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5日11:3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86年前,賀龍率領紅三軍從重慶彭水縣進入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后坪鄉,并在當地召開入黔后的第一次工農群眾大會。由此,這個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深處的土家族自治縣小山鄉,成為“紅軍入黔第一鄉”。
后坪鄉地處沿河最北端,距離縣城178公里,過去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單一。如今,后坪這片紅色土地上的人們為打贏脫貧“翻身仗”激戰正酣。隨著交通、人居環境等條件逐步改善,加上產業遍地開花,以及扶貧干部扎根農村共謀致富路,高原山鄉的人們日子一天一個樣。
走路坐車又乘船,上趟縣城要兩天
以前,從后坪鄉去一趟縣城,先走路、再坐車,然后又乘船,差不多要花兩天時間。交通不便,可想而知。如今,從縣到鄉,由鄉至村,兩三個小時足夠,即便下雨天,腳上還不沾稀泥。
沿河縣司法局駐村干部趙永華對此深有感觸,過去到村里開展工作,一是路途遙遠,二是路況很差。他說,現在可謂“條條大路通后坪”,不僅通村路、通組路全部硬化,產業路、串戶路也寬敞整潔。
道路越發通暢,受益最多的自然是世代生活在深山的后坪人。在下壩村,63歲的土家族村民馮寶信牽著一頭大水牛在犁田。現在交通越發方便,來自重慶的老板到下壩村發展觀光農業,老馮現在帶牛耕田一天下來有200元的收入。過去,他們進出都是泥濘坑洼的小路,對于外人進村發展產業,這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事。
走進紅陽村,滿山的茶葉仿佛一片綠海。在茶園里,一條條蜿蜒盤旋的產業路穿梭其中。村里的茶葉合作社負責人田彪感慨道,如果不是交通條件改善,恐怕2000畝茶葉也只是“藏在深山人不識”。他說,茶園里面能實現四通八達,這要是回到過去的年代,就連做夢都想不到。
根據后坪鄉脫貧攻堅指揮部提供的數據,目前后坪鄉通村路9條,共計95.29公里,通組路34條,共計112.955公里,產業路48條,共計108.038公里。通村路有4.5米寬,并且多數加裝了安全防護設施,通組路和產業路一般都有4米寬,陡峭、危險的地方也有安全防護設施。
隨著脫貧攻堅在“紅軍入黔第一鄉”的推進,道路通暢后帶來的人居環境改善也是顯而易見。走進斯毛壩村,記者發現即便有的村民還住在過去的木瓦房里,但房前屋后都已平整硬化,廚房、糧倉、圈舍、廁所煥然一新,過去陰暗潮濕、人畜混居的雜亂狀態再也看不見了。與干部群眾交談后感受到,當前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偏遠的村莊就像毛頭小子收拾了一番,一天天靚麗起來了。
走進斯毛壩村土家族村民余恒家中,他們一家正忙著將廚房的地面進行硬化。因為有專門的人居環境整治補助,他家房前屋后硬化、改廚改廁都不需要自己出錢,只要出工出力就行。目前村里有序實施400戶,等到做完驗收合格,后坪鄉的人居環境可以說徹底改頭換面。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后坪在水、電、路、房、訊等方面都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道路通暢、農村變靚,基礎設施一年一個樣。現有80多名扶貧干部與全鄉14996名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當前著力在可持續穩定增收的產業方面再下功夫。“不能把脫貧摘帽看成是交賬,后坪關鍵是要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鄉黨委書記張鵬說。
主打茶葉小龍蝦,長短結合兩手抓
平均海拔800多米的后坪鄉,可謂是“高山云霧出好茶”,并且不少村莊都有長期種茶的歷史,當地的村民在炒茶制茶方面也很有經驗。紅陽村盛豐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茶園面積2000多畝,年產量3萬余斤,產值260余萬元,帶動周邊村寨建檔立卡貧困戶127戶脫貧致富。隨著春茶開采,用工最為密集的時候茶園可以解決400多人就業。
斯毛壩村貧困戶侯興華一家4口人,由于他和妻子生病,加上兩個孩子讀書,一年下來經濟負擔比較重。2014年,他家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告訴記者,基于目前家里的情況,要出遠門打工完全不現實,幸好鄰村在發展茶葉,給他提供了就近務工的機會。每年采茶葉,他都要去合作社干活,主要看自己手上動作快不快,利索的時候每天掙100元不成問題。
村民侯興倫的母親今年已經78歲了,但仍長時間下地勞動,身體看起來很健朗。每年春茶開采,她都要到鄰村的茶葉合作社去掙點零花錢,一季茶葉下來,老人家可以掙四五千元。侯興倫說,老人家下地做點農活感覺精神和身體都會好一些,掙點零花錢她自己心里也高興。
茶葉是后坪鄉依托良好生態優勢發展的產業之一,近年來小龍蝦逐漸在后坪這個高原山鄉發展起來。在下壩村的380畝小龍蝦基地,基地負責人王宗勇正在養殖大棚里忙碌著。看重當地的山水生態,他在兩年前選擇來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村發展小龍蝦。盡管目前已經投入300多萬元,但是他感覺到這個產業有奔頭。
“這里養殖的龍蝦品質很好,從去年的情況來看一直是供不應求,批發價大概是26元一斤,所以我完全不擔心以后的效益。”王宗勇說。后坪鄉政府很支持這個產業,當地村民也很積極,把土地流轉出來,有意愿的可以在基地務工。2019年,基地創造了17萬元的務工工資。
40歲的土家族村民馮興和在小龍蝦基地上班,多的時候每天可以拿到200元。吸引像馮興和這樣就近務工的,最多的時候有30位村民。春耕時節,王宗勇規劃發展稻蝦養殖,希望既可以推廣當地的特色大米,又可以讓小龍蝦的品質更吸引食客。他還打算發展觀光農業,以此帶動更多村民就近務工。
在后坪鄉,除了茶葉和小龍蝦,1000多畝蜜橘和500多畝李子也將陸續掛果。此外,短期的豬牛羊養殖也有效益,后坪鄉在產業發展上可謂遍地開花。目前,全鄉14996名群眾年人均純收入已從2014年的大約3000元增加到10000元。斯毛壩村輝煌肉牛養殖基地去年通過利益聯結機制,讓149戶貧困戶分紅。村主任余輝說,1000平方米的肉牛養殖基地平時還能解決村民務工。
立下脫貧軍令狀,督戰迎戰打勝仗
穿著迷彩大衣,背著裝有文件和貧困戶信息的帆布包,進村入戶開始一天的“戰貧”工作。為了讓河興村更加干凈整潔,后坪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馮立科作為河興村脫貧指揮部的指揮長,三天兩頭帶著脫貧攻堅指揮部成員村前村后跑個不停。
“雖然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升,但是清潔衛生這塊短板還需要補齊,生活富裕了還要讓鄉村美麗宜居。”馮立科說。干部不能光憑一張嘴指揮,關鍵還得和大家干在一起,現在搞脫貧攻堅工作,大家都是一線。無論是人居環境整治,還是謀劃產業發展,扶貧干部工作不分節假日,甚至不分白天黑夜,隨時都是處在一種迎戰的狀態,不達目標誓不罷休。
記者在斯毛壩村采訪時,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楊勝金帶著扶貧干部到村民家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在村民余猛的院壩里,扶貧干部同幾位村民一起,用小型拉土車拉著混凝土在平整出來的院壩里進行硬化。余猛說,現在政府出錢又出力,村民自己也有干勁,無論如何大家都要努力過上好日子。
在后坪鄉政府,除了群眾日常辦事的窗口單位,其余部門都把干部派駐到火熱的脫貧攻堅一線。鄉黨委書記張鵬剛從村里回到鄉政府,正好碰上到鄉政府采訪的記者。在鄉政府辦公室,他把這些年后坪鄉脫貧攻堅的情況一一道來。“我們立下了軍令狀,目前還有182戶462人沒有脫貧,通過已經見到成效的產業,2020年一定可以實現所有貧困人口清零。軍令如山,必須按期完成任務。”軍人出身的張鵬,話語中透著雷厲風行。
為了發揮監督指導作用,沿河縣上級政府銅仁市成立了由4人組成的督導組,專門對后坪鄉開展日常督導。督導組成員冉茂寶說,從督導中及時發現并指出問題,并在第一時間推動整改落實,更有效利用有限的時間,讓脫貧成效不打折扣。
在2020年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關頭,云貴高原上的這個紅色山鄉,“翻身仗”正在攻克最后堡壘。張鵬說,今天的后坪干部群眾好比當年的紅軍隊伍,不怕苦、不怕累,必將迎來勝利的那一天。(本報記者汪軍、吳思)
河南淅川縣老城鎮下灣村村民 張銀花:可以住宿,吃飯,吃農家飯,一年收入個三四萬塊錢沒問題,這也是個長期的收入。河南淅川老城鎮下灣村村民 石記英:收入現在是一年比一年好了,以前沒有存過錢,現在一年多少能存個幾萬塊錢。
河南淅川曾是河南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之一,同時,它又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趁著農閑,淅川縣下灣村的張銀花正忙著把自家民房改造成農家樂,不久就能開門營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下,中國外貿迎來“翻身”時刻。前三季度,我國外貿回穩向好、好于預期,貢獻增強,多項外貿指標創歷史新高。
史書記載,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隋煬帝有意遷都東京洛陽,命官營造“前直伊闕,后據邙山,左瀍右澗,洛水貫其中”的洛陽城。▲應天門始建于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正南門,歷經隋、唐、五代、北宋4個時期530余年。
一大批景區免費或打折 市場機構報告顯示,今年國慶前夕,全國有超過1500家景區免費或打折。目前,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雙雙均超5000萬票房,領跑2020年國慶檔,此外《急先鋒》《奪冠》等電影,也值得網友們期待。
” 一片煙火間,艾力·如孜瓦柯忙著給散發誘人香氣的烤魚涂刷獨門“秘方”。燒烤店林立的當地,艾力的招牌默默無聞,店面也較為偏僻,有時一天只有一名顧客。在艾力看來,烤魚生意走上“快車道”的關鍵一環,要歸功于當地脫貧工作和鄉村振興的穩步推進。
尕牧龍上村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屬于腦山地區,這里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尕牧龍上村的藏族村民柴兆龍,2015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經過反復思考,決定依靠扶貧貸款發展牛羊養殖。
”和著屋外咩咩叫喚的羊群,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蒙古族老人斯仁塔日娃向遠道而來的客人講述著借貧困戶“扶貧羊”的初心。陳立庚 攝 一副墨鏡、一頂鴨舌帽,布滿皺紋的臉上掛著淳樸的笑……今年82歲的斯仁塔日娃是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昂素嘎查“流動扶貧羊”故事的主人公。
每周二對于河南省襄城縣的廣大干部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 截至2018年底,像這樣的群眾“議貧會”,全縣31名縣級干部、428名村級脫貧攻堅責任組長,已先后組織召開1768場次,參會群眾達50余萬人次,解決群眾疑難問題7462件(次)。
從“逐步探索、穩步推進”到“抓緊研究、加快探索”,彰顯出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正在提速。圍繞海南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正在漸次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