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5日09:02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這4組數據告訴你沒必要囤糧)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馬愛平
有些人擔心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會出現食品短缺,市場上出現一些囤積搶購米面糧油的情況,4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召開的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介紹了我國糧食產量、人均糧食占有量、糧食庫存量、我國谷物進口量四組數據,告訴你囤糧真沒必要。
“我國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人均糧食占有量470公斤,庫存消費比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谷庫存大體相當于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我國谷物進口數量不大,主要調劑需求結構。”魏百剛說,“所以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誰買誰有,沒必要屯糧,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
我國有實力平抑國際糧價波動
在新聞發布會上,科技日報記者提問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國際糧食價格出現上漲,國際糧價上漲會不會傳導到國內?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回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期國際糧食價格確實有所上漲,糧食安全現在又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對此我們應該冷靜理性看待。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
據了解,當前世界糧食供給是充足的,2019/2020年度世界糧食(不包含大豆)供給量為34.7億噸,總需求量為26.7億噸,期末庫存近8億噸,庫存消費比近30%,從全球供應總量來看,不存在短缺問題。近期國際糧價上漲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費的影響,我國谷物凈進口量1468萬噸,不到300億斤,占我國谷物總消費量的2%左右,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糧價的影響十分有限。
據介紹,3月份以來,我國大米零售價每公斤6.6元,面粉零售價每公斤3.95元,價格保持穩定,市場供應平穩。
魏百剛強調:“最重要的是我國小麥、稻谷庫存充足,一旦糧食市場出現波動,我們國家有充分的調控手段進行平抑,完全有能力應對外部影響。”
科技日報記者馬愛平現場提問
國家糧食局:疫情未動中央儲備糧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云介紹,我國糧食庫存分政府儲備、政策性庫存、企業商品庫存,還有一部分農戶存糧,通常不統計。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這是我們守底線、穩預期、保安全的“壓艙石”。地方儲備糧就是按照能夠滿足產區3個月、銷區6個月、平衡區4.5個月市場供應量建立的。
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云
中央釋放重農抓糧強烈信號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來釋放重農抓糧的強烈信號。經國務院批準,農業農村部及時將今年糧食生產目標下達各省人民政府,把穩定糧食面積作為約束性指標,同時發放東北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等,這些資金規模總體是穩定的,而且繼續實施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并提高了早秈稻和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價。
在當前國家財力相對比較緊張的情況下,這些政策能夠保持穩定,有的還能有所增加。政策已見成效,今年糧食種植意向面積是穩中略增的,目前夏糧長勢較好,豐收有基礎,春播進展總體順利,應該說,糧食生產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局。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
糧食安全:應急保障有體系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介紹,為了保障糧食安全,一是有充足的原糧儲備;二是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建立了能夠滿足10到15天的成品糧儲備;三是布局建設一批應急加工企業、應急供應網點、應急配送中心和應急儲運企業。
這里有一組數據向各位記者通報一下,目前全國共有糧食應急供應網點44601個,應急加工企業5388家,應急配送中心3170個,應急儲運企業3454家。國家建立了糧食市場兩級監測體系,國家級糧食市場信息直報點1072個,地方糧食市場信息監測點9206個,覆蓋了重點地區、重點品種,能夠密切跟蹤糧食供求變化和價格動態。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關于我國糧食產能如何建設的問題,魏百剛表示,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糧食產能建設,圍繞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突出抓好良田、良種、良機、良技四個關鍵點。
一是良田。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建設好10.5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加快建設“一季千斤,兩季噸糧”的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到今年將建到8億畝。
二是良種。近些年我們持續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和大豆四大作物良種聯合攻關,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提高到95%以上,為滿足人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的需要,現在正加快培育推廣高產穩產、多抗廣適、品質優良的新品種,增加綠色優質糧食供應。
三是良機。目前小麥耕種收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機收和水稻機插環節還有一些薄弱點,正在加快科研攻關和試驗示范。同時,針對我國地形地貌多樣的特點,加快研發復合型農機裝備,適應丘陵山區作業的小型農機具。
四是良技。這些年,我們國家糧食增產主要得益于單產提高,科技發揮了關鍵作用。2019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今年將打造一批科技引領的示范縣、示范村鎮,建設100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繼續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推動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給農業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鄉村建設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重點話題。鄉村建設行動即是順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這種內在要求,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改善鄉風鄉貌的重要舉措。在加強縣域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
兩個“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放在一起,更凸顯了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體系的意義。當前,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據悉,《指導意見》還提出,到2023年,實現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和資金績效明顯提高。鼓勵在全省范圍內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昨天(2日)發布,鄉村治理試點啟動一年來,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各級有關部門完善了鄉村治理制度安排。
農業農村部昨天(11月30日)發布,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0個整縣推進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規范不夠、質量不高、指導服務薄弱等問題。
昨天(11月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市閉幕,交易金額達418億元,比去年增長9.8%。本屆農交會舉行了多場直播帶貨活動,吸引線下、線上觀眾超5000萬人次,帶貨銷售過億元。
為鞏固和擴大長江禁捕退捕成效,加強長江口水域禁捕管理,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決定擴延長江口禁捕范圍,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長江口禁捕管理區范圍為東經122°15′、北緯31°41′36″、北緯30°54′形成的框型區線,向西以水陸交界線為界。
展會期間,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達36.0%,較上年提升3個百分點,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部今年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改善農產品品質。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搖籃、魚類基因的天然寶庫。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切實抓好中華鱘等珍稀物種搶救保護,加力推進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爭取早日重現長江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