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4日08:44 來源:鄭州晚報
實驗表明,西瓜掉地上與地面擦滑破損
西瓜套上頭盔從1米高處掉落,表面完好
昨日,鄭州交警三大隊民警在銀基商圈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一盔一帶”宣傳教育活動,促進廣大交通參與者養成佩戴安全頭盔的習慣,降低交通事故中的傷亡風險。
實驗 用一個西瓜 來看頭盔的保護作用
昨日上午,在銀基商貿城門前廣場,鄭州交警三大隊車站一中隊民警通過宣傳展板、《“一盔一帶”安全守護倡議書》及商場大屏幕宣傳“一盔一帶”安全防護知識。
一中隊隊長王楊現場通過模08:45:16擬實驗,直觀地展示了佩戴安全頭盔的重要性。他用西瓜模擬人體頭部,將西瓜放置在安全頭盔內部并系上扣帶,再由一名民警持木棍多次擊打安全頭盔,結果內部的西瓜仍舊完好無損。
“這個實驗模擬了當電動車駕乘人員發生事故,頭部受到重擊后安全頭盔對人體的保護作用。”王楊進一步模擬電動車駕乘人員從正常的駕駛狀態到遇到事故身體整個落地的過程,被安全頭盔固定好的西瓜由約1米高處垂直落下,多次實驗后頭盔面罩一側固定處已出現損壞,但西瓜表面未出現任何裂痕。
王楊介紹,在許多交通事故中,電動車駕乘人員在經過高速撞擊時會飛離電動車,“整個人在路面上長距離滑行,如果未佩戴頭盔,那么與地面接觸的是頭皮與面部皮膚”。以西瓜實驗模擬該過程,未被安全頭盔保護的西瓜與地面擦滑,路面上留下西瓜皮的綠色汁液。隨后以頭盔包裹西瓜進行實驗,摩擦在頭盔外表留下了較深的劃痕。
倡議
安全頭盔就是“救命頭盔”
三大隊民警還在敦睦路操場街路口發放倡議書,倡導非機動車駕乘人員在駕駛電動自行車時記得戴上安全帽。許多非機動車駕乘人員稱了解“一盔一帶”能夠有效保護駕乘人員,但因嫌麻煩、怕熱、交警不會處罰而沒有意識到要戴頭盔。對此,民警建議非機動車駕乘人員夏季可選擇半包式頭盔、冬天可佩戴全包式頭盔。不少人表示“下午就去買個頭盔,以后騎車都將戴頭盔,保護自己的安全”。
王楊介紹,近年來發生的一些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大多歸因于群眾沒有佩戴安全帶或安全頭盔。公安部數據顯示,在已發生的涉及非機動車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正確佩戴安全頭盔的良好習慣能夠將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這充分表明了在事故發生的一瞬間,安全頭盔可能是“救命頭盔”。
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永森 見習記者 劉地 通訊員 韓黎劍 楊晨曦 文/圖
今年6月,也有媒體報道稱,家住寧波的宋先生決定在某樓盤買房,據銷售經理稱,因為宋先生的姐姐之前購買了同款樓盤,因此他可以享受“老帶新”返利兩萬元的優惠活動。
在知乎平臺上,據一個名為“優房售樓系統”的賬號發布的名為《“口罩”也封印不了優房算法人臉識別》文章稱:后來,在房地產項目的實際使用中,利用渠道風控對佩戴口罩的客戶進行識別,人臉識別效果有了明顯提升。
機動車所有人可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或“交管12123”手機App申領機動車檢驗標志電子憑證。6月1日起,有關部門將對騎乘摩托車不佩戴安全頭盔、駕乘汽車不使用安全帶的交通違法行為加強執法處罰。
今年4月,公安部宣布在6月1日開啟“一盔一帶”行動(頭盔、安全帶),對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的問題,要依法查糾。不購買使用超標電動自行車、嚴格遵守交通法規、盡可能佩戴頭盔……依然是每個騎電動自行車的人都應自覺做到的。
公安部要求,各地要穩妥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6月1日起,執法處罰的范圍限定為騎乘摩托車不佩戴安全頭盔、駕乘汽車不使用安全帶的交通違法行為。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繼續開展宣傳引導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幫助群眾配備安全頭盔,提示有頭盔的群眾自覺佩戴頭盔,各地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實施依法查糾的時間,并注重人性化執法、理性執法、柔性執法,注重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統一。
也有不少商家,直接漲價有不少已經漲到了100元以上 在鄭州安徐莊摩配市場,幾家賣有頭盔的店主稱目前頭盔銷售不錯。在鄭州安徐莊摩配市場開店多年,做電池代理和電動車配件的王先生告訴記者,目前頭盔批發價是去年的兩倍,廠家也斷貨。
戳下方視頻 看他騎電動車被汽車撞飛后 安全頭盔是怎么保住他的性命 ↓↓↓但幸好他帶了安全頭盔 頭部并無大礙 只是身上受了點輕微傷 一般頭盔主要分4種 “全盔”、“3/4盔”“半盔”、“上掀式盔”
更搞笑的是,警察蜀黍也皮了一下,把胡歌騎小摩托的視頻改編啦,快來瞅瞅這波“碰瓷”胡歌進行安全教育的神操作~然后重點來了,目測這位馮同學騎車的公路是高速公路,照片很快惹毛了交警蜀黍們,蜀黍對馮紹峰的這種情況表達了意見。
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日媒報道,26日,日本眾議院進行了一場地震防災演練,所有議員一起佩戴折疊式的安全帽,眾議院議長大島理森表示此舉是“為了保持緊張感”。
今年4月開始實施的電動車新國標中提出,“建議騎行時佩戴頭盔”。據深圳交警部門消息,在2018年深圳涉摩電死亡者中,因頭部顱腦損傷致死的占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