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09:52 來源:映象網
中國之治,重在基層,基層之基,魂在黨建。浙江安吉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濟困開源、筑基、保障、蓄力,形成了一套特色鮮明、實用有效的基層治理工作經驗,彰顯了中國之治的鮮明優勢,生動說明了構筑中國之治的堅實根基關鍵在黨的建設。(《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22日 05版)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不難看出,中國之治的落腳點就在于“人民”身上,要更好地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就需要把基層的工作做好、做實,這就需要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為基層治理疏通“梗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基層治理其實就是基層服務,要更好地推動中國之治,從根本上而言就是要把群眾面臨的實際難題解決在實處,解決在群眾滿意處。這尤其需要發揮黨建的政治優勢,只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夠重視群眾的實際難題,在解決問題上更用心。中國共產黨不斷加強和完善黨的建設,與時俱進地將其與基層社會治理有機融合,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政治站位,才能夠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然,不斷完善黨的建設,才能夠讓群眾找到“主心骨”,真正實現有事找干部,干部靠得住,群眾更滿意。
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之治的根本和關鍵,推動中國之治,尤其需要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夠更好地推動中國之治的落實。在優化基層社會治理的過程中,要以黨的建設為指導,堅持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原則,保證上下同心,協同一致,目標明確,不負使命。顯然,只有統一在黨的領導之下,才能夠讓各項工作協調推進,能夠更好地推動中國之治的落實。
堅持問題為導向。黨建能夠為中國之治的落實疏通“梗阻”,能夠讓基層黨員干部深入到群眾中去,把群眾面臨的實際難題解決好。這就需要我們黨的建設增強針對性,以促進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著力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和煩心事為根本導向,著力呈現黨建工作的全面性、目標性和前瞻性,確保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顯然,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才能夠在黨建推動中國之治的過程中,更好地找準著力點,提升中國之治的成效。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要把中國之治的“果實”更好地惠及人民,需要牢牢抓住“黨建”這關鍵,更需要在執行力上多下功夫,把每一件事關群眾利益的事情做實做好,才能夠更好地依靠和發揮人民的力量,書寫中國之治更優秀的答卷。(陳時新)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嚴守政治紀律,更加堅決地服從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2020年12月3日上午,河南高發公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商丘分公司黨委書記周斌,紀委書記、工會主席李有才,副總經理周子恩,4位總經理助理及各基層單位的黨政一把手共計40余人在商丘木蘭收費站召開黨建工作現場觀摩會。
講政治的原則要求必須貫徹到黨的一切工作中,經濟工作也不例外。而且,講政治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不講政治就不可能真正抓好經濟。近些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如收入差距拉大、少數黨員干部貪污腐敗、生態環境問題嚴峻等,都與一些黨員、干部弱化甚至放棄了講政治密切相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處理好基層黨組織與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是實踐黨的宗旨的重要陣地,是展現黨的形象和作風的旗幟。“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抓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都不可放松。”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是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政治保證。
河南省鄭州市隴海北三街118號院建成33年,頭頂電線雜亂似蛛網,院里雜物落滿灰,下水道一個月堵兩三回。隴海北三街片區改造項目成立臨時黨委,下設5個黨組織,分別對應隴三社區、共建單位、職能部門、施工單位、監督單位,逐戶上門,多方協同。
?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各項工作面臨挑戰,黨建工作也不例外。
張家口市橋東區緊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配合街道、社區積極實施“紅色引擎工程”, 讓社區軟硬件環境不斷提升。目前,張家口市橋東區已經實現了全區192個小區的“紅色物業”全覆蓋,2020年啟動實施15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小區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居民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為了把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變為服務群眾的“最美零距離”,承德市雙橋區開展實施“紅網覆蓋”工程,建立700多個黨建工作網格,選派3500余名網格員,吸納186個市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進駐社區“大黨委”發揮作用。依托“網格黨建”的探索和創新,承德雙橋區走出一條共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創新探索之路。
潤州區韋崗街道位于鎮江市西郊,距市中心約15公里,下轄1個村,17個村民小組。充分整合轄區黨員、熱心村民、共建單位志愿者力量,200余名黨員志愿者全部“入網進格”,為網格注入更多“紅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