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12:25 來源:人民網-知識產權頻道
今天是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每年的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如何驅動技術創新都會成為全球各地共同探討的話題。今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確定的主題是“為綠色未來而創新”,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打造綠色未來亦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和愿望。
4月23日,國新辦舉行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今年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與健康中國”,這是著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結合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所倡導的“為綠色未來而創新”而確定的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主題。
知識產權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讓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寶貴、健康的重要。希望通過知識產權更好促進健康中國建設,更加有力地支撐全民健康與全面小康。”申長雨表示。
知識產權與人類健康有著密切關系,包括通過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醫療行業創新發展,研發更多創新藥和精密醫療器械,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通過更好地保護傳統中醫藥,發揮其在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中的獨特作用;通過大力發展地理標志產業,培育更多植物新品種,打造更多知名品牌,讓人們吃得安全、用得放心;通過商標、版權和特殊標志的保護,促進文化產業和體育事業發展,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人類遺傳資源的保護,構筑起特殊的健康安全屏障,這些都是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4月24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介紹了在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采取的新舉措和取得的成效。疫情發生以來,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快速響應。據雷筱云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出拳打擊與疫情相關非正常商標申請代理行為;會同市場監管總局、藥監局出臺復工復產十條。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新增專利和商標質押貸款337億元,同比增長15.5%,質押項目數1633項,同比增長13.8%,一大批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通過質押登記綠色通道快速獲得融資支持。疫情防控期間,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多措并舉,亮點頻現。武漢推出“新冠肺炎防治專利信息共享平臺”,免費提供精準研發所需專利信息;南京設立10億元“新冠疫情防控專項融資計劃”;深圳成功發行疫情防控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計劃融資10億元,已發行3.2億,惠及12家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天津指導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盒開展專利布局,為相關的申請開辟綠色通道;安徽宿州開展碭山酥梨等地理標志產品“抗疫”線上營銷,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從各地知識產權領域的舉措可見,知識產權在助力疫情防控方面成效明顯,在促進健康中國建設領域大有作為。
知識產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扎實推進新發展理念的落地見效,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轉方式、調結構、添動能,打造經濟發展的升級版。而高質量發展根本在于經濟的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
在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發布會上,申長雨介紹了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0.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1.6%,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專利密集型產業是指發明專利密集度和規模達到規定標準,更多依靠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符合創新發展導向的產業集合。例如,信息通信、新裝備制造、新材料、醫藥醫療、環保產業等,體現了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能轉換的新進展,反映的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成效。
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越來越重視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定期開展相關統計研究并發布統計數據。歐盟2019年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歐盟專利密集型產業占GDP比重已經達到了16.1%,較我國當前高出4.5個百分點。
但可以預期,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規模在未來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并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此外,2018年中國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達到6.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7.37%。2019年,商標品牌戰略實施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地理標志運用有效促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515億元,同比增長23.8%,版權質押擔保金額73億元,幫助近萬家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涉及知識產權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9286.9億元,同比增長137.7%。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約410億美元,其中出口額66.0億美元,同比增長18.8%。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明顯提升,為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知識產權助力創新打造綠色未來
去年以來幾起突發的環境事件,引發全球各領域的關注和警惕。有“地球之肺”之稱的亞馬遜雨林大火燃燒20余天,東非蝗災蔓延至全球多個國家,冰川加速融化可能釋放致命病原體……全球環境形勢的嚴峻讓公眾意識到,加大綠色可持續發展力度迫在眉睫。
通往綠色未來的道路上離不開科技創新,同時綠色發展亦是當今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點方向。從節能環保的新能源、新材料,到節能減排的新技術、新產品,都需要知識產權制度保駕護航,知識產權成為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綠色經濟持續前行的動力。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有關報告及數據顯示,中國在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4位,較2018年上升3位,穩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知識產權在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4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量達到5.899萬件,躍居世界第一位。申長雨認為“這個發展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持續提升,企業也更加重視在海外的知識產權布局。” 目前,我國已與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建立了知識產權合作關系,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制定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在不斷加大知識產權海外布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對中國支持和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各項事務表示感謝,他表示,中國在國際知識產權界一向發揮著建設性作用。
高銳表示,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的主題是“為綠色未來而創新”,發展綠色經濟是人類更具挑戰性的任務,通過發展綠色經濟,我們能阻止污染在全球的擴散,而這正在影響著人類健康和世界經濟運行。科技,特別是技術創新,為鼓勵綠色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知識產權同樣至關重要。它能進一步鼓勵創新并加大在綠色科技創新上的投入。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推出“國際專利分類綠色清單”,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綠色專利分類體系,全球綠色專利數據庫為綠色企業提供了更便利的專利服務,護航綠色經濟不斷前行。
相關閱讀:
訪談:官員和專家共話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在2019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14位
外資企業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滿意度最高
專題:2020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
目前,屏邊全縣已累計發展以荔枝、獼猴桃、枇杷為主的水果種植39.2萬畝,發展以杉木、榿木為主的用材林105萬畝,發展以草果、砂仁為主的林下中藥材31萬畝。屏邊縣縣長李雄文告訴記者,屏邊縣將苗繡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大力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苗繡產業。
“當前,我國已經實現了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的全方位、立體化保護,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介紹,根據他們的研究報告,2010年至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由100提升至279.2,中國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全鏈條”發展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385個,累計注冊地理標志商標5935件,核準專用標志使用企業9224家,建設24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涵蓋所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以及“三區三州”。
11月18日的《人民日報》“一線行走”欄目刊發了一篇文章,今年3月,浙江金華婺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良才到箬陽鄉例行走訪發現,鄉里的茶企和茶農一個個眉頭緊蹙,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難。
昨日下午,不少市民帶著孩子走進CCD,“打卡”全新網紅地——鄭州大劇院,在這座美麗的“黃河帆影、藝術之舟”建筑前合影留念。
法國駐華大使羅梁在上海啟動“品味法國”品牌推廣活動。新華社記者吳宇攝 新華社上海11月7日電(記者吳宇 李娜)10家法國食品企業6日在此間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集體亮相,向中國消費者發起“美食攻勢”。
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盤山縣太平凱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凱。郭凱認為,“通過推進農業機械化助力脫貧攻堅,而且不斷擴大投入發展現代農業,壯大經濟實力,才能使貧困戶脫貧不返貧,致富有底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四川境內黃河干流河道長174公里,流域面積為1.87萬平方公里,涉及阿壩州阿壩縣、紅原縣、若爾蓋縣、松潘縣和甘孜州的石渠縣5個縣。
(記者林露)秋色醉人,碩果累累。通過打造以金釵石斛品牌文化為主,集休閑、養身,融入獨具特色的旅游棧道、觀亭覽石,配以鄉村農家特色飲食,該地成為赤水觀光旅游路線上的一張新名片。
黃河,橫亙于我國中部的世界巨川,發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全長5464km,流域面積79.5萬km2。在眾多水利工程中,河南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可以說是黃河治理開發的關鍵控制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