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9日21:24 來源:浙江在線
“我們為雙方的友誼感到自豪,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朋友的幫助!”這是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收到中國首批援助物資后,在推特上發出的對中國的感謝。在此前的15日,西班牙、菲律賓、塞爾維亞三國向中國尋求援助,中國積極回應、伸出援手,在世界抗“疫”戰場上貢獻中國力量。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新冠肺炎疫情分別向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韓國、伊朗、意大利、巴基斯坦、西班牙等多國首腦致慰問電,傳遞中國情誼,彰顯大國擔當。
休戚與共、禍福相依,在深情關切中顯擔當。“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疫情面前無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這場全人類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中國戰場打得早、打得大,在舉國上下努力下積累了經驗。中國和中國人民對世界各國目前遭受的疫情和困難感同身受,對其他國家疫情防控表示慰問和支持,這是特殊時期國家與國家、人民與人民之間的真情守護,以真情暖人心,以真情聚共識。
道不遠人,人無異國,在傳遞信心中顯擔當。無論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上半場還是下半場,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診療經驗。從藥物、治療方案、檢測試劑到方艙醫院的建設,中國選擇了毫無保留地積極主動與世界協調溝通,為全球戰“疫”傳遞信心與力量。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多所高校研發的14種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進入歐盟市場,向11個國家供貨;召開了面向60個國家和組織的中國經驗分享會,主動翻譯最新版本診療方案。此外,中歐班列的加速快跑,更是為全球經濟振興和疫情防控傳遞了令人振奮的發展強音。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合作共贏中顯擔當。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國際社會對中國提供了政治支持,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人民提供了抗疫物資捐助。在全球疫情暴發的當下,還未從國內疫情完全緩過來的中國,積極參與抗疫國際合作,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成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實捍衛者。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如今,中國政府向多個國家交付了醫療防護物資援助,向世衛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并宣布對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幾十個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資援助,支持友好國家在中國市場采購醫療物資。此外,各地政府、企業、民間機構也行動起來,積極向有關國家提供捐贈,形成一場聲勢浩大的抗“疫”接力。
陽光總在風雨后。經歷共同抗擊疫情的考驗,人類將凝聚成更加團結的命運共同體,這股世界力量和大國擔當必將驅散疫情的陰霾,迎來山花爛漫的春天。
旅游企業跨界做電商,銀行APP跨界線上問診、直播課堂,金融機構跨界做外賣,加油站開始賣菜……疫情期間,許多新消費場景持續涌現。企業跨界“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為更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保障群眾生產生活,注入了強大力量。
旅游企業跨界做電商,銀行APP跨界線上問診、直播課堂,金融機構跨界做外賣,加油站開始賣菜……疫情期間,許多新消費場景持續涌現。企業跨界“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為更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保障群眾生產生活,注入了強大力量。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么樣。相信,用意氣風發的干勁,不獲全勝絕不輕言成功的拼勁,必將能答好應對疫情防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三大考卷”。
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是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往細里講,在立足“清”上,要突出清理死角盲區,由“清臟”向“治亂”拓展,由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清潔、村莊周邊清潔拓展。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積極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各地根據當地疫情的發展情況及時制定開學方案,錯區域、錯層次、錯峰開學。疫情發生之初,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調研,先后到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碼頭、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了解港口和園區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面對疫情,中國經受住了考驗,積極向世界傳遞開放合作、同呼吸共命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傳遞了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
“春山暖日和風,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山水資源得天獨厚、風物宜人,美麗的環境吸引越來越多城里人往鄉下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黨的十九大為鄉村描繪了美好藍圖。
線上教學“倒逼”授課教師更多地關注課程整體設計、框架搭建、資源整合、學習活動設計等,助推了教師從教學者到課程者的轉變。網上直播課大大解放了教育領域的生產力,在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知識融會貫通的橋梁。
我們常說,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同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傳統民俗文化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唯有重視、挖掘和利用好傳統民俗,延續鄉村文化脈絡,守護鄉村文化生態,才能夠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不絕源泉和不懈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