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15:3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農業農村部昨天(19日)發布,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新進展,已形成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的良好態勢。其中,全國農村改廁率已超過一半。
目前,全國80%以上的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處理,有11個省、區、市通過了整省驗收;近30%的農戶生活污水得到處理,污水亂排亂放現象明顯減少;全國農村改廁率超過一半,其中六成以上改成了無害化衛生廁所。
今年以來,各地區新開工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5萬多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9萬多處、農村戶廁改造1000多萬戶。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三年行動方案,分地區提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20年的階段性目標。但有的地方盲目下指標、分任務,甚至提出三年任務一年完成。為此,各地要因地制宜確定村莊整治類型,分類確定整治任務,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切忌貪大求快、刮風搞運動。
二○一八年以來,我省共創建224個“美麗小鎮”3388個“四美鄉村”94.6萬個“五美庭院” “十一”假期,游客在寧陵縣邏崗鎮黃老家村花海中賞花。通過改革,越來越多的集體資產從沉睡中醒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從少變多,農民財產性收入不斷增加。
東王村位于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的發源地——浙江省嵊州市。如今,清澈見底的溪水中魚兒成群,村里的古樹、民居與穿村而過的小溪相映成趣,一派“小橋流水人家”景致?!敝煲娉f,想到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成為現實,看到村里的旅游經濟越來越旺,村民們邁向美好生活的勁頭更足了。
孟州市通過城市管網向農村延伸、自建管網和污水處理站、糞污集中收集處理等探索出改廁治污一體實施的模式;通過改革,越來越多的集體資產從沉睡中醒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從少變多,農民財產性收入不斷增加。
10月12日,由生態環境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生態分論壇在福州舉辦。論壇期間,福建省生態環境廳與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簽署土壤、地下水與農業農村污染綜合防治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但金匯鎮一群善于“找茬”的河長們,卻硬要努力打好水天一色碧水攻堅戰。經過一個多月的集中巡河,“二級河長”共發現300多個問題,并得到了現場處理,“一級河長”協調聯動解決65個問題,水清岸美工程覆蓋金匯全鎮。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8月份農業農村經濟克服災害多發重發等不利影響,呈現農業生產穩定、農民就業形勢向好、農村事業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總的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穩定向好,有效發揮了“三農”壓艙石作用,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增添了底氣、增強了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薄 「纳妻r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場硬仗,是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必須拿出真金白銀和真招實招。
(原標題:全省上半年 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出爐發放穩崗返還資金30.58億元 鄭州小李莊車站下半年開工) 記者7月29日從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獲悉,會議聽取了關于河南省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上半年發放穩崗返還資金30.58億元,減征企業社會保險費263.4億元,預計全省減稅降費近410億元。
(記者高云才)好生態是農村生產力,更是鄉村振興競爭力。河塘清淤整治5.7公里,景觀綠化6萬平方米,建成50噸/天和30噸/天污水處理終端各1座、旅游公廁2座,戶廁改造實現全覆蓋,全村實現了綠化亮化、凈化美化,美家美戶奔小康。
一些海岸帶項目是地方的龍頭項目或納稅大戶,地方舍不得讓這些項目一下子死掉,不少項目在環保督察之后,出現了“一邊建設一邊破壞一邊修復”的怪現象 遼寧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李曉南表示,海岸帶整治修復是一個系統性問題,生態評估需要時間,修復更需要技術與資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