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2日17:45 來源:浙江在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于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改善民生福利,成為支撐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石。
當前,以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世界正步入智能化時代。包括5G網絡、人工智能、物聯網建設等在內的“新基建”,不僅在中國受到重視,世界各國都在搶占技術高地、加快產業布局,積極尋找新工業革命的“命門”,迎接新一輪的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期在未來發展中贏得主動。
發力“新基建”是國家在把握世界科技發展新趨勢和自身發展新支撐點基礎上的科學決策。近年來,中國科研創新水平穩步提高,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并跑和領跑并存的轉變,甚至在部分尖端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但想要在未來科技競爭和經濟發展中爭得上游,仍須打好基礎,推動“新基建”。
發力“新基建”,中國有底氣。隨著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消費動力回暖,中央層面密集部署“新基建”相關任務,聚焦于“新基建”范疇內的各項技術,很多地方政府也將“新基建”列入2020年投資計劃。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研發人員總量穩居全球第一,超大規模的應用場景、極具深度的消費市場以及日益增強的資本對接能力,為全力破解“新基建”各技術領域的關鍵裝備、基礎零部件、工業軟件等問題提供了強大支撐。
發力“新基建”,需要搭建開放合作平臺。充分借助“一帶一路”、亞投行、絲路基金和已有國際合作項目的資源,推進各國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產業在基礎支撐、數據服務和融合應用方面的協作,為“新基建”相關技術的國際合作提供支持,實現互聯互通、共享共贏。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平,共建合作共贏發展模式,打造國際合作示范項目,推進數據技術、標準、園區、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的試點示范,培育支持若干個具有示范性、引領性和標志性的合作項目,從而在合作共贏中提升競爭力。
發力“新基建”,需要吸引和培養人才。要堅持培育與引進相結合,既著眼于長遠發展,以重磅政策吸引高端和海外人才,又要注重人才隊伍的梯隊建設,持續不斷地抓好“新基建”人才的源頭活水,實現人才集聚的“洼地效應”,使產業和人才形成互動,最終提升中國高端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要為人才提供與其知識結構、能力素養相匹配的空間平臺,以及足夠多的高端技術崗位,激勵他們在“新基建”科研攻關中大顯身手、盡展其才。
發力“新基建”,需要統籌科學研判。推動“新基建”,絕非簡單的自上而下決策執行,需要“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相互配合,有效促使數據和應用產生更高附加值,促進社會要素資源效率改進和潛能發揮。發展更高水平的“新基建”,除了需要良好的發展基礎、強勁的發展動力及合適的發展時機外,還要有科學理性的研判,不能忽視市場機制,不能不顧成本、不顧效益、盲目投入,要有長遠目光,追求經濟性和技術的引領地位,以帶動整個產業技術水平的躍升,使“新基建”走上持續健康發展道路。
近日,金融資本研究平臺如是金融研究院發布了一份題為《新基建、新動能、新征程》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相關企業已經站在新基建的風口上,將有賽道升維帶來的增量機會,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是自2018年底“新基建”概念提出以來,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發展按下政策快進鍵。“‘安全基建’概念的提出,關注在數字經濟實體的搭建過程中建立標準化流程、引入關鍵技術,解決的就是數字經濟實體搭建的‘安全施工標準’問題。
“中國5G已經在宏觀環境、標準專利、市場優勢和產業鏈關鍵環節上全方位布局,并躋身世界第一梯隊。張平院士指出,5G新基建要建設生態,不僅對國內開放,對不同行業開放,也要對全世界開放,在理論、技術、工程、產品等方面充分發揮中國的優勢。
—————————— 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簡稱“服貿會”)上的致辭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諸如旅游、餐飲、住宿、航空等全球服務貿易行業遭受巨大沖擊。
領跑“新基建”,河南5G建設正全力加速,5G正融入中原大地千行百業。而在5月底,河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共同推進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
“過去乘坐地鐵,要么排隊微信支付購票,要么現金抵押購卡充值,不像現在,一個微笑就能瞬間通行所有站點,再也不用為沒零錢、手機沒電、忘帶票卡等耽誤時間了,出行變得越來越方便。6月30日,由貴陽市重點打造的“臉行貴陽”項目(一期)正式上線。事實上,“刷臉乘車”只是“臉行貴陽”項目中的一個應用場景。
中原大數據中心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15.46萬平方米,旨在建成國內一流的高標準示范性數據中心。據了解,中原大數據中心由河南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攜手國內一流設計單位傾力打造,項目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15.46萬平方米,旨在建成國內一流的高標準示范性數據中心。
在疫情影響下,基建投資已成為穩定經濟增長重要手段,而“新基建”的進一步落地,也為基建投資指明了方向。傳統基建帶動經濟增長作用逐漸減弱,“新基建”則是對沖今年疫情影響經濟下行風險的最有效手段。
5月14日,在湖南省“5G+工業互聯網”現場推進會上,企業負責人觀摩山河智能裝備集團的遠程遙控倉。在一個產業鏈中,工業互聯網可以整合上下游資源,實現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垂直電商等新模式,降低新產品開發制造成本、縮短產品上市周期。
一年一度的“618”購物節帶著陣陣“暖風”,吹熱了國內消費市場。圍繞擴大新型消費,加快以5G網絡和數據中心為重點的“新基建”,努力推進信息服務全覆蓋,是升級版擴內需的題中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