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4日14: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自去年5月任貧困村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萬年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劉強早已習慣了整日的忙碌。“村民的事無關大小,村民信任我才會找我,所以累點苦點都值得。”劉強說,通過與鄉親們近一年時間的朝夕相處,他早已融入萬年村這個“大家庭”,能夠力所能及為大伙辦實事,也是一件幸福事。
雖然不是本地人,但現在的劉強已成為萬年村“百事通”。自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劉強花大量時間入戶走訪,第一時間摸清吃透村情,尤其對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精準摸底,快速熟悉脫貧攻堅各項政策,并尋求正確路徑將政策落地到萬年村。
劉強記得,剛到村上時,正是采茶的時節,村民大多早上四五點鐘出門采茶,一直忙到晚上七八點鐘才會回家。“白天根本見不到人,走訪只能安排在晚上。”劉強說,白天,他就盡快熟悉村情,晚上則挨家挨戶入戶走訪,做到不漏一戶一人。
“經常晚上10點還在農戶家里入戶走訪。”最終,劉強用兩個多月時間,將整個萬年村走訪了一遍,并對村民的家庭狀況、致貧原因、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詳細了解,寫在本上,記在心里。就這樣,通過走訪,劉強全面掌握了村里發展急需、村民生活急盼的第一手材料。
在劉強看來,村上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仍然是產業發展后勁不足。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劉強決定與村兩委一道,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開辟農旅融合新路,多條腿走路,多渠道增加收入,帶領村民增收致富,齊奔小康。
制定好了“規劃圖”,更需要“施工圖”。如何有效發揮現有村級資源,助力萬年村更好更快發展?顯然對于眼下的萬年村而言,“轉型升級”成了當務之急。
如何轉型升級?首先要找對路子,“里子”和“面子”兩手抓。據劉強介紹,剛到村上他就接手了“道德超市”在萬年村的落地。他第一時間細化方案,最終在5月底迎來了超市開張。
有別于其他超市,“道德超市”明確將生活垃圾治理、戶廁改造、濕地池建設、庭院改造、清河行動、畜禽糞污治理等納入積分項,并單設了家庭整潔類1星、2星、3星專項積分項,創新村民自治形式,調動村民參與集體建設的積極性。
如今,村民們的內生動力得到了充分激發,干勁十足。萬年村“里子”得到了提高,“面子”也同樣不能忽視。
集體經濟是未來萬年村產業發展的重頭戲,在該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劉強與村兩委商量,決定將村內原有的集體經濟產業園重新規劃,整體打包流轉給有能力的人,創新發展模式,讓集體經濟真正發揮作用,成為助農增收的新引擎。
“現在我們還在村內打造了綠化景觀節點,下一步發展重點還有鄉村旅游。”劉強說,未來他還打算借力村內已發展產業,走農旅融合產業發展之路,進一步增加產業附加值,激活萬年村鄉村振興發展活力,帶火鄉村旅游。
今年受疫情影響,落實脫貧任務、抓緊農業復產,劉強更沒有松勁。
立春過后,為抓緊時間恢復春耕備耕工作,他積極組織協調春耕物資,引導村民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開展春耕生產,并及時與扶貧部門對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關注建檔立卡貧困戶及貧困人員,研究2020年具體脫貧工作項目內容,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謀劃“金點子”。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劉強的駐村工作得到了認可。前不久,他被四川省委組織部擬表彰為全省優秀第一書記。在劉強心里,要做好駐村工作,需要的就是敢做、敢干,只有一件一件地干在實處,把脫貧和鄉村振興工作做真、做好、做實,群眾才會更加支持。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24日 15 版)
題: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成就——5位新當選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代表的奮斗故事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作業二班班長胡洪煒被人們稱為“禁區勇士”,是世界±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第一人。
“孟州供電公司派駐盧村第一書記的幫扶工作真抓實干,成效顯著,確實是行勝于言。”11月11日,焦作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鄭向陽在孟州市供電公司定點幫扶工作調研現場,對第一書記行東濤給予了肯定評價。
曾明是寧夏科技特派員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寧夏海原縣高臺村駐村第一書記。曾明還為村民義務舉辦科學種養殖培訓班,發展林下經濟,描繪出脫貧富民與生態治理和諧共生的鄉村圖景。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掐指算來,在會昌縣的精準扶貧幫扶村駐點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幾年下來,靜心回想駐村工作的經歷,會有一些點滴閃現出來,激起人心中的感觸。此后,每當經過這個小組,總有人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吃杯茶”,在這杯清澈的茶湯里,好像總能品出一些別樣的甘甜……
記者近日從國務院扶貧辦舉行的2020年全國駐村幫扶工作培訓班上了解到,廣西堅持把駐村幫扶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工程,以“三定”實現“三個確保”,有力推動脫貧攻堅責任、政策、工作落實。
在科爾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鎮新營子村,一名長相斯文、穿著樸素的男子正和大家一起忙碌著,他是村民們親切稱為“小林書記”的林萬梁。科爾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鎮新營子村駐村書記林萬梁(左)和科左后旗思源種植業合作社成員在大棚里查看農作物長勢(2019年5月16日攝)。
那一天, 離立春還有六天,迎春花還沒有開……他是河南省民權縣第一初中駐村第一書記王德恩。“我將成為一名扶貧干部,奔赴基層農村,踏上新的征程”——王德恩工作日記
為解決增收難題,2018年拉依蘇村結合貧困戶實際,為每戶送去“扶貧雞”,買賽地家領到了200只雞苗。” 在買賽地一家的帶動下,拉依蘇村和225團各族農民主動增收致富的意愿不斷增強。
河南省民權縣第一初級中學駐王橋鎮郝莊村第一書記,2020年1月29日上午9時37分,在到郝莊村開展防疫工作途中,于S211省道與鯤鵬路交叉口附近遭遇車禍,不幸因公犧牲。
2015年以來,我省先后選派兩批共2.5萬名駐村第一書記,選派2.1萬個駐村工作隊、6.6萬名駐村隊員,成立3.8萬個村級脫貧責任組。各級駐村干部讓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精準落地,成為貧困群眾最可信賴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