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1日19:53 來源:小莉幫忙
三月春風吹,處處煥生機。家住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付店鎮河莊村的趙紅珍剛吃完飯,就撂下碗,忙著去照看香菇棚。
見到她的時候,她一直坐在板凳上忙碌著,如果不仔細觀察,其實很難察覺,她是名殘疾人。
“我本身就是殘疾,先天患有小兒麻痹癥,不能直立走路,如今又得了關節炎。”趙紅珍說道。
雖然趙紅珍的家離她種植香菇的大棚只有百十米。但是她每次都需要搬著小板凳挪半個小時。挪個幾十米,就要休息幾分鐘,雙腿完全使不上勁兒。
能不能誰來幫幫她呢?
“幫我的人太多了!這都是人情,都要還的!”
戳視頻更精彩
原來,在2018年,趙紅珍的丈夫患上腸癌,治療、手術、化療,幾乎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積蓄……可還是沒能挽救回來,2018年1月份去世。
本就緊巴的日子,又因治病欠下外債,婆婆又癱瘓在床。捉襟見肘的生活,讓趙紅珍為難的想哭。
“為了孩子,我也要堅持下去”。隨著丈夫婆婆的相繼離世,再看看家里的孩子,趙紅珍覺得,必須要做出改變,光靠政府親戚朋友的救濟是不行的。
“我打算種香菇,累點沒啥,想著前兩年規模小,收益不大。就用小額貸款貸了5萬元,種了18000袋。”在政府政策和村干部的支持下,趙紅珍的香菇棚搭了起來。
就這樣,堅強的趙紅珍挺了過來,最忙的時候是8月份摘頭茬香菇,半夜12點起來摘到第二天晌午,買點饃掛在香菇棚里,啥時候饑了吃點。她說多睡一會,香菇長過了,就賣不上價錢了。
因為腿腳不便,趙紅珍吃飯很簡單。有時候,就掛一袋兒饅頭放在棚里。
天助自助者,所有的辛苦不會白費,現在趙紅珍種植香菇近2萬袋,年收益將近5萬元,2019年順利脫貧。
板凳上創業,趙紅珍勵志的故事感染著很多人。河南體彩攜手小莉幫忙拿出10000元助莉基金,希望可以給趙紅珍的香菇生意提供些幫助。
別人可以替你開車,但不能替你走路;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成功要靠自己去爭取;天助自助者!生活沒有過不去的難關,自立自強便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
來源: 小莉幫忙相關新聞
“直播平臺給了貧困群眾直接走入活躍市場的機會,更給我們扶貧干部提供了開展消費扶貧工作的平臺。郝小藝通過洛川第一書記成立的第一書記消費聯盟,將香菇售賣與網絡直播帶貨結合,今年第二批、第三批香菇已經早早預售一空。
南陽市桐柏縣埠江鎮付樓村黨支部書記李健,多年前的一次意外失去了右臂,而他卻用了八年的時間,從一個殘疾貧困戶蛻變為當地脫貧先鋒,從一個普通黨員成長為村黨支部書記,自強不息讓他實現了諸多身份的轉換和超越。
4日下午18點,一輛滿載著香菇的西峽香菇鐵海聯運班列從南陽站緩緩駛出,一路向東奔向青島港,隨后將在港口分裝,通過船舶運輸出口。這趟鐵海快運班列運輸的貨物主要是西峽的干香菇以及香菇罐頭,還有木耳和腐竹等農產品,價值1.4億元人民幣。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棉伙棉伴智能襪業扶貧車間,工人在智能襪機生產線上作業。錯高村的探索實踐,為中國廣袤大地上更多的傳統村落、民族村寨走進小康提供了經驗。
新華社鄭州9月25日電題:河南西峽:小香菇“三級跳” 育出百億大產業——伏牛山看新變 一批“菇農”變身“菇商”,西峽縣培育出全國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場。西峽縣委書記周華鋒說,西峽香菇從“靠山吃山”起步,在“守護青山”中轉型,實現“買全國、賣全球”跳躍發展的核心就是解決好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
這是8月19日拍攝的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東明鎮澗北村食用菌產業園裝配車間外景(無人機照片)。作為這一集群的重點建設縣,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建立了香菇生產的規范技術體系,實現了工業化、標準化生產。
這時,隔著雨霧,南俊鋒突然注意到路邊有許多間用來貯存香菇的冷藏室,這些冷藏室被一些外來的客商租用。回家之后,南俊鋒向父親感慨菇農的不易,同時也將自己想要種植香菇的想法告訴父親。
“羊肉湯、紅燒肉、鯽魚湯,再來一份……”8月8日是湖南瀏陽市民彭越明的生日。在引導餐飲企業轉變經營理念的同時,淮川街道制定了機關食堂節儉用餐十條措施,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位于中國香菇之鄉西峽縣的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同樣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面對疫情影響,該公司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保證市場供應和民生需求。仲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屈云鵬說:“今年二月十七號復工以來,(我們)加班加點滿負荷的生產。
同樣以菌菇聞名的鎮平縣,則通過縣政府成立的同富小康大數據開發有限公司,大力發展以雙孢菇、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目前,同富小康公司研制生產的香菇饅頭已投放市場,并成功打入南陽市知名連鎖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