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8日15:01 來源:中國環境
法律制度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武器,執法監管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手段。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生態環境部門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護,用法治力量保護生態環境。
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態環境法律制度越來越嚴密,執法監管力度越來越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懲治手段也越來越多,查封扣押、按日計罰、犯罪入刑、損害賠償等法治手段,成為高懸違法者頭頂的利劍。法律的剛性約束讓違法者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從而發揮了巨大的震懾和防止作用。
目前,我國基本形成了以環境保護法為龍頭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體系,但是,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一些領域的環境問題有待新的法律制度來管控、破解,其立法空白亟待填補。還有一些以往制定的法律已難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需要及時修訂。我們要積極推進長江保護、海洋環境保護、環境影響評價、生物安全等領域法律以及排污許可、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行政法規的制修訂。與此同時,對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積累起來的好經驗好做法,我們要及時總結提煉,將其上升為制度,轉化為法律,進一步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法律制度體系。
近年來,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尤其是今年,為了更好地支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出了“兩個正面清單”制度。我們既要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同時,也要加強執法監管。要繼續組織開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推動各地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解決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要持續開展強化監督定點幫扶,指導幫助和督促重點區域扎實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秋冬季攻堅方案;對臭氧污染突出的城市,開展VOCs排放重點行業專項監督幫扶;對完成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存在困難的重點區域外城市,組織開展精準監督幫扶。以統籌強化監督為平臺,整合飲用水水源地整治等污染防治攻堅重點任務的現場檢查,進一步壓縮規模和時間,減輕基層負擔。
法律不嚴格執行,就是紙老虎。執法隊伍要苦練內功,不斷增強執法能力,提升執法效能。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處罰等手段,強化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強執法與監測部門的協調配合,嚴厲打擊群眾反映強烈、主觀惡意的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優化執法方式,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增強監管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有效性。要加強執法與重點監管、信用監管的深度融合,對企業實施分類監管,合理設置抽查比例和頻次。強化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管理,發揮熱點網格“千里眼”功能,大力推廣使用智能化手段,推行非現場監管方式,提高執法效率。要健全信訪投訴工作機制,落實有獎舉報制度,將信訪投訴作為發現生態環境問題線索的“金礦”,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作為執法部門,生態環境部門要堅持依法依規,增強污染防治措施的合法性。依照《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規范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自由裁量權,杜絕隨意處罰、任意執法。對于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堅決禁止“一刀切”行為,杜絕緊急停工停業停產以及“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簡單粗暴做法。要通過嚴格執法監管,督促企業把治污設施運行好,把標準履行到位,引導企業自覺主動守法,建立守法激勵機制,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良性發展。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秦超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志、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互聯網、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后,方可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于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于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版權合作聯系電話:010-67172392
侵權舉報聯系電話:010-67112822
“十三五”以來,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持續加大,我國環保產業市場空間加速釋放,環保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趙英民表示,我國環保產業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第三方治理、環境績效服務、環境金融等服務業態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互聯網+”模式、PPP模式、生態環境導向等也得到創新應用。
截至8月21日22時,市、區兩級環保部門對廠區周邊及五通橋城區空氣質量進行的流動連續應急監測顯示,空氣中的氯化氫、氟化氫、氯氣、氨氣、VOCs(揮發性有機物)等指標均未檢出;對涌斯江、岷江斷面水質進行的采樣監測顯示,所測指標均未超標。下一步,市、區兩級環保部門將持續對廠區周邊及五通橋城區進行流動連續應急監測,并將監測結果及時公布。
生態環境部將通過衛星遙感手段開展重點區域甲醛、氮氧化物等臭氧前體物遙感監測,篩選VOCs治理重點關注區域。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熊必永強調,圍繞AQI(空氣質量指數)約束性指標,開展夏秋季揮發性有機物整治百日行動,建立責任考核機制,責任到人。
廣州在此方面率先響應,6月3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加強營運柴油車大戶污染防治幫扶約談會,分3批約談了103家存在超標排放問題的企業。近日,江門市引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張遠航等專家團隊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硬任務”攻關攻堅工作調研指導。
作為化工大市,鹽城市鹽類危險廢物產生量大,積存逐年增多,一度成為鹽城安全風險最大、危險系數最高的突出“短板”。目前,鹽城市危險廢物處置、綜合利用規模分別提升到22.9萬噸/年、31.66萬噸/年,有效推進該市危險廢物處置和利用步入良性循環、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近年來,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臭氧濃度卻不降反升。6月起,生態環境部將開展夏季臭氧污染治理監督幫扶工作,聚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等區域,推動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次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和有關專家就網友關心的重污染成因和變化趨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今年元宵節期間,疊加不利氣象條件及煙花爆竹燃放影響,區域內太原、邯鄲、石家莊等8個城市PM2.5濃度達到重度污染水平。
根據實驗結果,切斷植株的莖干時,番茄會在一小時內發出25次超聲波“求救”聲響,煙草則會發出15次可能象征“痛苦”的聲響。研究項目還首次報告了在20至100千赫超聲波范圍內的植物聲音,可被3至5米距離內的老鼠、飛蛾等聽覺敏銳的動物感受到。
記者今日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當地時間3月9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環境“科學-政策-商業”論壇上,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發布了《北京二十年大氣污染治理歷程與展望》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遠超環境承載力的污染排放強度,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形成的主因。對23次污染過程的精細化定量化分析表明,每次污染過程都可以解釋為污染物本地積累、區域傳輸和二次轉化綜合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