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7日17:29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北京3月27日電(記者 辛聞)記者今日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當地時間3月9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環境“科學-政策-商業”論壇上,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發布了《北京二十年大氣污染治理歷程與展望》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由聯合國環境署主導,聘請國際和中國專家團隊歷時兩年完成。
報告指出,1998-2017年這20年間,北京市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分階段持續實施有力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全市的污染物排放強度逐年下降,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較1998年分別下降了93%,38% 和55%。北京市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為全球其它城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
聯合國環境署亞太辦主任德欽表示,聯合國環境署致力于促進世界各個國家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并在全球尋求最佳實踐案例。北京作為發展中國家一座極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世界上沒有其它城市或者區域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好的成績,這其中有很多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做法。
作為報告的主要作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在發布會上系統介紹了北京市1998年以來大氣污染治理成效,特別是2013年北京實施“2013-2017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來,各項措施帶來的污染物減排效益和空氣質量改善情況。他指出,1998年北京市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使北京煤煙型大氣污染特征突出,大氣煤煙-機動車復合型、壓縮型污染特征愈加顯著,各項主要污染物均超過國家標準。到2013年,一氧化碳(CO)、SO2、NO2和PM10年均濃度比1998年分別下降了58%、78%、24% 和42%, 其中 CO 和 SO2能夠穩定達到國家標準。
他指出,2013-2017年是北京市大氣污染控制歷程中措施最系統、力度最大的5年。2017年,北京市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的年均濃度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整個京津冀區域實現了PM2.5年均濃度較2013年降低25%的目標,其中,北京下降了35.6%。在諸多治理措施中,燃煤鍋爐治理、民用燃料清潔化、產業結構調整對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貢獻最為顯著;這5年間,北京市的SO2、氮氧化物(NOx)、揮發性有機物(VOCs)、PM2.5年排放量分別下降了83%、43%、42% 和55%。
“十三五”以來,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持續加大,我國環保產業市場空間加速釋放,環保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趙英民表示,我國環保產業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第三方治理、環境績效服務、環境金融等服務業態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互聯網+”模式、PPP模式、生態環境導向等也得到創新應用。
截至8月21日22時,市、區兩級環保部門對廠區周邊及五通橋城區空氣質量進行的流動連續應急監測顯示,空氣中的氯化氫、氟化氫、氯氣、氨氣、VOCs(揮發性有機物)等指標均未檢出;對涌斯江、岷江斷面水質進行的采樣監測顯示,所測指標均未超標。下一步,市、區兩級環保部門將持續對廠區周邊及五通橋城區進行流動連續應急監測,并將監測結果及時公布。
生態環境部將通過衛星遙感手段開展重點區域甲醛、氮氧化物等臭氧前體物遙感監測,篩選VOCs治理重點關注區域。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熊必永強調,圍繞AQI(空氣質量指數)約束性指標,開展夏秋季揮發性有機物整治百日行動,建立責任考核機制,責任到人。
法律制度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武器,執法監管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手段。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生態環境部門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護,用法治力量保護生態環境。
廣州在此方面率先響應,6月3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加強營運柴油車大戶污染防治幫扶約談會,分3批約談了103家存在超標排放問題的企業。近日,江門市引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張遠航等專家團隊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硬任務”攻關攻堅工作調研指導。
作為化工大市,鹽城市鹽類危險廢物產生量大,積存逐年增多,一度成為鹽城安全風險最大、危險系數最高的突出“短板”。目前,鹽城市危險廢物處置、綜合利用規模分別提升到22.9萬噸/年、31.66萬噸/年,有效推進該市危險廢物處置和利用步入良性循環、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近年來,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臭氧濃度卻不降反升。6月起,生態環境部將開展夏季臭氧污染治理監督幫扶工作,聚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等區域,推動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次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和有關專家就網友關心的重污染成因和變化趨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今年元宵節期間,疊加不利氣象條件及煙花爆竹燃放影響,區域內太原、邯鄲、石家莊等8個城市PM2.5濃度達到重度污染水平。
根據實驗結果,切斷植株的莖干時,番茄會在一小時內發出25次超聲波“求救”聲響,煙草則會發出15次可能象征“痛苦”的聲響。研究項目還首次報告了在20至100千赫超聲波范圍內的植物聲音,可被3至5米距離內的老鼠、飛蛾等聽覺敏銳的動物感受到。
遠超環境承載力的污染排放強度,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形成的主因。對23次污染過程的精細化定量化分析表明,每次污染過程都可以解釋為污染物本地積累、區域傳輸和二次轉化綜合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