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3日19:35 來源:經濟日報
日前,陜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了《西安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這標志著“西安版”的子女護理假誕生。
至此,全國至少有16地出臺了“獨生子女護理假”相關的具體規定。
全國至少有16地出臺政策
有的地方每年累計20天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至少有包括福建、廣西、海南、湖北、黑龍江、重慶、四川、河北、河南、寧夏、內蒙古、山西、云南等13個省份以及廣州市、淮安市、西安市3市在內的16地出臺了“獨生子女護理假”相關的具體規定。
各地的護理假時長有所區別,此外,在湖北、黑龍江、四川、寧夏、廣州等地還規定,非獨生子女也可享受這一待遇。
各地的護理時間通常在15天左右,河南規定獨生子女每年累計不少于二十日,黑龍江則規定獨生子女每年累計20天。
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權益,四川、黑龍江、寧夏、云南等地還規定了非獨生子女也可帶薪護理,時長略短于獨生子女,但也能達到7-10日。
各省份都規定了子女帶薪護理需滿足“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間”的條件。其中,四川等省份的規定較嚴格,要求符合“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間不能自理”的條件,重慶還規定了“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且需要二級以上護理時”的條件。
福建作為最早將帶薪護理列入法規的省份,相關政策自2017年3月1日起實施已有兩年多的時間。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開始出臺政策,鼓勵用人單位給予員工護理假,或正在醞釀相關制度。
例如,在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三審通過。
《條例》第二十一條明確,鼓勵用人單位在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療期間,給予其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扶養義務的人員一定時間的假期,支持其進行護理照料。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的決定》中也明確提出,探索獨生子女護理假,減輕家庭照護壓力。另外《決定》提出,探索建立多渠道籌資、可持續運行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這也意味著在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項社會保險之外,深圳將探索實施長期護理險這一全新的社會保險,為失能老人體面養老提供保障。
政策落地遭遇三道坎
缺細則、限制多、無硬約束
盡管帶薪護理生病老人政策受到普遍認可,但現實中不少人遭遇護理時間難申請的尷尬。在湖北一家私營企業上班的馬女士表示,需要哪些證明、走什么樣的程序都不清楚;在福州一家醫療設備經營企業工作的80后張敏告訴記者,其公司從未宣導過帶薪護理政策。
記者調查發現,帶薪護理生病老人政策落地難與執行、監督等多個環節有關。
1、條款缺乏細則,企業選擇性忽視。四川王女士的母親生病住院,她按照《四川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的規定申請一周護理時間。但其所在單位卻以條例規定了前置條件——“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間不能自理”為由,要求王女士出具“母親不能自理”的證明。王女士無奈地說,醫院無法出具這個證明,“而僅憑我一張嘴說,公司又根本不相信”。
2、地方性法規限制多,難落地。根據廣州市出臺的規定,只有父母、獨生子女本人戶籍均在廣州的才能享受政策,非戶籍老人被排除在外。因此,大量“新廣州人”因父母戶籍在原地無法享受該政策。在廣州工作的張瑤說,父母住在鄰省湖南,兩個小時高鐵就能到,但她從未享受過政策。
福建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國家層面的法律尚未有相關規定,老年人在福建而其獨生子女在沒有相關規定的省份工作的,也無法享受帶薪護理政策。
3、無硬約束,落實打折扣。“一說要請假公司就拿年假抵扣。”在廣州某商業銀行工作的唐女士說。
“地方出臺的相關條例、規章多是倡導、呼吁性質,沒有硬約束,導致執行不力。”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說。
廣州市老齡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實際操作中,有的用人單位以程序不明晰為由,變相拒絕員工的請求;有的用人單位擔心讓獨生子女享受政策引起非獨生子女的不滿,干脆“一刀切”不執行。
專家倡導更多地方推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到2018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約為2.49億,約占總人口的17.9%。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認為,各地出臺帶薪護理生病老人政策順應老齡化社會的需求,是文明進步的體現。一方面,要在全國更多的地方推行;另一方面,要推動已出臺的政策落到實處,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的配套,監督用人單位的執行情況。
在落地實施中,最不可回避的是,的確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洛陽市一家小微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要讓獨生子女護理假更可行,就要建立合理的社會成本分擔機制。”對于落實獨生子女護理假到位的企業,應在財稅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激勵,提高企業的參與積極性。
同時,要明確相應細則和具體監督機制,以支撐護理假的落實。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于丹丹認為,可以由工會或民政等部門負責監督各企事業單位的落實情況。一旦發現有單位違反相關法規,即由勞動監察部門出面進行懲處。
針對護理假實行省(區、市)較少且長短不一,導致在全國層面出現不均衡的問題,有專家提出將獨生子女護理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并且上升至國家層面進行立法,由國家出臺統一的政策和標準,讓各界共同為獨生子女護理假兜底。
來源:綜合工人日報、中新網、新華社、華商報
編輯:閆偉奇
審核:王玥
銀保監會總會計師馬學平6日在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介紹了“十四五”時期保險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十四五”時期,保險業要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巨災保險,發揮行業優勢,做好災害事故保險應急處置工作,服務國家災害救助體系建設。
國務院新聞辦28日舉行發布會,國家衛健委副主任于學軍介紹“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十三五”期間,我國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健康中國建設取得良好開局。
新華社鄭州10月24日電題:河南新鄉:以積分為紐帶 探索養老資源整合新路徑 在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在了解可視化智能監護服務系統“老樂寶”(2020年9月15日攝)。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要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實實在在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讓群眾享公平。“十三五”期間,一項項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舉措,一筆筆增進人民福祉的資金投入,化為百姓心中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標題:《鄭州每千名老人平均僅17張養老床位 未來五年護理人員需求大》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張盈華等課題組專家建議,推廣建立“家庭照護床位”,按照與養老機構床位相同政策給予支持,解決居家和社區養老中對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
原標題:《鄭州每千名老人平均僅17張養老床位 未來五年護理人員需求大》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張盈華等課題組專家建議,推廣建立“家庭照護床位”,按照與養老機構床位相同政策給予支持,解決居家和社區養老中對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協調推進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需要充分調動各種資源,激發各類主體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積極性。
社會保障是人民群眾的安全網,具有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功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建設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使得社會保障對象從工薪勞動者擴展到全體國民。
面對人們越來越多樣化的需求,我國著力縮小地區差異、打擊欺詐騙保,完善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目前,全國各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已經實現全面整合,大部分省份統籌層次提高到市級,大大增強了互助共濟能力。
各地的護理假時長有所區別,此外,在湖北、黑龍江、四川、寧夏、廣州等地還規定,非獨生子女也可享受這一待遇。去年通過的《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的決定》中也明確提出,探索獨生子女護理假,減輕家庭照護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