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5日12:00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4月15日是我國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教育專家呼吁——
筑牢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屏障
■解放軍報記者 張軍勝
2020年新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習主席強調,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3月2日,習主席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風險挑戰。如何正確理解生物安全的內涵與外延,如何準確把握生物安全和國家安全之間的關系,在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朱康有和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安全政策專業委員會高級研究員溫元麟。
朱康有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高級研究員。
溫元麟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安全政策專業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國家防災減災基礎研究專家、國防教育專家。
息息相關
并不遙遠的話題
記者:對普通人而言,生物安全這一概念似乎比較陌生也比較遙遠。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引發各界對生物安全的高度關注。如何理解生物安全的內涵與外延?
朱康有:生物安全其實離普通人并不遙遠。無論是瘋牛病、埃博拉病毒,還是非典、禽流感、非洲豬瘟,相信許多人都記憶猶新。在人類歷史上,多次發生并造成嚴重損失的瘟疫,以及20世紀戰爭中出現的細菌戰,都與生物安全有關。現在,我們一般講的生物安全,與20世紀人類改造世界的巨大技術能力,尤其是生物技術開發造成的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潛在威脅緊密關聯。
目前,國際上關于生物安全并無統一定義。我們從其名稱上不難推斷,生物安全涉及具有生命活力的物體——包含動物、植物、微生物所屬各種類,它們都有一定生存和繁殖能力、具備遺傳與變異特征。經過自然界的長期演化,各種生物之間盡管存在“適者生存”的競爭法則,但總體上共存共處,在地球上形成了一個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大系統。一旦某種生物的發展遭受自然或人為的“擾動”而不能很快恢復其本來的平衡狀態,就可能對其他物種構成威脅。生物安全,簡單地說,就是生物體對人體及生態系統是否安全,有時特指生物體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后對人體及生態系統是否安全。
溫元麟:在普通人看來,生物安全更像一個學術概念,但實際上,生物安全無處不在,與每個人的生存與發展都密切相關。例如此次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上許多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生物安全可從狹義和廣義來理解。狹義的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現代生物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即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風險。廣義的生物安全則包括重大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外來生物入侵、生物遺傳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的流失、實驗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藥性、生物恐怖襲擊、生物武器威脅等等。
風險巨大
攸關全局的安全
記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提出,“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如何認識生物安全在總體國家安全中的地位?
溫元麟:生物安全在總體國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至少由以下3個方面的因素決定。
一是由生物安全的特性決定。它幾乎涉及所有與生物體、生物制品關聯的實踐領域。在社會管理層面,生物安全涉及部門眾多,影響廣泛。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許多傳統的生物安全問題依然存在,外來生物入侵、突發傳染病疫情等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波及面更廣、傳播速度更快、危害性更大。此外,基因組學、基因編輯、合成生物技術等的誤用、濫用或者疏忽,都可能給社會帶來諸多復雜的新型生物風險。
二是由生物安全的重大風險決定。近年來,由生物安全引發的各類風險已滲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對國家核心利益產生重大影響。從全球范圍看,生物安全形勢呈現負面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傷亡人數多、經濟損失大、防控難度大的特點。一個國家如果出現生物安全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其公民健康、社會秩序、經濟運行、國家安全和政局穩定。
三是由目標任務決定。生物安全的社會治理旨在弱化或消除生物風險,重在維護總體國家安全。加強生物安全治理,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國防安全。
朱康有:2003年以來暴發的多起重大疫情,引發人們對我國生物安全的思考和關注。“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這些重要表述,體現了國家意志和頂層設計。
在總體國家安全框架中,生物安全既涉及外部安全又涉及內部安全,既有傳統安全因素又有非傳統安全因素,既關聯自身安全又關聯共同安全,且關乎人類命運共同體“普遍安全”的構建。我國是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生物安全與人民生命健康緊密相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迫在眉睫
良法之治的體系
記者:從非典、禽流感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突發重大疫情多次對我國的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如何看待盡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和制度保障體系?
朱康有:社會在不斷發展,安全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拓展。此前,我國相關領域的一些管理辦法,還存在管理內容不夠全面、管理權限不清等問題。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多項制定生物安全立法的議案建議,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盼。因此,制定一部具有基礎性、系統性、綜合性和統領性的生物安全法十分必要,應通過立法確立生物安全領域的基礎性制度原則,突出風險防范,用法律武器保衛國家生物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據悉,生物安全法草案已于2019年10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我們企望這部法律盡早出臺實施、發揮效用。
溫元麟:法治和制度保障是維護生物安全的兩把“利劍”。為此,亟須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高度建立并完善生物安全法律法規,盡快出臺生物安全法,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對生物風險監測與評估、預警與控制、信息上傳與發布、技術培訓與宣傳、防災與減災等方面都進行明確規范。唯有如此,才能讓生物安全工作全面有法可依。
在制度建設方面,除了必要的、全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外,應加強對生物安全風險評估、調查、監測、預警的標準研發,形成系統、完備的生物安全標準體系等;加強生物安全風險的綜合社會治理,在黨的領導下充分調動一切積極有效的社會治理力量,明確各方面責任,體現生物安全風險社會治理的綜合性、全面性、預防性和可操作性,構建嚴密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確保出現重大生物安全危機時,能夠迅速、及時、有效應對;培養一支穩定的、具備較強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生物安全研究與管理隊伍,適應生物安全治理的要求。
命運與共
攜手全球的事業
記者:當前,生物安全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地位愈加凸顯,各國在享受生物技術發展紅利的同時,也面臨著生物技術誤用和濫用、生物恐怖主義等嚴峻挑戰。我國應如何深化生物安全國際合作,積極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朱康有:你提出的這一人類面臨的兩難困境,其實是技術“雙刃劍”效應的反映。近年來,一些科學家“踩紅線”的研究活動屢見不鮮,引起國際安全專家和輿論的擔憂。
生物安全跨越地區和國別的界限,已成為關涉全人類福祉的緊迫問題。2020年3月,習主席在致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慰問電中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這一倡議表達了攜手國際社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聯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主張。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定期與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舉措,所采取的合作、透明、負責任的態度有目共睹。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遭受的疫情和困難,我國政府和人民感同身受,在全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克服自身困難,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多種形式、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這種有擔當、負責任的態度,是攜手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生動實踐,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溫元麟: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疫情讓人們再次認識到,這是一個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的時代,也是一個局部問題和全球問題彼此轉化的時代,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一直以來,中國積極致力于加強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正穩步推進國家生物安全立法進程,在生物安全領域以良法保障善治。
當前,應加強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國際合作。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個國家出現,作為負責任大國,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溝通交流,加強同有關國家的科研合作,為推動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國責無旁貸。
全民關切
正當其時的教育
記者:對于加強全民生物安全宣傳教育,普及生物安全知識,使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充分認識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現實性,有哪些好的建議?
溫元麟:今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動主題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關注的焦點,開展生物安全教育正當其時。生物安全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我們應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積極鼓勵全社會參與生物安全宣傳教育,形成全黨、全軍、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應把加強全民生物安全宣傳教育納入貫徹落實防范重大風險的工作部署之中,納入各級領導干部的議事日程。
另外,可針對不同受眾編寫一系列培訓材料和科普讀物,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在大中小學課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場所,通過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等多種形式,宣傳有關生物安全的知識。
朱康有: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攸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當前,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加強全民生物安全宣傳教育、普及生物安全知識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以前,很多人或許覺得生物安全離我們很遙遠,認為是科學家的事情,然而,看不見、摸不著的新冠病毒給許多人上了一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喝白酒可預防新冠肺炎”等謠言都曾有過一定范圍的傳播。為什么會這樣?缺失生物安全知識的宣傳普及教育,是一個重要原因。建議將生物安全知識納入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建立多元分層的生物安全教育培訓體系,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物安全宣傳教育。在各級領導干部中開展學習培訓,以提高應對生物安全問題的能力。
十五號主席令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2020年10月1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審議 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制度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昨天(13日)提交審議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此次提交審議的修訂草案強化了公共衛生安全與生態安全并重的理念。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類福祉和未來。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
岳仲明表示,這次制定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著重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不斷總結疫情防控經驗教訓,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的修改完善,抓緊修改國境衛生檢疫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十次委員長會議1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栗戰書委員長主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曹建明、張春賢、沈躍躍、吉炳軒、艾力更·依明巴海、萬鄂湘、陳竺、王東明、白瑪赤林、丁仲禮、郝明金、蔡達峰、武維華出席會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4月8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指出,“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廣義的生物安全則包括重大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外來生物入侵、生物遺傳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的流失、實驗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藥性、生物恐怖襲擊、生物武器威脅等等。溫元麟:生物安全在總體國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至少由以下3個方面的因素決定。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國已制定了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一系列公共衛生及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規。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積極主動履職,抓好任務落實,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