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4日10:26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中國糧食產量還有上升空間嗎?科學家:只要不怕胖,敞開吃)
小小一粒糧食,牽動百姓神經。
聯合國糧農組織曾在四月初警告,“如果不盡快采取措施,預計4月至5月就會出現糧食供應危機。”而在G20農業部長會議特別會議上,一份聯合聲明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農業勞動力流動和投入品供應所遭遇的沖擊將很快對糧食生產構成嚴峻挑戰,危及所有人的糧食安全。”
在糧安問題成全球性挑戰背景下,中國如何端穩自己的飯碗?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保”,“保糧食能源安全”位列其中。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更是民生,如何強調都不為過。疫情沖擊下,查點“糧倉”,回復疑問。
國人每年會消耗多少糧食?今年小麥夠吃嗎?藏糧于技,我們還有多少“絕招”挖掘糧食潛力……近日,就糧食安全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部分專家。專家們認為,我們糧庫滿滿,不必要搶糧、囤糧。我們有足量的生產能力和儲備能力確保糧食安全。
糧食進口受限引發搶購現象,專家怎么看?
不必要搶糧、囤糧,只要不怕胖,盡管敞開吃。
“從我們目前擁有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來說,我們是不會存在糧荒的。”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給出了答復,“中國不會出現糧荒,但的確應高度重視糧食安全。”
“中國不缺糧”,這也是科技日報記者采訪的眾多專家的共識。
“大家重視糧食是好現象,但在疫情階段,大家不必慌張。”河南科技學院茹振鋼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小麥育種專家,他培育的“百農矮抗58”被稱為“黃淮海第一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人吃的每8個饅頭中,就有1個來自他培育的小麥品種。
對于糧安問題,茹振鋼教授非常自信,“我們的國家存糧還是比較多的,我們的糧食生產能力非常強。”
茹振鋼的底氣,來源于科技。他表示,“藏糧于技,我們的技術在進一步地提升,我們每年小麥的正常產量是1億3300多萬噸,這個基本上就保證了國人的需求。”
在茹振鋼看來,國家每年進口小麥在300萬噸到350萬噸之間,占我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2%左右。他強調,“這個(占比)不大,國外的糧食市場(波動)對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不構成威脅。”
“我們有足量的生產能力和儲備能力。我們糧庫滿滿,國家有糧,心中不慌,不必要搶糧、囤糧。”茹振鋼幽默地說,“只要不怕胖,盡管敞開吃”。
中國人每年會消耗多少小麥?今年小麥夠吃嗎?
兩個關鍵因素決定了今年還是豐收年。
眼下,全國多地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搶抓農時開展春播。
茹振鋼認為,“從我國水資源分布和光照資源分布上來講,整體上,吃稻米的占60%,吃小麥的占40%,那么就是要有約6億人吃小麥,這個每年的需求量大致是在1億3000萬噸左右。”
“今年小麥夠吃嗎?”按照他的估算,我國每年的小麥產量大致是在1億3340萬噸左右,這個數量基本上能夠保證國人的需求。據了解,去年我國小麥總產量是1億3359萬噸,是一個豐收年。
盡管受到疫情沖擊,但茹振鋼有信心,“今年還是一個豐收年”。
他向記者分析,“之前已經奠定的基礎較好,冬季溫暖,積溫高,給小麥生長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而今年的穗頭大、穗子多,這已成為產量構成因素的最關鍵的內容。”
在“紅線”之外,如何挖掘“無中生有”的糧食耕種面積?
向一億畝鹽堿地要糧,多養活八千萬人口。
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連線采訪時,袁隆平院士還在海南三亞南繁育種基地忙碌著。瞄準國人端穩自己的飯碗,在以科技之力提升耕地畝產量之外,這位已近“鮐背之年”的老人提出了新方案。
“我國有15億畝鹽堿地,如果我們抓緊開展耐鹽堿水稻品種培育及核心技術研究,并將其中1億畝改造成水稻田,按每畝300公斤估算,有望每年增加能養活8000多萬人口的糧食產量。”袁隆平院士說。
實際上,這個新方案已經落地,并獲得了突破。據湖南雜交水稻中心消息,技術路線上擬利用雜種優勢技術培育高產、優質、適應性廣的耐鹽堿水稻重大新品種,構建不同鹽堿地生態區耐鹽堿水稻豐產高效應用模式并大面積示范。
“耐鹽堿水稻研究許多國家都在做,甚至有些國家已經研究了幾十年,但進展都不大。為什么我們僅通過短短幾年研究,就有所突破?”袁隆平說,“因為我們將水稻耐鹽堿基因與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結合了起來。”
袁老堅信“雜種優勢利用+耐鹽堿基因”,是實現耐鹽堿水稻育種目標的關鍵。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燭則透露,今年,在袁隆平院士親自安排下,他們已在內蒙古興安盟、黑龍江肇源、吉林大安、遼寧盤錦等全國10省份地區部署耐鹽堿新品種示范,部分示范基地現已完成播種。
挖掘糧食潛力,我們還有多少“絕招”?
向科技要糧,中國糧食增產還有很大潛力。
全球變暖造成糧食產量降低?答案是肯定的。四月下旬,從中科院傳來的一則消息讓人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在經過六年多的努力之后,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郭房慶研究組,在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和產量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這是獨辟蹊徑的一招。據郭房慶研究員介紹,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高強光條件或高溫脅迫,通常會引起葉綠體中的活性氧累積,抑制光合作用過程。如何提高葉綠體內的光合復合體PSII修復效率,進而增強植物的光合效率,這成為全球科學家的挑戰。
按照以往,科學家們大多從葉綠體內尋求解決方案,但郭房慶課題組突破思維定勢,利用先進的遺傳工程手段,克隆并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由高溫響應啟動子驅動的“融合基因”,并整合擬南芥、煙草和水稻的基因組。經過遺傳轉化,在擬南芥、煙草和水稻三種植物中,成功創建了一條全新的、細胞核融合基因表達的D1蛋白合成途徑。
這就相當于在天然的葉綠體途徑之外,中國科學家另開辟了一條途徑來提高植物高溫抗性和光合效率。更好的消息是該成果分別在上海松江和海南三亞陵水育種基地進行了多年驗證,水稻增產幅度在8.1%-21.0%之間。
無論是袁隆平院士,郭房慶研究員還是茹振鋼教授,這句話成為科學家們的共識:向科技要糧,中國糧食增產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同是早稻,為何湖北減播、江西擴種?
因天制宜,趨利避害。
為了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眼下,國內部分省市對種糧計劃做了調整。
如湖北早稻播種面積調整到150萬畝,較上年減50萬畝;而江西省則擴大早稻種植,確保早稻在1800萬畝以上,雙季稻穩定在3600萬畝以上。
為何在早稻面積上,一個要減,一個要增?
“這叫因地(天)制宜。”資深農業氣象專家黃智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雖然湖北與江西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但湖北大部地區屬北亞熱帶,江西基本屬中亞熱帶,在熱量條件上江西更適宜發展雙季稻。”
湖北地區如江漢平原,北接南陽盆地,是春秋冬季冷空氣南下的通道,相對于江西早稻播種育秧階段,易遭受低溫(日均溫連續3天或以上低于10℃)導致爛秧;又在雙季晚稻抽穗楊花期,易遭結實率下降的秋寒危害(日均溫連續3天或以上低于20-23℃)。
黃智敏說,兩省在種植面積上的增減就在情理之中了。
需要強調的是,確保糧食安全的最佳途徑,應是充分利用氣候資源。黃智敏認為,農業生產是在“露天工廠”,作物的干物質90%-95%來自于光合作用,而光、溫、水等氣候資源是可再生的而且廉價的,人們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對作物實行連、間、套乃至混作,提高氣候生產力。
“當然,充分利用氣候資源要時刻掌握一般氣候規律,因天制宜,趨利避害。”黃智敏說。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 聽“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主航員張偉,講述萬米深潛背后的故事。葉聰,曾擔任“蛟龍”號首席潛航員和“深海勇士”號副總設計師,被任命為“奮斗者”號總設計師。
不遺余力呵護綠水青山,北京懷柔的藍天,著實是一微克一微克摳出來的。 近年來,懷柔區以突破懷柔科學城為統領,以生態涵養為底線,加快推動會議休閑、影視文化等功能要素融合發展。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后全景相機環拍成像。“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后拍攝的圖像很快被播放,最后一幀顯示出探測器的一只腿在多塵的月球表面上投下了陰影。
目標2035我們一起走 但這一刻請不要停下了腳步
據意大利媒體《共和報》11月28日報道,德國著名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凱庫勒(Alexander Kekul)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全球正在傳播的新冠病例中,其中99.5%可追溯到來自于意大利北部的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而該變異毒株并非來自中國武漢。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在回答總臺記者提問時表示,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合作展開新冠病毒溯源工作。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 邁克爾·瑞安: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合作展開病毒溯源工作,對信息持開放性態度。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在回答總臺記者提問時表示,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合作展開新冠病毒溯源工作。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 邁克爾·瑞安: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合作展開病毒溯源工作,對信息持開放性態度。
外媒稱,人工智能正在飛速發展,以至于該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已經幫助創建出了知道何時不能信任人工智能的神經網絡。報道稱,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的計算機科學家亞歷山大·阿米尼說:“我們不僅需要生成高性能模型的能力,而且還需要了解何時不能信任這些模型的能力。
研究顯示,人類對野生生物施壓程度較高的地區涵蓋了全世界互聯程度最高的城市中超過40%的部分。研究人員確定了在人類對野生生物施壓的地區中,哪些地區的衛生系統條件更薄弱。
疫苗是克敵利器和終極大招。產業界合作成為重要推進器。至少11種進入III期臨床試驗。中國以實打實的行動 為全球疫苗研發注入信心和能量。“唯一的希望是科學、找到解決辦法和團結”。團結合作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