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15:27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為期5天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昨天(17日)在深圳閉幕。本屆高交會上,海內外參展商帶來了一大批高精尖產品和技術。據統計,共有2077項新產品和701項新技術首次亮相,比去年增加400多項。
來自全球4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300多家展商參展,展示高新技術項目1萬余項,開展500余次項目配對洽談,參展國家數和境外團組數創歷史新高。國際科技經濟合作水平進一步深入,開放合作讓世界創新動能更澎湃。
從1999年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21屆的高交會,正在顯示中國日益增強的原始創新能力,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風向標。
源頭創新 見證中國科技快速發展
中科院聲學所帶來了最新成果,海底聲吶機器人,可以自主檢測出深海中油氣管道泄漏的微小氣泡;全新的空氣屏幕,無需任何介質,利用光學原理和特殊的光學材料,就能在空中呈現出活靈活現的影像,營造看得見摸不著的互動體驗。沒有水源,空氣制水也能沖咖啡。通過冷凝和過濾技術,解決淡水缺乏的問題。今年高交會上發布的新產品新技術達到2778項,較去年增長了20%。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 樊建平: 原來我們做的就是把1做到100,這個我們很強;但是從0到1過去我們做得少,這也是說知識產權?,F在我們能把這個沒有的東西做出來,0到1,同時我們還保留了很強的把1做到100的能力,我覺得高交會反映了這種趨勢。
從0到1,高交會上發生的變化,體現了我國源頭創新實力的提升。近年來,高校、科研機構、創新中心、孵化器參展數量不斷提升,參展面積翻倍,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數量逐年增加。
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前沿技術加速升級,國際合作深入推進,透過高交會這一窗口,折射的正是中國科技創新的時代變遷。
5G、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今年高交會云集了全球4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最具前沿性的技術和成果,也正在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平臺。十年來,來自德國的伯恩德每年都以參展商的身份來中國尋找市場。而今年,他組織了一大批德國初創公司帶著最新的技術組團參展。技術合作,投融資對接,產業鏈對接,透過高交會,我們看到中國科技與世界連接越來越緊密。
參展商 伯恩德:過去幾年間,高交會上的科技成果也突飛猛進,進步真的很驚人。我很榮幸能來到這里,因為,在這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中國的未來,也是世界經濟的未來。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1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發展作出解讀。
報道指出,中美之間的對抗加劇促使華盛頓限制中國企業獲得先進技術,并加強對大學間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審查?!薄 ⊥踔緞偙硎?中國將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以支持各國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研究,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公共衛生等全球性問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與全球頂尖科學家、國際科技組織一道,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和人類文明福祉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開幕式上,上海特別為全球頂尖科學家送來厚禮:建立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基金會正式揭牌;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正式啟動,科學家可以正式入駐?!薄 ×暯街飨瘜Α笆澜珥敿饪茖W家論壇”的關心、支持,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科學事業發展和科技合作創新的高度重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科技事業和廣大科學家群體,多次發表重要講話。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7月28日在法國該組織總部舉行。習近平強調,當前,全球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攜手前行、共克時艱。
中國推動“戰疫”國際科技合作
3月3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我省2019年度新培育的41家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名單已經公布?!昂幽鲜⌒履茉床牧吓c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等41家實驗室成為我省2019年度國際聯合實驗室培育對象,從而使全省國際聯合實驗室總數增至232家。
新華社記者彭茜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發布2019年版《世界知識產權報告》,揭示全球創新新趨勢,再度肯定中國在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進步。中國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技術創新為中國經濟注入新活力。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19年9月25日至28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鄭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9數字經濟峰會暨河南智能產業生態建設國際交流會”將在鄭州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