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10:34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直播平臺給了貧困群眾直接走入活躍市場的機會,更給我們扶貧干部提供了開展消費扶貧工作的平臺。”
“通過洛川第一書記消費聯盟,通過直播帶貨,第二、三批香菇已經預訂一空。今年香菇產了5萬斤,村貧困戶除工資外,人均增收2500元。”
“做了第一書記更能深切感受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是多么向往。感謝人民優選直播平臺展示了農村的優質農產品。”
“網絡銷售是電商平臺帶給山區農民的時代紅利,讓更多的農村老百姓可持續的、有尊嚴的生活,讓廣大消費者能夠品嘗到更多有機綠色放心的好食品。”
11月28日,在人民優選直播大賽總結大會暨頒獎典禮活動的現場,河北省灤平縣平坊滿族鄉于營村第一書記呂曉勛、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老廟鎮過村第一書記郝小藝、云南省文山州格當村第一書記鄭文文、河南省虞城縣利民鎮西關村第一書記時圣宇向大家分享了他們在扶貧路上的故事。
直播帶貨,以“小屏幕”打開“大市場”,用消費扶貧助推產業扶貧良性循環發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探索出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新模式。而在這一探索過程中,無數的駐村第一書記盡銳出戰,成了聯通上下,打通精準扶貧最后一公里的中堅力量。
據統計,在人民網自6月以來組織的人民優選直播大賽活動中,報名參賽第一書記扶貧專場的駐村第一書記達326位,并有30位在大賽中獲得“人民優選(第一書記)特約推薦官”證書。
呂曉勛:電商平臺讓村民可持續地增收
圖為駐村第一書記呂曉勛分享扶貧故事。(攝影王鈺迪)
2018年8月,人民日報社評論部評論員呂曉勛掛職河北省灤平縣平坊滿族鄉于營村第一書記。
呂曉勛說:“經過這些年的脫貧攻堅,于營村無論是產業結構、村容村貌,還是日常管理、公共服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這兩年,(于營村)通過在人民優選平臺上銷售農產品,從來沒在網上賣過商品的老農民嘗到了網絡銷售的甜頭,不僅增加了收入,生產積極性也大大提高。”呂曉勛認為,這是互聯網時代、電商平臺帶給山區農民的時代紅利。
呂曉勛進一步表示,未來于營村打算以有機農業、民宿旅游、生態康養、教育研學為特色產業,努力把村子打造成環首都有機生活體驗地、京津冀研學旅游目的地。
“下一步,我們希望能夠和人民網、人民優選平臺進一步加深合作,讓更多的農村老百姓可持續地增加收入、有尊嚴地生活,讓廣大消費者能夠品嘗到更多有機綠色放心的好食品。”呂曉勛說。
時圣宇:把一次扶貧變成長久受益
圖為駐村第一書記時圣宇分享扶貧故事。(攝影王鈺迪)
時圣宇,是人民日報社選派駐河南省虞城縣利民鎮西關村第一書記。
在五年的扶貧過程中,時圣宇發現農民在市場鏈條中一直處于相對較低的位置,賣的是初級產品,沒有包裝、沒有故事、沒有深加工。而直播帶貨的興起,無疑給扶貧干部、貧困群眾提供了突破困境的抓手。
“直播平臺給了貧困群眾直接走入活躍市場的機會,更給扶貧干部提供了開展消費扶貧工作的平臺。”時圣宇說。
有了好的開端,時圣宇也有著更長遠的打算。他透露,借助人民優選直播大賽第一書記扶貧專場的機會,繼續做優產品、做強銷售,要把首次下單客戶變成長期客戶,把一次扶貧變成長久受益。
鄭文文:深切感受到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圖為駐村第一書記代表鄭文文分享扶貧故事。(攝影王鈺迪)
2019年8月,鄭文文作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派駐云南省文山州阜寧縣的第一書記被正式派駐到格當村。
格當村于2016年全面脫貧,但人均耕地只有0.64畝。為了做好防返貧工作,去年鄭文文開始籌備引進企業入村。
今年9月,鄭文文還化身主播,當起了格當村的代言人。“農產品銷售最大的問題就是銷售渠道,直播帶貨把娛樂和購物融合到一起,用最新穎的方式,把最偏遠山區里的產品推薦給全國各地的人,我覺得特別好。”鄭文文說。
一年多來,通過深入到扶貧工作一線,鄭文文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考察土地的時候,鄭文文主動與建檔立卡戶李清寶溝通,希望將工廠建在他家的自留地上。李寶清當即表示,如果企業能夠幫助村里發家致富,他愿意無償提供土地。
鄭文文說:“這就是我們的人民群眾,這就是我們的農民兄弟。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郝小藝:網絡直播帶貨讓貧困戶疫情期間仍能增收
圖為駐村第一書記代表郝小藝分享扶貧故事。(攝影王鈺迪)
來自延安革命紀念館的郝小藝,在2019年6月份成為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老廟鎮過村第一書記。
新身份開啟了他的創新扶貧路,而參加此次人民優選直播大賽也是他為了開展工作尋找的突破口。
村里的蘋果樹樹齡較老,為了防止返貧問題發生,郝小藝將種植香菇發展成了村里的第二主導產業。而當網絡直播帶貨這個新興事物,碰上了村里的香菇新產業,兩者迸發出了強大的能量。
郝小藝通過洛川第一書記成立的第一書記消費聯盟,將香菇售賣與網絡直播帶貨結合,今年第二批、第三批香菇已經早早預售一空。
網絡直播不光打開了渠道,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收。郝小藝介紹說:“今年香菇一共產了5萬斤,產值18萬元。村子的貧困戶都來香菇大棚打工,盡管今年遇到疫情,但除工資外,人均仍然增收達到2500元。”。
對于未來,郝小藝也已經有所謀劃。“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做大香菇產業規模,讓更多的百姓加入到合作社,讓所有人致富才是我們最根本的目的。”郝小藝說。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來抓,分秒必爭、不留死角堵住防疫漏洞,盡快把疫情控在萌芽、禁在局部。——要落實院感防控,加強和規范定點醫院的管理,提高定點醫療機構防護等級,嚴格落實日常院感防控規章制度措施,堅決避免發生院感事件,堅決守住醫院安全防線。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孫筱和早出晚歸、爭分奪秒,制定企業防疫和復工指南,助力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全市率先實現億元以上產值企業、規上企業100%復工;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干部聶永平始終關心村里無房戶老陶一家的生活困難,梳理閑置宅基地,多方籌集資金為老陶蓋起三間新房;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互利村的一些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村黨支部書記付永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過去種玉米趕上好年景一畝最多也就300元,現在一畝甘薯加工成粉條能掙3000元,又打工又分紅,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