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16:5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倫敦10月29日電 (國際觀察)“新藥方”能否解決“脫歐”老問題
新華社記者桂濤
英國議會下院29日投票通過了英國政府提出的一項法案,同意在12月12日提前舉行大選。
分析人士指出,英國“脫歐”僵局已持續3年有余,各方均期盼提前大選能夠打破目前“脫不成、留不得”的僵局,但是大選這一“新藥方”能否讓英國“脫歐”前景更加清晰仍是個未知數。
圣誕節前的大選
英國首相約翰遜領導的政府經過和反對黨的幾番鏖戰,終于在29日基本敲定于12月12日提前舉行大選。英國近百年來并無在圣誕節所在的12月舉行大選的先例,但約翰遜政府為盡快兌現“脫歐”承諾不得不破例。
10月29日,在英國倫敦,英國首相約翰遜離開唐寧街10號首相府。當日,英國議會下院投票通過了英國政府提出的一項法案,同意在12月12日提前舉行大選。新華社發(雷伊·唐 攝)
英國政府的“脫歐”協議此前在議會下院屢遭阻擊,根本原因在于執政的保守黨在議會下院不占絕對多數,特別是約翰遜9月將21名在“脫歐”問題上“反叛”的保守黨議員開除黨籍后,保守黨在議會下院喪失了多數優勢,在“脫歐”協議的表決中更加被動。
約翰遜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本屆議會已經“名存實亡”,無法完成“脫歐”任務,提前大選是打破僵局的唯一辦法。
此前一直反對提前大選的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也“開了綠燈”,表示大選前英國“無協議脫歐”的風險已經排除,同意提前大選。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室主任趙晨表示,此次工黨同意提前大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看到繼續堅持拒絕大選不僅無法打破當下的“脫歐”僵局,還有可能傷及本黨在選民中的支持率。約翰遜的不斷激將也起到了作用。
“實質上的二次公投”
部分英國媒體認為,此次大選將成為實際意義上的英國“第二次脫歐公投”。輿論認為,支持“脫歐”的選民將投票給執政黨保守黨或英國“脫歐黨”。前者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已在議會下院原則通過,后者則以“脫歐”為政治目標。
而支持“留歐”的選民將可能支持工黨和自由民主黨。前者偏向政治上與歐盟脫鉤但經濟上仍留在歐盟關稅同盟的“軟脫歐”方案,后者則明確提出取消“脫歐”。
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10日以視頻方式舉行。專家指出,克服疫情不利條件成立這一示范基地,彰顯上合組織成員國深化經濟合作、謀求共同發展的決心。
11月3日,美國將迎來4年一度的大選,謀求連任的現任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角逐白宮。愛達荷州一位名叫戴夫·芬克恩堡的工程師表示,選舉疲勞、新聞疲勞和疫情疲勞交織,“我們(美國人)可能已經厭倦了新冠病毒,但它還沒有厭倦我們”。
據跟蹤美國大選投票情況的“美國選舉計劃”網站統計,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月30日晚,2020年美國大選提前投票的選民數量已超過8600萬,其中郵寄投票數量超過5500萬。
一直以來,經濟政策和經濟政績在美國大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歷次大選兩黨爭奪的主戰場之一。9月29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左)與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候選人首場電視辯論。
眼下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已不到10天,共和、民主兩黨總統候選人仍在關鍵“搖擺州”做最后沖刺。” 美國政治專欄作家伊麗莎白·布呂尼希指出,選舉背后的“暗錢”操控以及針對有色人種和窮人的欺壓,劣跡種種,“美國選舉中的不公平已經存在很久了”。
這張9月29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左)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候選人首場電視辯論。這張9月29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左)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右)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候選人首場電視辯論。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美國政府21日打著“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的旗號,宣布對與伊朗核、導彈和常規武器項目有關的實體與個人實施新一輪制裁。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府圍繞“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一系列舉動的真正目的是在11月初美國總統選舉前徹底摧毀伊核協議。
美國政府21日打著“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的旗號,宣布對與伊朗核、導彈和常規武器項目有關的實體與個人實施新一輪制裁。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府圍繞“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一系列舉動的真正目的是在11月初美國總統選舉前徹底摧毀伊核協議。
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定于22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拉開帷幕。在南蘇丹首都朱巴的一處新冠病毒檢測機構,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與南一線醫護人員交流(8月21日攝)。
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肯尼思·麥肯齊9日確認,駐伊拉克美軍人數將于9月底之前減至約3000人,駐阿富汗美軍將于11月之前減至約4500人。2018年12月26日,在伊拉克西部安巴爾省的阿薩德空軍基地,美國總統特朗普(右)與駐伊美軍官兵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