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5日10:3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1月10號,漫天大雪讓青海大地銀裝素裹。
上午9點,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電商扶貧產業園內,剛剛拉開序幕的“海南州首屆網絡年貨節”氣氛熱烈,網絡直播人氣爆棚。
“青海高原的牦牛肉干,純天然,口感沒的說,價格全網最低……”元旦智華作為本地小有名氣的網絡人氣主播,正在向網友介紹著海南州的特色產品,“我這個視頻播放量十幾萬,把家鄉的好東西推廣出去,也幫助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網絡年貨節是我們的一個嘗試,瞄準的還是精準扶貧,這個電商扶貧產業平臺輻射全州426個行政村,其中包括全部17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近5.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海南州扶貧開發局局長王學軍告訴記者,海南州采取“電商企業+青年創業孵化園+農牧業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農牧戶”的運營模式,不僅充分拓展產業扶貧發展新路子,也有效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因地處青海湖南岸而得名的海南藏族自治州總面積4.45萬平方公里,轄共和、貴德、貴南、同德、興海五縣,總人口47.7萬,其中,藏族占總人口的67%,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然而生態脆弱、環境艱苦、居住分散、基礎設施薄弱、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等因素導致這里產業底子薄,貧困人口深度和廣度大,是青海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抓脫貧固生態,讓群眾吃上“生態飯”,是當地因地制宜實現精準脫貧的有力探索。37歲的楊先是海南州興海縣龍藏鄉浪琴村的牧民,3年前,他放下牧鞭帶起管護員袖章,成了村里的草原生態管護員,每個月他都會到自己負責的草場進行例行巡護。
“我現在每年的工資是21600元,加上5794元的生態補償金和23059元的轉移性收入,日子比過去強多了。”楊先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
據統計,僅興海縣聘用的草原生態管護員就有1224名,其中建檔立卡戶1111名;護林員284名,其中建檔立卡戶134名,人均21600元的年收入讓貧困群眾在保護綠水青山中切實得到了實惠。
“文巴”藏語意為“寶瓶”,距離青海湖僅五公里的海南州共和縣黑馬河鎮文巴村多年來守著青海湖這個“寶瓶”受窮,全村五分之一是貧困戶,大多牧民一缺技術二缺文化。2019年,文巴村瞅準商機,借助青海湖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政府的幫助下整合資金1094萬元,開辦了牧之源文巴民俗賓館,去年8月6日開業當天,56間房屋、150個床鋪全部訂滿。
“去年文巴村的旅游收益達到200萬元,實現了深度貧困村的脫貧摘帽。”海南州共和縣扶貧開發局局長吳斑說,共和縣依托青海湖王牌旅游景區的優勢,實施6個環湖沿線鄉村旅游扶貧項目;依靠109國道“馬路經濟”實施廿地鄉切扎村、切吉鄉莫合村兩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依托黃河沿線區位優勢和龍羊峽大峽谷景區,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庫區水上游等扶貧項目。截至目前,僅龍羊峽鎮龍才村、瓦里關村鄉村旅游扶貧項目已分紅107萬元,惠及381戶1317人。
近年來,海南州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扶貧新模式,通過發展特色產業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醫療保險和救助脫貧一批等“九個一批”,將扶志扶智相結合,切切實實幫助全州五個縣的貧困群眾拔掉“窮根”。
“目前全州已經建成8個扶貧產業園、23個扶貧車間、46個扶貧產業基地,支持發展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8家、農牧業專業合作社239個,培育農牧科技致富帶頭人170名,帶動4.39萬名貧困群眾增收。”王學軍介紹,同時,海南州深入實施就業扶貧行動,持續加大勞動技能培訓、加強勞務輸出協作,實現貧困群眾勞務輸出3.1萬人次;統籌資金2.99億元,設置生態管護等公益性崗位5331個,實現了貧困群眾就地轉崗、穩定增收。
海南州通過產業扶貧、生態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就業扶貧等多種舉措,打出了一套成效顯著的扶貧開發“組合拳”。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圓了脫貧夢、開啟了新生活,一個個精準扶貧故事,一件件脫貧致富的實事,繪成了青海決勝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05日 10版)
西部陸海新通道有機銜接“一帶一路”,是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陸海聯動戰略通道。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黃文川介紹,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引領,廣西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合作。
西部陸海新通道有機銜接“一帶一路”,是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陸海聯動戰略通道。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黃文川介紹,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引領,廣西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合作。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查理鎮噶丹村,生態管護員才讓卓瑪在村子周邊的草原上撿垃圾(8月19日攝)。在地廣人稀的三江源地區,生態管護員“點成線、網成面”,在生態管護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光伏電站(8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查理鎮噶丹村,生態管護員索南吉(右)與才讓多杰在村子周邊的草原上撿垃圾(8月19日攝)。
對屬于禁食范圍且不能轉為非食用性利用的,《意見》提出,要根據動物屬性和養殖規模,分類處理。對屬于禁食范圍、停止養殖的蛙類,可考慮調整到藥用、觀賞等合法養殖經營方向或放歸自然、無害化處理。
2020年在北京,指出要繼續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落實脫貧攻堅方案,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政策落實。看“三區三州”關鍵之地的收官之戰,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近在眼前!
在森林旅游發展中,不少地區念好“綠”字經,寫好生態文章,守護綠水青山,依托生態資源探索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測算,2018年通過森林旅游實現增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到46.44萬戶、147.5萬人,年戶均增收5526元。
金沙江大拐彎也叫月亮灣,位于云南省德欽縣奔子欄鎮和四川省得榮縣瓦卡鎮交界處,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區域的標志性景觀之一。在迪慶,不只是普達措國家公園,在巴拉格宗景區、梅里雪山景區、香格里拉維西滇金絲猴國家公園等19個景區,都實施了生態反哺或其他反哺政策以推進脫貧攻堅。
” 截至目前,保山市建檔立卡搬遷對象16687套安置房全部竣工,除高黎貢山移民13戶109人外,72169名建檔立卡搬遷對象已全部搬遷入住。走進位于施甸縣城小高層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保山大華海瀚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扶貧車間,工人們正在忙碌完成手機配件的焊制工作。
一些地區的好生態成了百姓的金飯碗,山清水秀的環境打開發展新天地,正在培育出綠色發展的新引擎。23歲的才仁旦周家住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隆寶鎮措桑村,2018年,他子承父業,成為一名生態管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