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8日10:24 來源:求是網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這是社會治理理論的重要創新,對于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治理共同體是社會治理理念的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根據形勢發展變化的特點,不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平安社會建設道路。新世紀之初,針對當時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的現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強化了社會管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對于解決由于簡單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重視不夠,造成的“經濟這條腿長、社會這條腿短”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將社會管理格局提升為社會管理體制,標志著對于社會管理規律的認識進一步深化。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進一步拓展和豐富了社會管理體制的內涵和外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科學總結社會管理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治理這一新概念。社會治理是社會管理的升級版,既是對社會管理的堅持,又與時俱進,賦予新理念,要求進行“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其中,系統治理強調,在黨的領導下構建政府負責和多種力量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體制,其實質是“一核多元、融合共治”。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將系統治理具體化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要求、新格局,是社會治理理念的再次深化和創新,而且這種新格局是“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不僅增加了“人人有責”,而且提出“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目標,將社會治理理論推進到新的境界、新的高度。
社會治理共同體是社會治理方法的創新
西方早期社會學家將社會與生物有機體進行類比,提出社會是一個有機體的思想,即每一個社會單元和要素具有特定的功能,滿足社會有機體生存和發展需要。德國社會學家騰尼斯提出了共同體的思想,即后來人們常說的“社區”(community)。社區是最基本的社會單元,也是最小的共同體單元。社會和社區的共同體,其構成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有機團結,即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由于利益、價值觀和情感的一致性而自然形成的社會整合方式;另一種是機械團結,即在外部強制力的影響和約束下形成的社會整合方式。通常來說,機械團結的共同體是脆弱的、不牢固的,很容易解體,而有機團結的共同體比較持久和穩定。從社會秩序的角度看,理想的狀態是通過人們在交往互動中由于相近或一致的利益和價值的連接而形成的有機團結,更有助于社會和諧穩定。
社會治理共同體是社會共同體的一種形式,追求的是有機團結,是實現社會共同體的一種途徑和手段,最終要從社會治理共同體邁向社會共同體。在我國,社會治理是指在黨委領導和政府負責下,發揮多元主體的作用,立足公平正義,以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為核心,協調利益關系,處理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防范社會風險,促進社會認同,保障公共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因此,社會治理既有主體也有客體,即既有社會治理行為的施行者,也有社會治理行為的接受者,主客雙方形成社會治理的兩個方面。
社會治理共同體,一方面強調人們價值和利益的一致性,即在多樣中求得一致,在差異中尋找共同點;另一方面強調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就使得在社會治理中每一社會成員不僅是社會治理的接受者,更是社會治理的行動者;在社會治理這出大戲中每一個人不能只當觀眾更要做演員,只有人人盡責,才能人人享有良好社會治理的成果。這樣就使原本社會治理中的矛盾雙方實現了對立統一,從社會治理共同體進而達到社會共同體的目標。
社會治理共同體有助于增進社會團結
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市場化程度和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鄉土中國變成了城鄉中國,傳統的熟人社會越來越向陌生人社會方向發展。鄉土社會和單位社會中的親情正在淡化,現在雖然通訊發達了、交通方便了,但是,人際距離卻有拉大的傾向,社會的有機團結正在受到挑戰,社會原子化現象有加劇的風險。我國劇烈的社會變遷帶來的社會疏離感,是影響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社會關系需要重建,社會結構需要調適,社會治理理念和方式需要重構,社會治理共同體就是回應這種變化要求的有效選擇和創新。
社會治理共同體著眼于增強社會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相互交往,著眼于增強人們之間的情感和認同,著眼于增強單位、社區和組織內部的有機聯系,從而達到社會有機團結。這就要求少一些外在的干預,多一些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少一些自上而下的強制,多一些平等的溝通、對話、協商;少一些冰冷生硬的規定規則,多一些有溫度帶情感的互動交流。
在社會治理共同體中建立起來的社會聯系、社會關系,有利于找回傳統熟人社會的特征,又形成現代社會發展所需活力的社會整合。
社會治理共同體有助于維護社會秩序
隨著市場化的深入推進,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多樣化,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呈現多發頻發的態勢,妥善協調各類利益關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安定有序,日益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任務。
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穩定常常依靠自上而下的機械團結力量,不僅治理成本高而且其效果有不斷衰減的可能。絕大多數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發生在基層,發生在不同的群體之間。例如,基層社會的干群矛盾、企業內部的勞資矛盾、小區里的物業管理難題、鄰里之間的糾紛、外來人口聚居區的安全隱患和治安頑疾等等,很多時候是人們缺少真誠的溝通交流和公共精神造成的,是沒有找到利益和價值的連接點導致的。運用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念和方法,著眼于增進共同體利益的最大化,著眼于尋求價值理念和情感認同的最大公約數,是一種柔性的、有機的社會團結方法,有助于降低行政成本和管理中的對抗風險。
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建設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分類分層推進。應以城鄉社區為重點開展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以和諧社區、活力社區為目標,強化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各級各類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各具特色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以小帶大、以點帶面,推動整個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形成,增強社會凝聚力,進而從根本上、源頭上消除滋生社會問題和矛盾的社會基礎。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在黨組織領導下,通過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自律功能,運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社會治理共同體無疑是實現上述決策部署的目標,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和路徑之一。我們要充分認識社會治理共同體這一理念的重要意義,盡早謀劃和組織開展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
(作者:龔維斌,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處理好基層黨組織與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
日本籌備組建宇宙監視部隊…… 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人類向太空“放衛星”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頻率和軌道資源被掠奪性搶占。2020年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任務首戰告捷;
這種以個體權利為價值導向的治理理論在常規性議題上都無能為力,在危機治理面前更是束手無策。與此不同,中國學者把國家治理能力當作一種研究范式,與以政體為范式的西方政治學傳統形成鮮明區別。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要堅決抵制“四風”問題,弘揚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充分發揮社區局務監督委員會職責,推動政府、社會、群眾互相監管,推動城市基層治理工作有序推進。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的標志。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給人類社會貢獻物質文明,而且要貢獻政治文明,特別是制度文明,為人類文明的多樣化做出開創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如何建設全新的社會主義國家、不斷完善和發展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水平,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核心議題。如何認識國家治理現代化背后的歷史流變,如何理解國家治理現代化隱含的理論邏輯,如何勘定國家治理現代化推進的實踐路徑,既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緊迫的現實議題。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抉擇,掀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序幕。主要著作有《農村公共服務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機制研究》《縣級政府社會治理質量測度標準研究》等。
內容提要: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政治學學者基于我國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結合中國語境和實踐對治理理論進行多樣化闡述,逐步形成立足本土、借鑒國外的中國治理理論。今后,治理理論研究應更加注重本土化,聚焦新時代特征、關注前沿熱點問題,更好地為我國治理實踐提供學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