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9日19:4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記者史競男)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9日公布了2019年“掃黃打非”十大數據。各地各部門深入開展系列“掃黃打非”專項行動,重拳打擊各類非法出版傳播活動、淫穢色情信息、假媒體假記者假記者站及網上網下侵權盜版活動,成效顯著。
1710萬件——全國共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1710萬件,文化市場環境進一步凈化。
1113萬條——全國共處置淫穢色情等各類有害信息1113萬條,網絡空間進一步清朗。
8.4萬個——全年共取締關閉網站8.4萬個,有力治理了網絡亂象。
1.1萬起——全年各地各部門共查處各類“掃黃打非”案件1.1萬起,有力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
308起——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聯合或單獨掛牌督辦重點案件308起,創歷年來督辦案件數量最高,案件督辦查辦工作取得新突破。
95萬件——全國共收繳非法有害少兒出版物95萬件,“護苗”專項行動中開展校園周邊市場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600萬條——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過數據庫系統平臺,部署各互聯網公司共享有害信息樣本,協同處置有害信息600萬條。相關企業落實內容安全主體責任效果更加明顯。
121萬元——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發放“掃黃打非”舉報獎金121萬元,單筆最高27萬元,有效激發群眾舉報積極性。
27萬條次——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舉報中心全年共接受各類舉報27萬條次,從中查獲大批重要案件,群眾舉報對工作開展形成有力支持。
66.2萬個——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共建成“掃黃打非”基層站點66.2萬個,“掃黃打非”工作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
近期,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部署廣東省“掃黃打非”部門,對“全民K歌”APP傳播色情低俗歌曲、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等突出問題進行查處。影響力越大就越是應該守住公序良俗的底線,不能無節操下墜,成為“全民毒歌”。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16日通報,近期,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部署廣東省“掃黃打非”部門,對“全民K歌”App傳播色情低俗歌曲、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等突出問題進行查處。
11月16日,記者從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官方微信公號獲悉,近期,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部署廣東省“掃黃打非”部門,對媒體報道反映的“全民K歌”APP傳播色情低俗歌曲、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等突出問題進行查處。進一步排查清理平臺上涉黃歌曲色情低俗視頻、評論區違規發言等有害信息,處置封禁違規賬號和歌房;
據悉,所謂“直播誘奸幼女”,竟是網絡色情直播犯罪團伙為牟取非法利益打出的噱頭。文山州“掃黃打非”辦公室聯合教育部門在全州范圍中小學學校開展排查工作,排查結果顯示當地未發生網曝侵害未成年人情況。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乎國家的未來發展大計。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將合理規范用網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樣離不開家庭教育、校園教育雙管齊下。
8月11日,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對此通報稱,經查,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優衣庫”不雅視頻女主角進行宣傳炒作牟利的惡性事件。涉事女演員張某莉,并非“優衣庫”事件當事人,“馬伊娜”也非事件女主角姓名。
5 對“愛奇藝”登載含有教唆犯罪內容的兩首音樂MV,存在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提供含有禁止內容的互聯網文化產品的違法行為,作出罰款人民幣3萬元的行政處罰。
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同意,中央網信辦于2017年初印發《〈網絡安全法〉貫徹實施工作方案》,對法律實施作出全面部署。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從態勢感知、技術標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以及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集中體現了《網絡安全法》的立法主旨
光明日報本報記者 杜羽本報北京7月16日電(記者杜羽)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16日通報“護苗2020”專項行動進展。今年上半年,共
16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護苗2020”專項行動進展情況。疫情防控期間,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部署各地“掃黃打非”部門護航各地中小學在線教學活動,重點整治學習教育類網站和應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