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4日15:32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小康生活一直是中國人的美好理想。作為從歷史到現在的農業大省,河南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矢志不渝、砥礪奮進,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即將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轉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之年,河南廣播電視臺映象網推出“小康成色”特別策劃,深入十八地市的鄉村,將目光投向基層,將腳步走進百姓,以大時代為背景,探尋發生在河南農村的真實的小康故事。
映象網記者 康世保 實習生 趙悠然
【人物名片】
冶紅現,許昌市建安區五女店鎮冶莊村人,身體三級殘疾,其妻子與父親常年生病需要照顧,兒子和女兒年齡尚小,他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家庭負擔非常重,是村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根據黨的精準扶貧政策,于2017年、2018年為其申請多項政策補貼。他不甘貧困,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和幫助下,2018年11月開辦了紅現火鍋店,且生意紅火,主動申請脫貧。
生活百般滋味 人生需要勇敢面對
2014年9月,與冶紅現一起在廣東一家數控公司打工的妻子孫素花突發腦出血導致半身不遂,父親也因病住院,子女年齡還小,也需要人照顧,面對現實,冶紅現不得不回到村里,一邊照顧家里,一邊就近打零工維持生計,沉重的家庭負擔,使其生活一度難以為繼。針對冶紅現家的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根據黨的精準扶貧政策,于2017年為冶紅現及其父親、妻子、兒子申請辦理了低保救助,為冶紅現申請了殘疾人生活補貼,為其妻申請了大病醫療救助,為其子申請了教育補助,2018年還為其申請“煥新樂園”貧困學生救助項目等。
按照貧困戶危房改造政策,2017年村“兩委”聯系工程隊,為冶紅現家蓋了三室一廳的平房。房子建好后,一家人就搬進了毛坯房。“說實話,能給我蓋新房,以前我連想都不敢想。看著新房子,我跟我媳婦心里就只剩了一個念頭,要往前奔,往好日子上奔。”冶紅現跟映象網記者提起這一往事眼中不禁泛起了淚光。
冶紅現告訴記者,他年輕時連遭意外和病患,被認定為肢體三級殘疾,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氣餒,面對生活帶給他的種種考驗,冶紅現也都不曾想過要放棄,從他身上展現出來的堅韌、堅持、堅強,正是對中國農民性格品質的最好詮釋。
“那時候,我決定干點兒什么,不能一味地‘等幫助、靠政策、要福利’,而要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家里的貧困狀況,從而摘掉貧困戶的‘帽子’。貧困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擺脫貧困的決心和信心。”說這番話的時候,冶紅現滿臉堅毅。
找準致富路 幸福奔小康
冶紅現家的大門正對著村里的南北主干道,人流量較大,隨著村里建起了產業扶貧基地大棚,村泓旭電氣社區工廠,還有村里土地大多流轉出種植花木,鄰村來務工的人也多了。看著這一切,冶紅現慢慢有了自己的盤算,如果能在家里開個大眾火鍋店,生意應該不錯,事不宜遲,他當即就找到村干部把這個想法一說,立刻得到了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于是紅現火鍋店2018年11月開業了。
紅現火鍋店設施簡單,但干凈衛生,價格優惠,據介紹,有每位客人只收費15元的大眾火鍋和經濟實惠的高湯燴面,對于務工人員來說很有吸引力。冶紅現告訴記者,剛開業時,店里的營業額并不高,每天只有300元左右。經過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忙與支持加上他自己用心經營,一段時間后,小店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目前,冶紅現種的這8畝辣椒,由于今年辣椒行情不錯,價格適中,預計能收入3萬多元,這對他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再加上辣椒收后種小麥以及火鍋店的收入,讓冶紅現徹底擺脫了貧困步入小康之路。
“紅現腦子活,敢想肯干。今年種的8畝辣椒喜獲豐收,現在已經賣了2萬多塊錢,還有部分辣椒王正在晾曬,再加上前一段時間開火鍋店的收入,他自己要求要光榮脫貧!”提起貧困戶冶紅現,許昌市建安區五女店鎮冶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群才滿臉贊賞地說。
【樸素愿望】
提到愿望,冶紅現告訴記者,現如今錢袋子鼓了,脫貧摘帽了,腰桿也挺直了,一家人能不愁吃不愁穿,住上新房子,還能有存款,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幫忙,精準扶貧,政策助力,才能讓多年的愿望變成現實。在幫助他脫貧的過程中,他也看到了幫扶工作人員的不易與用心,下一步,他希望自己在小康的路上也能盡自己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希望家人健康,日子越過越紅火,子女能學業有成,不辜負政府對他們一家人的關愛與照顧。
【心里話】
冶紅現表示,作為貧困戶,在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自己也需要勤勞苦干,才能徹底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以后他更會沿著這條致富路走下去,供養兒子上大學,回報社會,為國爭光,為人民做貢獻。
57歲的毛振江,是汝州市夏店鎮黃溝村六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12月,自立自強的毛振江參加了該市畜牧局對貧困戶組織的養殖技術培訓,掌握了養殖技術的他對養殖更加熱愛。2016年,毛振江全家年收入40517元,人均純收入6753元,光榮地成為黃溝村2016年度32戶脫貧戶之一。
結束打工生涯、回家務農,他下定了決心,不在家鄉干出一番成績誓不罷休。他在打工時看到過大海中的燈塔,他說家鄉沒有燈塔,但他想用自己的雙手為老百姓樹立一座致富路上的“燈塔”。
今年53歲的王自然是河南省夏邑縣太平鎮孟李莊村土生土長的一員,當了12年村支部書記的他,雖然家境貧寒卻仍然有著一顆向上之心。隨著村里扶貧工作力度逐漸升級,他承包了村里的扶貧就業車間,現如今的他過上了實實在在的小康生活。
趙有富,73歲,滎陽市崔廟鎮鄭崗村村民,常年以養羊為生。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依憑相關扶持政策,在駐村工作隊以及鎮村領導的支持下,擴大養殖規模,于2018年實現脫貧。
李順業,男,漢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鞏義市站街鎮柏溝嶺村種植專員,主要從事農作物種植嫁接指導工作。作為柏溝嶺村種植致富第一人,李順業積極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大家響應國家好政策,致富鄉鄰帶領貧困戶增收。
編者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小康生活一直是中國人的美好理想。作為從歷史到現在的農業大省,河南始終把人民對美
丁慶偉原來是一名貧困戶,在駐村工作隊、幫扶干部和縣、鎮、村各級的幫助下,通過自身勤勞奮斗,在養羊一行闖出了一條致富路,成為村里有名的養羊能手,實現了穩定脫貧。
她童年艱辛,2歲時隨母親改嫁到朱家溝村,兄弟姐妹四個,吃不飽穿不暖。如今,通過辛勤的雙手,她換來年入20萬的成就。致富后的她不忘鄉鄰,免費給鄉親們提供中藥材苗木,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這朵扎根在山溝里的馬蘭花就是洛陽市宜陽縣韓城鎮朱家溝村的“女神”朱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