題活動,開展優秀家風家訓、身邊好人、最美志愿者等各類群眾評選表彰和文明實踐競賽,通過便民式、演藝式、點餐式、指尖式志愿實踐方式,把文明實踐融入到群眾的生產生活中,推動文明實踐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利通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寧表示,截至目前,該區開展文化“送戲下鄉”等群眾性文化活動350場次,使得文明實踐聚人氣、有活力、可持續。
記者:楊娜
編輯:張佳楠
審校:馬寶勤
終審:張鵬
當晚,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匯報演出在河南藝術中心上演,來自全省各地的曲藝名家表演了大調曲子、三弦書、河洛大鼓、河南墜子等節目,展示非遺曲藝文化的魅力。當晚,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匯報演出在河南藝術中心上演,來自全省各地的曲藝名家表演了大調曲子、三弦書、河洛大鼓、河南墜子等節目,展示非遺曲藝文化的魅力。
黃河奔流,滋潤多彩中原大地;大河兩岸,孕育朵朵曲苑奇葩。12月7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寶豐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匯報演出在河南藝術中心拉開帷幕。
伴隨著國潮藝術蓬勃發展,我國兒童劇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新態勢,戲劇、音樂劇、歌劇、舞劇、形體劇、故事劇等爭奇斗艷。《小小非遺夢想家》童劇用創新傳承經典的模式打造兒童戲劇品牌,不僅為孩子們送去藝術享受和歡樂,受到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青睞,而且為傳統文化藝術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黃圃飄色、賽龍舟習俗、麒麟舞、臘味傳統制作工藝,中山市黃圃鎮一個鄉鎮就擁有4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山臘味傳統制作工藝是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工人們在晾曬臘味食品。
11月18日,以“技藝彩云南·相約黃浦江”為主題的云南非遺系列推介活動吳涇鎮和美術館拉開帷幕,來自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和來自德宏的傣族剪紙驚艷亮相,藍白相間的暈染色彩、精巧細膩的剪紙造型,帶來了濃濃的云南風情。
“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采訪團走進石家莊市贊皇縣原村土布博物館。記者周國梁攝 近年來,在贊皇縣雪芹棉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和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贊皇縣1300多名農民過上了好日子,帶動了周圍6個鄉鎮17個村貧困婦女共同致富。
入冬以來,夾在昆侖山和塔克拉瑪干沙漠之間的新疆和田地區天氣漸涼,當地厚重溫暖、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羊毛手工地毯也到了產銷旺季。
11月5日至7日,“決戰決勝譜新篇·文化扶貧在行動”網絡主題傳播活動四川站來到綿陽市北川縣、安州區,阿壩州茂縣、汶川縣等地,探訪當地文化扶貧工作成效。” 吳紅的羌茶以當地百年以上的高山野茶為原材料,通過傳統的羌茶工藝純手工制作。
”在四川阿壩州茂縣羌繡傳習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羌繡傳承人李興秀談到羌族文化時,她告訴記者,羌族文化十分豐富。李興秀介紹,茂縣現有7個培訓基地,有24000多人在培訓基地學習羌繡的刺繡、圖案、針法等技藝。
“合作社社員從5戶發展到104戶,從第一年產茶50多斤到去年年產茶5000多斤。吳紅先后在擂鼓、曲山等地拜師學習手工制茶技藝,還自費到福建等地學習,總結出了羌茶12道傳統工序手工制作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