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20:1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聚焦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陳元秋 耿建擴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發展新變化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曾經“一鋼獨大”的河北聚焦高質量發展,上下發力,不斷求索。
高質量發展,既需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決去產能,更需要找準新動能。如何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河北給出的答案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河北產業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必由之路。”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適應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引領支撐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年初,河北省政府印發《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選擇大數據與物聯網、信息技術制造業、人工智能與智能裝備、高端裝備制造等10個領域作為主攻方向,分別制定了10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設3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2%以上。與此同時,2017年,河北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在8.8%左右,比全國低兩個百分點。
目標較大,難度較高,但意義也十分重大。“如果新興產業頂不上來,經濟增長將難以為繼”,2018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這樣表述。
《行動計劃》勾畫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的具體路徑——組織實施一批高技術產業化、技術改造、創新平臺建設等項目,促進更多關鍵共性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的集成與突破。到2020年,培育百家自主創新能力強、主業突出、掌握核心技術、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排頭兵企業。
在《行動計劃》的統一部署下,河北各市立足自身優勢,結合自身實際,紛紛出臺相關行動方案。石家莊市組織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健康、先進裝備制造三個專項行動;保定市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新能源和智能電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健康、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廊坊市著力提升“大智移云”產業首位度,聚焦新型顯示、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電子商務、大數據、文化創意六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群,通過“強鏈”“補鏈”“延鏈”,夯實現代化經濟體系根基;唐山市著力構建“4+5+4”現代產業體系,其中包括智能軌道交通、機器人、電子及智能儀表、動力電池和節能環保等五大新興產業;滄州市選擇生物醫藥健康、激光及智能制造、電子信息及應用、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先進環保、航空航天6個領域,作為主攻方向……
在各級政策的推動下,一批批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逐漸在河北落戶生根。固安產業新城已匯聚云谷科技、京東方、鼎材科技、翌光科技等30多家顯示產業上下游企業;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在保定市滿城區投資建設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涵蓋地鐵、城軌、磁懸浮、低地板有軌電車等多個品種;總投資300億元的騰訊華北信息技術產業總部基地項目落戶懷來縣,今年下半年已開工建設,建成后新增服務器規模約66萬臺;石家莊高新區生物醫藥示范基地在建、擬建新征地生物醫藥項目達到61個,總投資358億元,藥明生物研發生產中心、石藥大分子生產線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為積極配合項目的落地,河北各地還著力搭建創新平臺,建設新產業園區,為進一步引入高新技術產業創造條件。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光熱和生物質發電等相關產業,以氫能、大數據、清潔能源供暖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多元化應用不斷創新突破;唐山聚力打造國家級現代應急裝備產業基地,高標準規劃建設唐山高新區智慧應急裝備產業園、開平礦山救援裝備產業園等五大應急裝備產業園區,推動智能救援裝備產業、監測預警裝備產業等五大特色產業率先發展;石家莊裝備制造產業園作為國內唯一集通用航空、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于一域的大型裝備制造產業園,目前已有中車石家莊產業園、中煤石煤機、中集安瑞科、奇瑞新能源汽車等項目入駐……
在項目和園區紛紛落地的形勢下,河北產業創新環境持續優化,創新能力明顯提高。2018年以來,河北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587家,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地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5家,均已超額完成預定目標。
2018年,河北全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5.3%,今年1—10月,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
11月7日,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在河北省委九屆九次全會上指出,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都市農業,推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大力發展沿海經濟、縣域經濟、城市經濟、民營經濟,打造新的增長極。11月30日,河北省省長許勤主持召開市長座談會時強調,謀劃好明年工作,要加快結構調整和動能轉換,向改革開放創新要動力,深入開展“萬企轉型”,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市級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加快布局數字經濟、冰雪、應急裝備、被動房等未來產業,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瞄準短板,抓優化布局、抓提質增效、抓改造升級。當前,河北各地各部門正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為主攻方向,全面落實行動計劃,加快創新資源要素集聚,進一步完善產業體系,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14日 01版)
四季度伊始,安徽、重慶等多地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項目迎來密集開工。我國即將邁入“十四五”時期,當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機,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爭創未來競爭新優勢。
近日,福建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度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鼓勵有關部門“一企一策”幫助協調解決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在上市、掛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此前結束的“2020湖北高質量發展資本大會”上,武漢市提出了實施上市公司倍增計劃,每年“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
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20個重點方向和支持政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了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的決策部署,更好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引擎作用,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完善包容審慎監管,推動建立適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特點、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7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高端產業引領功能的行業應用,以產業鏈連接和延伸為路徑,在不斷優化產業生態和產業集群中得以實現。
(政務記者 劉高雅)一個個前景廣闊的項目落地,成為河南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據悉,本次簽約將加快我省新興產業發展,營造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的良好氛圍,推動重點項目加快落地。
4月27日,省長尹弘在鄭州會見來豫參加新興產業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的重點企業負責人。騰訊、諾基亞貝爾、京東、同方股份等33家新興產業重點企業參加此次集中簽約儀式,項目涵蓋5G、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記者獲悉,全國各地加大力度推進復工復產,信息技術、生物醫療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率先破“疫”復蘇,不少地方復工率超過九成。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山東、天津、浙江、福建、安徽、江西、陜西、甘肅、云南等10余省份正加碼新興產業布局。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顯示,2018年末,全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66214個,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17.7%。其中,新材料產業14068個,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21.3%;生物產業12223個,占18.5%;節能環保產業11987個,占18.1%。
據媒體報道,多部委正在密集部署新政,包括在集成電路、信息光電子、智能傳感器等領域加快創新中心布局和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支持力度等。中央明確提出,“緊緊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