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5日09:4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我們愿同世界各國人民攜起手來,積極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創造人類美好未來而不懈努力。”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回顧了2019年中國幾大主場外交及對外交往取得的豐碩成果,表明與世界攜手同行、促進共同發展的決心,展示出中國于世界大變局中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和世界胸懷。
一年來,面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甚囂塵上,“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始終沒有停止,人們為當下經濟的持續低迷而焦慮,亦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擔憂。于此之時,是中國以“亂云飛渡仍從容”的襟懷與氣度,始終勇立潮頭、引領方向,不僅以自身經濟發展的韌性和穩健成為世界經濟的“壓艙石”,同時更以“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莊嚴承諾和實際作為向世界傳遞信心。
這源于中國開放包容的發展理念。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表示,“2019年,中國繼續張開雙臂擁抱世界。世界上又有一些國家同我國建交,我國建交國達到180個。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正是因為我們始終堅持以開放求發展,以真心交朋友,以誠心化分歧,以恒心促合作。
這源于中國合作共贏的真誠邀約。從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到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從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次次主旨演講,一場場盛事盛會,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明、開放、包容的中國,更讓各國切身感受到中國謀合作、求共贏的善意與真誠。財富在共贏中創造,繁榮于合作中誕生。中國以澎湃的發展動力、廣闊的市場空間向世界敞開合作大門。
這源于中國天下大同的宏闊胸懷。“講信修睦”“近悅遠來”“協和萬邦”“美美與共”……這是有著5000年文明的中華民族自古至今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傳承。“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在賀詞中的鄭重宣示,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理念的時代表達。強而不霸,和而不同,互利互惠,共生共榮,它所體現的,不僅是中國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的熱情姿態,也是中國愿同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念。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今天一起播撒合作的種子,明天就會共同收獲發展的果實。2020年,中國同世界各國共同鋪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畫卷一定會更加美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淅川下王崗:2008-2010年考古發掘報告》29日首次發布。這是河南省淅川縣下王崗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時期銅矛(資料照片)。
冷 冷 冷!氣溫低至0℃!鄭州周末天氣咋樣?這些個好去處別錯過
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計劃2022年10月之前建成開放 近日,鄭州市發改委批復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85581萬元。胡繼忠說,在原始農耕種植區,將種植仰韶文化時期大河村遺址的水稻、粟、黍等農作物,游客可領略中原先民的農耕生活。
習主席同外方領導人邊走邊看,不時駐足體驗,留下一個個經典瞬間,成為中國與世界開放合作、共享未來的生動見證——屆進博會上,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展覽廳法國館,法國總統馬克龍熱情邀請習主席品嘗法國紅酒和牛肉食品。
考古遺址公園成為最燃打卡地、博物館外等候入場的觀眾排起長龍,這是今年國慶期間不少地方出現的景象;而漢服熱遍全國、故宮文創成網紅、傳統手藝小視頻“火出圈”,也早已不是新鮮事。
地理條件對于中華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價值重大,而圣哲的出現使“人性和而才惠”的中華文明特質變得更為顯著。”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產生于金石并用時代,歷經夏、商、西周的連續發展,到春秋時期進入生產力發展史上的鐵器時代。
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重要講話中,毛澤東明確指出中共黨史研究的目的、對象,并對如何研究中共黨史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這對今天研究中共黨史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毛澤東主張以黨的歷史演進的客觀過程為根本依據追溯歷史的本源、把握歷史的全貌,提出研究中共黨史要有貫通視角。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了一場以考古為主題的集體學習,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66次集體學習唯一的一堂考古課。2012年6月19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調研時,就曾專門來到考古文博學院,觀看考古成果展,并與2009級學生親切交流。
黃河,橫亙于我國中部的世界巨川,發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全長5464km,流域面積79.5萬km2。在眾多水利工程中,河南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可以說是黃河治理開發的關鍵控制性工程。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游山西就是讀歷史。在山西好風光沉浸式鏡像長廊,腳下黃河奔流,頭頂藍天白云,視野周圍是黃河咆哮,720°鏡像空間,高分辨率影像讓采訪團成員對壺口之美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