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09: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柏林10月17日電(記者朱晟 張雨花)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17日發布經濟預測報告,下調德國2020年經濟增長預期,同時強調歐洲最大經濟體并未面臨經濟危機。
報告維持對今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不變,仍為增長0.5%;但將明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5%下調至1.0%。今明兩年德國經濟增速遠低于去年的1.8%。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認為,自2018年以來全球貿易停滯不前,工業和投資疲軟給德國工業出口帶來壓力,但德國國內經濟發展未受影響,就業市場穩定。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當天表示,貿易沖突、英國“脫歐”和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確實令出口導向型的德國經濟面臨壓力,但德國經濟自身并不面臨經濟危機的威脅,國內經濟運轉狀態良好。
德國五大權威經濟研究所日前公布的聯合經濟預測報告也下調了今明兩年德國經濟增長預期。報告預計,今明兩年德國經濟將分別增長0.5%和1.1%,低于春季時預測的0.8%和1.8%。
德國權威經濟研究所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加布里爾·費爾貝邁爾10日告訴路透社記者,有效的新冠疫苗一旦問世,將“改變”德國經濟狀況。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三季度積極數據受到海外媒體的高度關注。具體來看,在新冠大流行暴發前,中國就是德國汽車制造商最重要的銷售市場。德國《明鏡周刊》20日發布報道稱中國積極的經濟數據對德國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
歐洲新冠疫情反彈加劇,多國再度實施封鎖措施,令未來經濟前景陷入陰霾。戴姆勒董事長兼梅賽德斯·奔馳負責人康林松向總臺記者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市場出現“V”字形反彈,德國車企從中獲益巨大。
近期,德國經濟領域相關專家對中國經濟表現作出解讀,認為中國經濟形勢正在好轉,對德國和世界都意義重大。疫情之下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經濟紓困,不僅將提振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也將產生積極意義。
在遠東大國投資了巨額資金的很多德國公司擔心,若德國政府屈服于美國人的壓力,將帶來可怕后果?!薄 ∮行┤撕粲醯聡洕鷳c中國“脫鉤”,尤其是認為本土生產能創造就業崗位。但德國工商總會對此表示反對,因為德國超過80萬個本土工作崗位取決于來自中國的需求。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15日發布月度報告說,受新冠疫情影響,德國經濟今年3月開始陷入衰退,預計衰退將一直持續至年中。報告說,疫情正影響全球和德國經濟,特別是全球需求銳減、供應鏈中斷、消費行為變化及投資者面臨不確定性等,都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德國政經各界紛紛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示支持,認為中國采取了十分有力的舉措,防止疫情在世界擴散,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心盡責,堅信中國一定能夠渡過難關。
專利的數量往往能夠反映一家公司,以及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韓思樂認為,德國和中國不應被視為研發領域的競爭對手,而應以一種完美的方式互補,把兩個國家的優勢結合起來非常重要。